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专业教学之探索
2017-03-10于文运
于文运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编导专业教学之探索
于文运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30)
编者按:于文运老师是资深影视工作者,有着丰富的编导专业经验,影视作品硕果累累;作为一位业界专家,2005年9月应聘来河北传媒学院任教,潜心研究教育规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奋力攀登教书育人的制高点,因教学成绩突出,2014年荣膺河北传媒学院“双十佳”教师称号。于文运老师可谓“双师双能型”优秀教师,而这正是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迫切需要的人才,是河北传媒学院全体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标杆、努力的方向。他的这篇教学反思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认真阅读、细细品味。
(一)
放下导筒上讲台,对我一个做导演的人来说算不上为难之事,但导演与老师毕竟不是一回事,试了几天还真一下子找不到老师的感觉,只好讨教老教师或观看别人讲课的方式与授课的流程。渐渐地熟悉了、慢慢地了解了课如何上,也找到了教学的基本感觉,教材、课本成了我的重要道具。
随着学年的推进,我完全地融入到编导专业教学之中了。在授课中面对学生和课本,我在思考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是影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老师又如何来解析这个理论。因为我是河北电视台一线退下来的导演,结合教学,进而我在想我们的培养方案能否全方位地支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尤其我们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计划、考试标准,是否围绕着培养目标去设计和执行了呢?
我曾参加过电视台及某些影视公司的招聘工作,当问到毕业生一些一线工作人员通常须知的问题时,他们大都是无语状态。由此让我感到如今教与学缺少了必要的研究,更忽视了应用。比如当问到编导专业的学生,何谓影视文学剧本、它和分镜头剧本的区别是什么,导演的案头工作包括哪些内容、何谓导演阐述、特写镜头在什么情境下运用、影视剧中最多运用的镜头是什么景别等,应聘的学生几乎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在上学的时候,艺术院校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检查老师看学生,检查学生看作品。”你自己说你行那是吹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学会”二字一定要体现在作品上。我连教三年的大专班(从大一到大三)毕业生中诸如李洪绸、徐赫屾、屈志鑫、马超、孙霄等在校期间就拍出了令人赞赏的作品,现在他们已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学以致用从事一线创作,成为专业骨干。由此也让我对教学有了信心。几年来我一直倡导学编导的学生要走 “边学习边实践边出作品”的道路。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影视公司,人家不要说空话的“理论家”和务虚者,人家要的是“能干活”“干好活儿”的人才。有的甚至不看重学历,只要活儿干得好就能录用,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四年内,要学会编剧本写故事,写策划创意书,能编排多种电视节目或微电影网络剧等等。
关于理论,课本及有关的理论书籍,要学,并要学好;但无须过多或堆砌,达到够用即可,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在理论传授中我很赞同童话作家郑渊洁的观点:“把听得懂的往听不懂里说(貌似高深),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的都是骗子。”包括一些大家的书也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道理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非要长篇大论故弄玄虚显得多深奥、多有文化,给人卖弄感。
这里也有个教材选择和知识衔接有序的问题,教材的使用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供需密切结合。
十年来我用了学校发给的几部教科书,其中我觉得更有价值的是邵长波编著的《电视导演应用基础》和电影学院韩小磊教授著的《电影导演艺术教程》,堪称编导专业教材中的经典。首先他们遵守知识的科学体系和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注意了课程间“纵的顺序”与“横的联系”,防止了顺序的颠倒、重复与脱节,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获得较系统的综合知识。
还有一本教材是编导专业学生必读的教科书,就是李锦云教授编著的《表演心理学》。看似好像与编导没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作为导演可以不会表演,但万万不可不懂戏,导演指导的是演员,演员是你剧中人物的具体体现者,你必须善于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此书深入浅出,极富有实用价值。
编导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去电视台或影视公司就业。而据我了解,目前电视台和制作公司缺少编剧、摄像和后期制作方面的人才,不仅省市台缺,中央台也缺少有相当水平的能顶活儿的人才。所以教材的选取应根据社会的发展、行业的需求选取求实的教材,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
编导专业的教师必须明白,编导知识和艺术感觉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会学”,达到“学会”的目的。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方法。我觉得编导专业的课堂上要用“思”“问”“议”“评”四个字来营造学习氛围。
“思”。就是会思考,尤其在老师提出创作故事的题目时,首先要让学生考虑立意,也就是要告诉观众什么,又如何告诉(即叙述方法)。按着主旨组织情节、人物、构成发展,朝哪个方向走,围绕什么展开。
“问”。包括问老师、问同学、尤为重要的要问自己。要问故事中含有多少构成元素,要问有了主题与立意,选择什么样的情节点来支撑主题;要问人物之间的戏剧纠葛是什么。故事情节是戏剧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是由人物、事件、矛盾冲突、细节来构成。故事的好看与否就在于情节是否生动、曲折,是否有戏剧性,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一个完整的戏剧故事要有悬念、冲突、发现、误会和突变与巧合,要制造并使之产生惊奇、有趣的效果。
老师举例:《拖地板的女人》故事是讲一个高级宾馆的大堂经理,周日带孩子来到富丽堂皇的宾馆大厅对自己上二年级的儿子说:“宝贝儿看看大厅漂亮不?这就是妈管辖的一亩三分地,在这儿你妈说了算!”
儿子:“妈,你真厉害!”说着一蹦一跳地坐在沙发上剥起了香蕉皮。这时一个女人在用力地拖着地板,她累得用手擦了一把汗。孩子鄙夷地看了女人一眼,将香蕉皮扔向拖地板的女人。拖地板的女人看了孩子一眼没说话,顺手将香蕉皮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中。(妈妈没有素质,孩子没有教养,点开了戏点)
孩子狗仗人势地将剥掉的巧克力纸团成一团扔到地上,冲拖地板的女人:“哎,把这个也捡起来,哈哈!”拖地板的女人捡起纸走到孩子跟前:“孩子,垃圾不可随便丢,要扔到垃圾箱内,要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讲文明讲礼貌,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些……”孩子的妈听到有人教训自己的孩子,走过来:“嘿!你是谁呀?还来教训我的孩子,我是这大堂的经理,没你说话的地儿。好好拖你的地板吧!”然后对孩子说:“看看她!你得好好念书,长出息!要不就得跟她一样干这下贱活儿!”(强化戏剧矛盾)
此时一年轻的秘书模样的女孩向拖地板的女人快步走来:“总经理,有你的电话,是市委打来的!”拖地板的女人“哼”了一声将拖把交给女秘书,向楼上走去。(戏核揭示)
孩子的妈妈走到年轻女孩面前:“小王,你刚叫那人什么?”
小王:“嘿,你不知道啊?那是咱们新来的总经理!前任经理没跟你说?”
孩子的妈妈望着上楼的女人:“新来的总经理,总总……总经理……”念叨着瘫坐在沙发上。(戏魂托出)
我请同学们根据老师讲的小故事,即兴排演这一小品,讨论故事的三大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师生互动用说戏的方式解读概念。
“议”。影视创作绝不是一个人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所能完成的,要在确立基本思路与架构后拿出详细的创作提纲,念给同学听,让别人挑毛病,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或剧本。当我写好一个本子后就给同事好友看剧本、聊剧本,被约的人每人提出1~2条具体的情节或修改建议。这其中最讲 “诚恳”二字。能提尖锐意见的人才是真朋友,最忌讳的是顺情说好话。要告诉同学们,老师这样做是对自己负责,对观众负责,希望同学们借鉴。要求班内每个组都这样对本子进行评议,使其故事更完整、更完美,不成形的稿子就撕掉。很多时候,有了构思也明确了写什么,可一下笔写时却不知道为何运笔了,身如坠入云里雾里,不知从哪儿下手。必须告诉学生,当处在如此状态时,要根据短片、微电影的几种类型(人物关系式、情况式、地点时间式等)在纸上各自列上两个题目,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绪,任其往外流露。
在列出的题目下,应体现下列要求:一时间、二地点、三人物、四事件、五高潮、六故事最终要告诉观众什么。在有了题目之后,构思时内心要松弛,靠感觉即兴挥洒,避免单靠自己大脑生硬地编造;可请好友参与,对题目开展“畅所欲言讨论”法,充分研讨,展开善良的批评,提倡争辩。可以不规定发言次序,要以兴趣为主,越离奇越有趣越好,联想越神奇越有益。这种方法和目的在于打破陈规陋俗地表达意识,挖掘内心深处潜藏的意外情报,从而引出崭新的思维秩序。这种脑海风暴是一种有益激发灵感的手段,能充分调动人的脑海中“库存”。
日本导演川边一外曾说过,要想提高创作能力,光靠满脑子的理论知识、博览名家的作品是不行的,它需要我们动手写,动情感受积累那既微妙又难言表且富于技巧的东西。联想训练可以说是写好剧本极有益的准备活动和必要的保证。
“评”。每个组的每个人的作品都要念给大家听,全组的人都要了解这个作品,听后同学之间要开诚布公,客观地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意见力求中肯且有水平。建议阐述得越具象越好,不提倡抽象的概括。讲点子、讲情节。开始的时候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可能会一言不发。这时老师要善于引导,找热门话题。比如讲个浪费的故事:
几个中国人到德国的一家饭店里就餐,吃完饭结账收拾东西欲走。餐桌上所点的菜只吃了一少半,大部分都扔在桌上,有的几乎没吃。大堂经理看了桌上的饭菜后客气地说:“中国朋友请留步,你们稍等一下。”中国人中的一位不解地说:“干什么?吃饭交钱,我们已经交钱结账了!”顺手拿出了结账单。此时,德国餐饮管理人员走过来:“不好意思,稍等一下。”看看桌上的饭菜,对中国人说:“你们违反了我们的××法第××条,你们的浪费是违法的要罚款××马克!”其中一位中国人接过条例看了看无奈地付了钱。
通过诸如此类的故事,让同学们谈感想、讲感受,引导同学们开口,并产生争议;在有了切入点后强化冲击力,营造好热议的气氛,逐步让学生养成“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堂的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所谓“会听”,就是要让同学们做到用心听讲,心记要点,懂得听后善于归纳,并记在本子上。
“勤思”“敢说”,是编导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就是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勇于做出解答。须引导学生强化想象,充分调动自己脑海中的积累,不断产生脑海风暴形成故事情节。在讨论剧情时提倡敢于想象,甚至敢出怪招儿。鼓励学生有主见与独到的点子,在讨论中哪怕与老师的观点相悖,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形成批评与反批评的争辩状态。不断地碰撞在创作中是极其正常的一种常态,火花往往是在碰撞中产生的,这种火花恰恰就是创作所需要的情节点与看点。
“善问”是编导专业学生求知的最好方式。人们常说“学问”一词,学问就是说的“想学会就得问”。听不懂、看不懂或者在实训中碰到问题要善于询问。提问题长知识绝不是无知。所谓善问会问,就是问问题要问到点子上。我曾多次尝试师生同时备课的方法,老师依据教材解读章节的内容,指点操作,学生通读课本做读书笔记,记下哪些章节能懂,哪些似懂非懂,哪里完全不懂,课堂上向老师发问或向老师提出如何讲才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建议。因此,师生共同备课应形成编导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特色,是否行得通值得探索。这样,每次上课就像在做访谈节目,活跃、生动、实用。
传统的备课主要琢磨的是教材与讲法,这当然没错,但似乎太模式化太套路了。我主张,备课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剧本、编织情节乃至拍摄作业,像在剧组一样极有针对性地研究立意、分析人物、考究动作,就作品讲作品解读概念。这样备课获得的结果往往真实可见,不是虚的更不是假的,使学生容易体会到艺术创作的美感。就曾听到过小学期学生拍完作业的感慨:“嘿!这两周的实践课远远比两年的课堂上课收获大得多呀!”
教室里出不了导演,导演在拍摄场地!这又是一个可总结的经验。
(三)
再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教师的精彩如何转化为学生的精彩。老师教得再精彩,学生什么都搞不出来,教师的所谓精彩则是无光的。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可是一桶水能装满多少碗水呢?何况学生的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很难一一满足的。那就要变换一种方式,教师要从学生那里取水,学生一人一滴水就可能形成一池水,老师应成为压水机抽水时的那一瓢“引水”,引出源源不尽的水流……教师的任务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将教师的精彩转化为学生的精彩,才是老师最耀眼的光彩。
我与学生一起研究故事或观看学生作品时,也留意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曾有一个男同学很喜欢跟我聊天,包括短信聊天。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极有魅力的男人。通过观察了解,小伙子人不错,长得也富有男人的阳刚之气。我便给他讲了一个《一张小纸条》的故事,供他体味。
高考前一个月的一天上午,就要下课了,后桌的男同学递给前桌的一个女同学一张小纸条。(一个悬念)此时讲台上的老师看了看手表对同学们说:“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铃响起。女同学看了一眼后桌的男生未说话。
同学们收拾桌上的书本等物准备回家吃饭,前桌的女同学也不例外,将书本放进桌斗欲走,后桌的男同学伸手按住了前桌的女同学:“你不能走,你没看条上的字吗?”(强化悬念)“我干嘛跟你走?!”前桌的女同学将男同学的手推开,不屑地说道。
男同学认真地:“你今天必须跟我走!”手一直按着女同学的肩膀。(激化悬念)
女同学严肃地:“别找没趣!”抽身欲走。此时同学们差不多都走出了教室。(制造了冲突)
男同学双手按住女同学坐到椅子上:“等着我,我去推自行车,别动!”(将悬念推到极致状态)
女同学自语道:“莫名其妙,这是干啥嘛。”
同班的同学是相互了解的,女同学思索着:“他是个不错的同学,他不会伤害我的。”便坐了下来。不一会儿男同学跑进教室:“走。”拉着女同学走出教室。男同学擦了擦自行车后座:“来,坐稳!”蹬车快速离开。
女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哎,我说你今天是怎么了,搞什么名堂?”
男同学没正面回答女同学的问话,只是奋力地骑车。女同学看着男同学神秘的样子:“你犯什么病了……”男同学见已到女同学家门口,停下车:“我没犯什么病,倒是你有了病!”
女同学不解地看着男同学:“嘿嘿,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男同学看着女同学漂亮的裙子说:“别问了,快回家照照镜子就知道啦!”
女同学“嗯”了一声,马上跑进家门,走到镜子前转身一照,见到裙子上的血迹,“呀呀”了两声,走到门口儿看着男同学远去的方向……
这个小故事是那么短小,但又充满悬念、矛盾冲突,又富有浓浓的人情味儿。我让这位想成为极有魅力的男同学深思一下,女同学交男朋友时会找什么样的男人。必然要找那个有责任心、善于在尴尬的时候愿意保护自己的男人。这个故事是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只要饱览生活、关注生活的点滴、经过艺术提炼加工,就会创作出感人且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同时也回答了同我聊天的男同学的“什么是有魅力男人”的问题。
“真金”在生活中,就看你会不会挖掘!
影视导演的基本功就是讲故事。从卓别林到希区柯克,及至我国的谢晋、谢飞、张艺谋、冯小刚等能成为第四代、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就是因为他们善于编织故事,同时更懂得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关键在于他们了解观众与社会的需求是什么。
我认为导演艺术的教学就是以经验为中心,将艺术的经验传递与分享给学生,做到口传心授。经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艺术感受,二是艺术技巧。著名导演李安曾说过,艺术还是个术。这个术的获得没有什么捷径,必须老老实实地拜倒在生活面前。
作为编导专业的从业人员,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生活”是这样解释的:“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多种活动。”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人和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面临如何行动等问题,如面对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命终极互相冲突、互相沟通等等。任何艺术创作是永远离不开人的,对人物的塑造是影视创作中的核心部分。如果说影视的终极目标是表现一定的主题思想的话,那么主题思想是靠人物的动作和命运体现的。另外,影视是反映社会与人生的,而社会与人生的主体则是人。影视不仅仅是视听艺术,而且是特殊的人学。一部好的影视作品,一个动人的人物形象是能够影响亿万观众的。所以说,人物是影视作品的主体,是一部影视作品的灵魂所在。
作为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必须对生活有体验、感悟、研究、积累的能力。这是编导的基本功,必须随时随地锻炼这种观察能力,逐步培养自己醉心地沉浸于这门功课之中的自觉性。观察能力的培养须注意以下若干方面。
一是观察生活的能力。须引导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戏剧家金山(施洋律师的扮演者)曾说:“没有体验,无从体现,没有体现,何必体验,体验要深,体现要精,体现在外,体验在内,内外结合,相互依存。”让学生在深入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生活修养,发掘反映生活的能力,培养创造人物形象的能力。比如我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组织故事语言时,给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地上的一张百元大钞》。说两人相向走来,在擦肩而过的刹那,二人同时发现了地上的一张百元大钞,都要捡……故事将如何发展?这两个人可以是一男一女,也可以是一老一少,也可以是一穷一富。让同学们展开想象力,经过较短时间的讨论,从立意到设置情节,再到具体的排演,形成一个舞台小品,就像玩游戏一样,诱导学生们自由发挥出潜在的能力,从中学习如何组织故事语言,懂得什么是矛盾冲突、什么是戏剧性,以及有关的表演知识。学生十分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要比灌输术语公式所谓的“大理论”的方式更受欢迎。从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发挥了想象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更从中感受到从体验到体现的过程,找到了导演从构思到体现的初步感觉。
二是学习掌握观察的方法。应引导学生学会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从共性中发现个性,由声音到形象,以及由类型到典型等观察方法。
三是学习掌握观察的角度。要让学生懂得下列观察的角度,如人物的职业、阶层、心态,人物的身体状况、年龄、个性,人物的情感状态、待人接物、与人交流的情绪,揣摩其人的行为欲望、行为需求及动机,观察其人的行为方式和手段等。
四是学习掌握观察人物的要领。包括听其言观其行,观其貌辨其色,揣其心究其情,探其底,明了其情与理等。
五是懂得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中要力求做到具体具体再具体,细微细微再细微;由外到内寻找,发现内在依据及行为动因;由内到外发现表现形态及信息传递方式;由此及彼、由彼及此推断摸清有关事宜;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整理认识、创造、体现。六是明确观察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①必须深入到生活里边去,什么地方都要去,用相机、手机拍下所观察到的且有趣的瞬间,用不同的景象、人物、行为的画面组合到一起,形成小短片。就像用毫不相干的几个词语组成故事一样,练习自己组织画面语言的能力。②多与人交流,多读名人传记,看名人字画。③多听好音乐(名家的),观赏获奖影视作品,写影评。④也要学会独处,养成和自己对话与反省的习惯。独处就是自我沉淀的过程,一定要享受这一过程。享受这一过程的落点应落到人上。写戏就要写人,写人就要写人物的性格,有性格才有光芒;要写细节,细节也能反映人物性格。
我在接一部儿童电视剧的时候,跟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聊天讲故事,寻找表现孩子们的一些生活细节。当小孩子谈爱吃什么的时候,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吃德芙巧克力!”那个说:“我爱吃肯德基!”一个小胖子说:“你们说的都不新鲜,你知道我爸爱吃什么吗?”同学们忙问:“你爸爱吃什么?”小胖子神秘地:“嗯……我爸爱吃我的剩饭和我不要的点心渣!”一个小女孩:“你说的并不新鲜,胖墩!你猜我妈最爱吃啥吗?她最爱吃我剩的梨核、苹果核!”
孩子们的说笑,让我受到启发,怎样表现父母疼孩子,一下抓住了父母爱孩子的细节!平常生活中我们大都不在意。所以我要求学生们一定养成善于用笔记下或用手机拍下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留存备用的好习惯。
我看圣僧甘地传时,发现他之所以能成为圣僧,他的一个生活细节让我铭记难忘。
甘地忙于赶火车,前脚迈进车厢后脚还没迈进,车在关门儿,他用力将被门夹住的脚拽进车内,脚进来了可他的一只鞋却被夹掉在了铁道上。他从车窗口探望了一下,马上脱掉穿在脚上的另一只鞋,用力将鞋扔向离那只鞋不远的地方。跟随他的人不解地问甘地:“您这是干什么?”甘地说:“我若不扔下去,我穿一只丢一只,单独存在的鞋便成了废物,扔下去便成了一双,捡到的人仍可穿了!与人方便嘛!”
通过讲述类似小故事,让同学们在观察人与生活时一定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可贵细节。故事的根本力量在于提供细节,没有细节便没有故事。有句英语成语叫“魔鬼在细节”。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他成功的原因时,他就说了“魔鬼在细节”。陈鸿桥先生在谈论密斯时说:“细节的生动与正确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也可以打败一个宏伟的规划!”
影视作品的故事是生活的比喻,而支撑故事的则是细节。如果没有细节的血肉,故事只是一副死人的骨架而已,若想让故事活起来,就必须依靠细节。好莱坞的制片人每年要在全国搜罗许多好的生活细节,然后请枪手根据细节编故事,形成电影剧本。中国的著名导演张艺谋也让他的文学编辑审看各种故事刊物和文学刊物,寻找好的故事,来编织他要的电影剧本。寻找细节已成了影视作品成功的一大诀窍。学生们应慢慢体味。人们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电视,印象特别深刻的都是那些人物的细节。比如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的“嘎”不就是他堵了胖墩家的烟筒,以此来报复胖墩摔倒他的那一跤吗?法国电影《长别离》中那位被战争和集中营中的残害吓傻的男人,只要听到吹哨声就举起双手的细节,深刻反映了战争带来的人生灾难。
写到这里我想引用中国著名的老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的经典论断,他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这样写道:“我如果当中学老师,我不讲我的行业叫‘教书’,犹如我绝不将学生入学的事情叫做‘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的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生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经验成为自身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只需要做一些书上的功夫。因此,‘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思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没什么区别。我与书房老先生是大有区别的,他们只需要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什么他的事了。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叶先生的论断是: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他还说:“我想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了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解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要学要练,就是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授,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授,最后达到不指点,不讲授。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
叶圣陶对“不教”的偏爱,表现了他对拓展学生思维,启动学习动力的深刻见解。这与赞可夫的“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有异曲同工之妙。
教师不是开火车的司机,而是改变学生前进轨道上的扳道工。(待续)
(责任编辑:杭长钊)
2017-04-05
于文运,河北广播电视厅重点剧目工作室、河北影视创作中心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戏剧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影视学院客座教授。曾编导过多部影视剧并获得国际国内多种奖项。2005年9月应聘来河北传媒学院任编导课程教师。研究方向:影视导演基础理论、“三特生”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