APP下载

和田地区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0布合丽切木艾比布拉马合木提木沙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和田地区双语培训

布合丽切木·艾比布拉 马合木提·木沙

(和田地区教育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

和田地区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布合丽切木·艾比布拉 马合木提·木沙

(和田地区教育局、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教务处)

随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普及与发展,和田基础教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双语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各县市及乡镇中小学实施双语教育的条件存在差距,使部分区域双语教育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学质量使人感到担忧,本文主要研究和田农村双语教育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和田地区;乡村中小学; 双语教育差距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根据2015年统计全地区总人口225.82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为217.16万人,占96.3%、是维吾尔族集中聚居的地区,和田地区从2004年开始在各县市及农村中小学中推行双语教育,逐年扩大双语教育的规模。双语教育的实施及普及使和田地区教育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既有可喜的成效,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实际问题,其中农村中小学的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改善此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基本情况

和田地区2016年各类学校共有1321所(包括12所中职学校),在校学生538502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95%以上,在校双语班学生334836名,占62%。具体有:双语幼儿园481所,3343个教学班,在园双语幼儿121745名,占95.8%;小学673所,74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52119名,其中双语班学生172464名,占68%;初中135所,2241个教学班,学生91877名,其中双语班学生30079名,占32.7%;普通高中18所,861个教学班,学生40822名,其中双语班学生9626名,占23.5%。中职学校有12所,在校学生26365名,其中双语班学生922名。全地区教职工人数共有31036名,其中专任教师有29523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26046名,占88%。具体有:幼儿园教职工人数有4059名,其中专任教师有3939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3432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32;小学教职工人数有13629名,其中专任教师有12757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11321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9;初中教职工人数有9291名,其中专任教师有9023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8222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0;普通高中教职工人数有3230名,其中专任教师有3076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2447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3;中职学校教职工人数有716名,其中专任教师有625名,少数民族专任教师544名,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4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和田教育的主体是接收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而且这些学生80%以上都来自农村。

二、和田地区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原因分析

(一)县市及乡镇双语教育基础条件不均衡、双语教育效果有较大差距

2004年来,和田地区双语教育在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上不断提升,但市、县及乡村各级学校在师资、设备、环境等方面有明显的差距,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呈现出各县、市及乡镇、村之间的不平衡。县直学校双语教育环境相比市直学校双语教育环境差,农村中小学双语学习环境相对县直中小学较差。城市内由于居住一定的汉族人口,市内学生与汉语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双语学习比较方便,在县城和农村的孩子只是课堂上学习汉语,学校里用汉语和老师交流,而放学回家后几乎不用或不接触汉语,因此汉语学习及双语学习效果相对差。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导致了县与县、校与校之间双语班的成绩不均衡,教学质量差距较大的现象。

(二)双语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1.各级中小学缺少合格的双语教师,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难度较大。

目前和田地区现有的师资队伍与学生数量相比,双语师生比明显达不到要求,尤其是乡镇级学校及其分校,双语师生比严重失调、双语教师极为欠缺、甚至存在1个班的所有双语课程只有一名教师担任现象。对双语教育的要求来说,双语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必须具备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同时表达专业术语的能力。而目前和田地区各级学校师资队伍中两种以上语言精通的教师极为缺少。在大力推进双语教育的阶段,和田地区85%以上的双语教师是少数民族老师,部分乡镇中小学除汉语课程教师为汉族教师外,其他专业课教师几乎为少数民族教师,这些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推行之前都以民语授课,他们的汉语水平达不到双语授课要求。虽然后来一部分经过培训转到双语授课,但大多数教师是通过自学转到双语授课,教学模式、课堂思维、教学语言难以一下子转变。尤其是乡村中小学的教师,双语授课能力有限,一时难以补充符合双语要求的师资接替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专业素质较好的教师因语言不过关,未能达到第二语言思维的要求,在双语授课的讲台上难以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亮点。另一方面,各级学校任教的大部分汉族教师能够使用汉语言组织教学,但由于维吾尔语水平不过关,除汉语课程之外其它专业课程中与学生互动效果不是特别好。总之,和田地区各级学校中能够利用两种语言组织教学且具有双语教学经验的合格教师比较少。

2.农村学校双语教师队伍不够稳定。

由于农村中小学各方面的条件比较差,留不住优秀的双语老师。一是教师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强出弱进”现象,有能力的骨干教师有机会调到条件较好的县、市内重点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岗位。反之有一部分重点中小学没有立足点的教师被派或下放到农村中小学。二是年轻教师“孔雀东南飞”现象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把农村中小学作为跳板先解决就业,而后利用“读书深造”“升学”等方法攻读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读完后就另找条件较好的工作岗位远走高飞。而农村中小学引进教师时只能引进大中专毕业生,甚至有些偏远农村中小学的岗位没人报考。三是因抽调、借调、长期病假等原因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长期不在岗。四是农村中小学工作不到10年辞职现象普遍存在。

3.双语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

目前和田地区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的占1%,本科学历的站28%,大专及历的占62%,中专学历的占8%,高中学历教师占1%。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未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是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取得的第二学历。另外,和田地区师资队伍中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后来通过自学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比重占师资队伍的1/3以上。职称结构上看,一是高级职称教师队伍欠缺,大部分教师以中级职称退休现象比较普遍。二是高级职称教师的分布不均衡,高级职称教师集中在市中心及县城中小学,而偏远中小学高级职称教师非常欠缺。

4.双语教师素质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和田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双语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深受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市场经济以及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不科学等实际问题影响,双语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及对待教学的态度都有待提升,工作不讲究效率、缺乏对学生的指导、敬业精神不强。由于大部分市县以及农村中小学缺乏系统、规范、科学的教育管理机制,使教师的师德建设只停留在几次学习或者几项活动的完成层面上,没有被各级领导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师德师风奖惩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性。作风涣散、本职工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注意师表形象、不分场合、不看大局;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随意体罚学生、伤害学生自尊,侮辱学生人格等现象。还有一部分教师职业思想不稳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存在伺机改行意图,因而难以做到严谨治学。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和田地区双语教师队伍的总体形象和声誉,而且影响了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与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语言环境对双语教育的影响

和田地区农村居民98%以上是少数民族,家庭及各种社会交往都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汉语言的普及率非常低,在农村学校学生都是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因此日常教学和教育活动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而对学生来说汉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课程从小学一直学到高中毕业,但学生在汉语课程与双语授课课程使用汉语外,与汉语接触得很少,汉语学习没有实践的机会,完全被封闭在本民族的语言环境里。再加上民族中小学绝大多数汉语课老师为少数民族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数的汉语水平不过关,学生学来的汉语就不标准。

(四)双语培训条件还有待改善

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训主要采取对口支援省市、新疆教育学院、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培训。其中地区外的培训因受名额限制派出去的教师不多,而和田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大部分双语教师的培训任务。和田教育学院的培训条件相比其他地区培训条件比较薄弱,培训师资不足、培训部门部分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知识老化,培训理念滞后、培训形式过于简单,培训教材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对双语教师的培训质量。通过调查发现双语教师培训班学员对本地的培训效果不太满意。学员反映培训形式单一,课程内容陈旧、课堂教学单调、乏味,难以启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五)现代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对双语教育的促进作用有限

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与双语教育的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不断开发,各门课程双语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与完善。目前和田地区双语远程教育项目覆盖率已达到75%以上,但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网络硬件环境不足、学科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缺乏、对远程教育资源不熟悉等原因,现代教学设备不会用、不愿用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可见和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以现代教学资源来促进双语能力非常有限。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缩小县市与乡镇双语教育差距、促进区域内教育公平

适当调整公共教育资源投资方向,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中小学。目前党中央及自治区、对口支援省市对和田教育已经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教育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只靠政府投资难以解决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需求,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想方设法争取部分社会项目投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地方政府及企业投资,以社会资助来改变农村中小学现状,缩进与中心城市中小学的差距,体现教育公平。

(二)保证农村中小学双语教师的需求、加强双语师资建设

1.严格执行编制设置相关文件要求、保证农村中小学师生比的编制需求

农村学校编制核定工作是关系到和田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和田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为了保证编制核定与实际需求相符,必须实行编制管理中心下移,将编制管理权限下放到县级管理部门。省级部门根据中央文件要求定编指导性意见,地方根据省级定编指导性意见监督与审核县市编制核定情况。县市要根据本地生源变化情况核定所属各学校实际教职工编制,并报上级部门备案。在农村中小学的编制核定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教学班多,生源分散等特点,政策上必须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适当降低农村师生比例标准要求,以保证农村学校双语师资的基本需求。

2.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双语教师的待遇,切实留住双语人才

提高农村双语教师的工资待遇及福利,进一步完善农村双语教师收入政策,政策中必须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比县内、市内教师收入高10%-20%,以此,可以缓解和田农村双语教师流失,激发农村双语教师队伍积极性。及时出台针对双语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量化考核方案及双语教学成绩奖惩制度、真正做到优师优酬,优绩优酬,切实调动双语教师的工作热情,并在农村双语教师职称评聘上应该给予适当的倾斜。

3.努力提高双语教师学历结构,尽量均衡各类教师职称层次

一是提高双语教师引进学历要求,严审专业对口性与师范性、严抓教师资格证办理环节。二是鼓励并支持在编教师升学深造,学历不达标的实行限期达标或脱离讲台从事教学服务业务。三是适当降低双语教师职称门槛、岗位聘用优先考虑双语教师。四是职称评审部门在职称评审政策上针对性地倾斜偏远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职称指标下达过程中重点考虑。五是县域内实施教师资源共享制度,保持各类学校职称比例均衡,突破高级职称人员靠近“中心”现状。

4.加强双语教师师德修养,保证双语教育教学的质量

双语教育的发展应该以教师素质发展为基础,而教师素质提高以师德为依托。师德是支配教师职业行为的思想基础,要加强和田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师德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抓好教师引进入口,杜绝非师范类人员及达不到双语教育要求的人员进入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学一线。二是对于现有人员及教师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采取派出去学习和在岗模式,发挥师范类院校、教育界专家及名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师德修养教育、大力普及教育理论及理念,使每个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学会反思教学行为、学会研究双语教育、学会提高教学技能;牢记肩负使命,热爱教育事业、具备奉献精神,做到照亮别人;把握教学规律,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手段恰当,能够实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是严抓教学一线教师师德考核,对于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师德端正、成绩突出教师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鼓励,存在的问题严加处理,绝不允许教育系统内存在“混日子”现象。

(三)农村学校要营造学习双语的环境,提高学生双语表达能力

一是首先抓好教师双语能力的提高、安排语言学习班,加大民汉教师日常学习力度。二是各类学校用双语开展师生参与的一切活动,活动要精深策划,有效展开。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板报等媒体作用扩大双语学习的覆盖面。四是条件允许的学校必须开展民汉合班教学,加强民汉学生互动。五是各类学校积极开设语言交流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双语交流。六是双语班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各种会议用双语召开。七是必须经常开展双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等学习活动。

(四)继续加强和完善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及培训模式

一是进一步优化对双语教师培训的宏观调控与微观设计,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培训工作的同时必须创建汉族教师双语培训机制,满足汉族教师双语适应需求。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图书馆、资料室环境及网络应用环境,创造校内在职培训环节。三是对新引进教师进行系统的双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四是争取对口支援省市双语教育教师培训比例的增加。五是对于地区级双语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师资队伍交涉、完善培训环境等方式加强双语教师培训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可以采用交流式、讨论式、观摩式培训方式,建立民主、开放、合作、竞争、互学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员提供一个和谐共进的学习环境。

(五)积极探索利用班班通设备接受优质教育资源,解决农村中小学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目前我地区中小学双语远程教育项目覆盖率已达到75%以上,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可利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这些资源不但减轻教师的负担,还可以重复利用,把教师从板书中解脱出来,更多精力关注学生。尤其是标准化双语教学平台的建设对双语教师教学准备及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平台以人教版、新教版教材为基础,完成了小学与初中大部分学科课文电子化教学资源的整理、制作,这个平台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形式进行开展。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发音、生字、多媒体授课等。初步建立了以汉字学习、发音学习、生字学习、幻灯片课件制作等为内容的教学资源库,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具有对汉字学习的发音、测评、偏方部首、汉字解释、造句、组词、拼音学习的功能以及可以跟读练习。但问题的关键是提高“班班通”设备与“双语教育资源平台”的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力度,保证双语教师能够达到“班班通”设备使用熟练,教师也可以从资源平台上便捷的获取教学资源的水平,同时各级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的建设、创建双语教师在办公室能够上网利用资源平台的环境。这样才能“班班通”项目及资源平台上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农村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服务。

[1]李文涛.新疆维汉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5):59-63.

[2]曹红梅、姚春林.和田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及英语教育前景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5(5):112-117.

[3]张新友.南疆干部、教师双语学习效果调查分析[J].新疆社科论坛,2015(04):74-78.

[4]刘玉杰、刘修明、努日曼古丽.双语的互动关系的思考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南疆[J].职业教育新疆研究,2013(01):75-78.

[5]黄之容、罗慧光、郈蕤骅.双语的影响因素分析教育维吾尔族南疆[J].语言与翻译,2013(03):63-67.

[6]史小禹.新疆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及战略[J].法制博览,2015(12.上):44-45.

2016-12-10

本文系2014 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民族中小学理科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 略与保障机制研究-南疆地区为例”(SY20141039);2015年和田地区双语教育课题“双语教育标准化研究及推广实验——以和田地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

布合丽切木·艾比布拉( 1975-) 维吾尔族,工学硕士,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马合木提·木沙( 1975-) ,男,维吾尔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和田地区双语培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新疆和田地区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探析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和田地区洛浦县双语教育现状调查
新疆和田地区管花肉苁蓉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SOP)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