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
——以1937年-1938年时间段为限
2017-03-10王红
王 红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1937年是“七七事变”80周年。80年前的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卢沟桥事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来开序幕,在日本大举攻势之下,中国的大部分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更令人痛惜的是,英国、美国等能够影响战局形势的发达国家却采取对日姑息、绥靖的政策,使日本侵略者更加疯狂的进攻占领中国,其最终结果是:不仅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灾难,也给美国英国带来极为严峻的后果。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为激烈,局部战争不时发生,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在太平洋和美国、日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三角关系,如何处理好中、日、美三个大国关系对于中国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维持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史为鉴,总结 “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演变的经验与教训,对准确把握中、日、美三国关系及其制定中美、中日对外战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七七事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日本由于本国长期缺乏原材料,妄图把中国变为其傀儡国和殖民地,竭力想在亚洲建立文化和政治霸权。“七七事变”之后,基于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和维护“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对日对华政策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
(一)从积极到消极的转变:从“不承认主义”到美国严守“中立”
日本在中国制造“九一八事变”以来,美国对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的行为采取“不承认主义”,既以明确肯定的语言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对其行为违反国际公约人道主义的不认可。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向中国宛平守军发动进攻,这是日本策划侵华战争扩大趋势的第一步。针对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发动战争的行为,国民政府积极与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交涉,并希望美国英国考虑到本国在亚太远东的利益基础上制止日本,共同致力于维系好中、日、美三国的关系。蒋介石也发表坚决抗日立场强硬的“庐山谈话”,寄希望于美国遏制日本企图扩大中日冲突的行动,援助中国挽救中国濒临溃败的局势。
战争伊始,美国国会议员希望总统对“一切交战国实行武器禁运”,但是罗斯福认为中日两国没有交战宣言,并未将“中立法”中对“交战国双方实施武器禁运”条例应用于中日双方。但为显示美国立场,美国于1937年9月14日发布声明,政府官方船只不准运送军火、弹药等战争物资给中国和日本,而其他挂有美国国旗的私营商船,如果经营这种贸易,将自担风险。[1]这样的声明对于陷入日本侵略的中国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打击,美国严守“中立”立场对日本来说更加有利。美国一旦对中日实施“中立法”的后果是:日本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战略物资运送渠道,但是中国能够得到物资支援的正常渠道却被“阻拦”了。其原因是:日本军方从1931年便计划武力蚕食中国的计划,并对侵略中国的战争有迅速取胜的信心,日本海军实力不容小觑,可以用自己的船只将购买的物资运回本国并投入到对中国的战争;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世界第一次大战等等的中国,海军实力还未恢复,国破民穷、积重难返,武器弹药自给率很低,大部分尚需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援助,自行组织船只运回本国的希望并不大,国际上对于这场反侵略战争能否坚持下去还是未知。美国严守“中立”,实际是一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消极对待,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纵容和姑息,意图牺牲中国微小利益保护美国远东利益的绝大部分,以避免美日经济贸易受到损失、中止。此后,美中两国贸易总额下降,1937上半年尚可进口1.15亿法币的物资,到下半年猛跌至0.73亿法币。[2]
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美国从“不承认主义”到拒绝援引“中立法”态度的改变,可以说是从积极到消极的转变。究其原因是:美国长期盛行的孤立主义、国会议员对可能把美国陷入战争的行为的反对,美国在坚持“中立”原则的同时,避免与日本发生冲突,尽力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民众一战结束后对和平的渴望,在对待中日战争的态度上,要求政府的重点在于处理国内问题,只要亚太地区的战争不会蔓延到美国国土,就采取忍让和拖延的政策,不让美国陷入战争中去;同时美国认为中日冲突的解决应该靠两国自己的交涉,而不是借助外力调停,寄希望于中国“自力更生”自动自发地反对日本扩大战争的意图;但是其更深层原因是当时美日贸易较中美而言更加重要,1937年美国对日出口总值为2.89亿美元,而对华出口仅为0.5亿美元,两者相差约6倍,日本大量在美国进口可用于战争的飞机零件、原油、棉麻等等,大大缓和了大萧条后美国的失业率、刺激经济复苏、提高政府可信度。
(二)从消极到半积极状态:改变“中立”,对日制裁
卢沟桥事变之后,美国意图既想保护远东利益和市场份额,又想借日本经济贸易拉动本国经济形势的矛盾心理。但是随着欧洲德国、意大利法斯主义盛行以及日本意图全面占据亚洲意图暴露,使美国渐渐认清法西斯侵略国家的真实面目,开始逐渐改变对日政策。罗斯福于10月5日发表了著名的“隔离演说”:号召要“检疫隔离”侵略者,美国不可能任由日本势力范围在亚太地区的扩大从而降低美国在远东的影响力和核心利益,劝解美国人民不要幻想日本军国主义会远离美洲。随后罗斯福提出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并对中国财政援助,还设想在太平洋上对日本进行海上封锁,1938年开始实行“道义禁运”。这一阶段可称之为半积极态度,处于消极和积极之间的有一定有效制止侵略国家行为的行动。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不同于前一时期,表明为保护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利益,美国可以调转枪口对向日本,凸显出美日关系的复杂多变。但是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政策可以说是半积极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制日援华,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对日绥靖色彩。
1937年12月12日,日本飞机击沉了美国炮舰“帕奈”号;1938年6月,日本势力不断南进且占领区增多;1938年10月,日军进入广州;11月,日本首相有田发表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声明。日本在其占领区采取了贬低美元价值、限制美货进口、骚扰英美在华侨民等一系列排挤英美国在华势力的措施。日本企图独霸中国市场,关闭中国门户,加快对中国资源、领土的控制和掠夺,并把中国视为日本的附属国。自1938年开始,美国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对日经济制裁。美国政府担心美日之间会出现一些战时冲突,便时刻关注远东局势并采取一些行动限制日本。随着日本远东威胁日益扩大且清楚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地位,美国意识到不能“置身事外”,于12月15日宣布给中国25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中国以桐油偿还,既所谓的桐油借款。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匮乏、长期缺乏原料的国家,如果没有海外市场、殖民地经济和资源上的补充,它的战争机器是无法长久持续的。特别是日本对美国市场依赖度很大,从美国进口的主要是原油、废铁、工业机场、飞机零件等战略物资,这些给日本进行对外军事侵略提供武器上的优势,对日本的武力侵华起助推作用。美国“道义禁运”及桐油借款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反抗侵略者并缓解国内严重的财政危机;实际上,美日贸易总额下降很大,但是军需物资出口下降甚微。尽管美国日益加强对军需物资输出的管制和禁运,但据日本官方统计,美国对日本军需品贸易占其全部对日贸易的比重仍无下降的趋势,这一比重1937年为33. 5%,1938年为34. 3%,1939年为34. 3%。[3]直接可投用于战争的军用品包括武器、弹药、飞机及飞机部件的输出额仅占美国出口日本的军用品贸易总额的2.4%,而1938年和1937年分别为7.7%和1.0%。[4]直至1939年,军需物资的出口率才大幅度下降,1937年-1938年,日本从美国大量进口橡胶、棉花、羊毛、钢材、生铁、铜、铅、油和重油、铝、锡、锌、汽车及零件、车床及零件,日本大量制造战争武器及打造现代化武器装备。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美国市场诸如此类物资的大量出口,日本的战时经济及其侵华战争都有面临崩溃的危险。
二、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分析
“七七事变”爆发后1937年-1938年,美国政府对日态度可以说是从积极到消极再到半积极。前期不顾中国政府请求严守“中立”,对日绥靖忍让,发表的声明对日本帝国主义更加有利,后期意识到日本在远东对英美发达国家的威胁开始对日本进行有限经济制裁和“道义禁运”。综上所述,美国该时期对日政策确实发生了变化虽然还带有一定的绥靖色彩,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一)国家核心利益是决定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七七事变伊始,赫尔声明美国外交是“不是被要求和可能做无用的抗议或干预的姿态”,只有在遭到严重损失之时美国才会采取抗议和干预的姿态。1930年前后,美国海外投资由1929年172亿美元下降为1939年的114亿美元,减少了进三分之一的份额。美国在欧洲国际市场的份额由于遭到英法联盟的排挤连续遭遇滑铁卢,迫使美国极力保护拉美与远东的市场,保护好自家的“后花园”,日本政府急需的战略物资对于美国来说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诱惑,美国意图保护美日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但是随着日本独霸中国市场、武力占领中国、破坏远东国际秩序意图的暴露,日本竭力希望中国成为其附属国殖民地,不想同其他国家共同管制和干预中国事务,排挤英美在华势力,日本的打算与美国制定的远东“门户开放”政策极不吻合。对美国远东利益及市场份额是极力排外的,也是日本对英美发达国家的一种挑战和试探,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越来越得不到保障,美日远东争霸矛盾日趋激化。美国对日政策也随之改变,美国才不得已采取了比较强硬的对日经济制裁政策,“道义禁运”也提上日程。随着日本南下侵略步伐的日渐加快,美国对日经济制裁措施力度必然会有所提高,同时也加大对国民政府的财政、军事援助。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美维护其在远东的利益以及美日之间矛盾的升级激化,同时也符合美国在“积极寻找通过非战争手段遏制日本援助中国的道路”[5]的消极愿望。
(二)和平情绪的普遍存在,“孤立主义”势力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打消了美国介入国际事务的情绪。和平稳定发展经济是当时的诉求,“1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为和平而举行的全国性罢课,50万名学生签名立誓拒绝为战争服役。”[6]1929年此后连续10年的国内经济危机,使得顽固孤立、保守主义者情绪高涨,更有理由要求政府集中精力解决内政,美国不应插手中日冲突并反对有可能把美国拖入战争的政策。罗斯福总统小心地在两者之间积极游说、灵活屈伸,在对日本经济上有限施压、以维护美国利益的同时,又避免激怒日本,与日本正面碰撞,加快日本南进步伐。罗斯福发表的“检疫隔离”就曾引起顽固主义者的激烈反对,甚至还有议员以此来弹劾罗斯福。为此罗斯福不得不更加谨慎的在这两者之间找寻“中间道路”,既可以有效援助中国抗日,又可以与日进行经济贸易不会损害美国利益。这既是为了迎合国内的和平情绪,也是基于美国当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欧洲。此时盛行的孤立主义、和平主义等情绪,对远东国际事务的淡漠及避免卷入战争的态度,严重影响了美国对日侵华战争的政策。孤立主义思潮的存在束缚了美国政府制定更为积极的对华态度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对日经济制裁效果收获甚微。
(三)美日经济关系较美中经济关系更为重要
早在日本侵占东三省时,美国驻华公使詹森就曾指出,“美国不同意制裁日本,因为那样会破坏日本的经济,从而危害美国的对日贸易。”[7]1937年新的经济衰退使美国生产急剧下降,美国急需广大的国外市场推销过剩产品。“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由于本土资源匾乏,不能满足其自身日益增长的战略物资需求,日本大量从美国进口国内及对外战争所需的物资。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美国对日本出口的战略物资随之不断增加。在美国的对外总输出中,日本居第二位,占6.5%;中国则居第十四位,只占2.4%。权衡中日贸易在美国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可获取大额利润和投资渠道的贸易关系在于日本而不是中国,不愿为了中国打破长久以来美日正常的经贸关系。直到日本广田外相声明的“新东亚秩序”,认为其大较大程度上还未触及到美国的根本利益,但还是采取有限行动制止日本以免日本继续狂妄发动与美战事。因此美国对日本的经济制裁政策并无实质性的效果,日本依旧能从美国得到所需要的石油、废钢铁和其他原料,为扩大战争做准备。与此同时,美国又不希望中国太早被日本占领以及日本极力排出美在华势力,美国改变对日政策开始有效援助中国并支持中国抗日,以拖住日本南下意图和保全美国全球战略的实现。
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也改变了美国对华的态度和政策。从中可以看到,美国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制定对日对华的外交和援助策略。美国一边给中国财政援助支持抗日,一边又与日本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维持中日战争。也可以看到,美国态度从积极到消极再到半积极,其中也有美国试图以保护远东利益声援中国,对日本采取有限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但是就其结果来看,美国此举并未刺激日本且两国交往正常进行,美日之间的局势还未达到完全撕裂的情况,美国对华的援助可以说是微小但是效果巨大,中国牵制住日本意图在西太平扩大部署兵力和北上与苏联正面对峙。
三、美国对日政策的评价和现代启示
总的来说,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可以说是缓慢的,成效是不显著的。美国基于种种原因,考虑到美日经济贸易总额不断扩大,美国不敢完全对日本进行彻底地制裁。美国一方面希望同日继续经贸往来,另一方面又对华物资援助以帮助中国打击日本,这一矛盾心理决定了美国对日制裁的步伐是迟缓的,其力度也是有限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同时该时期美国对战争态度的转变也影响着中日战局的变化,为后期美国加强对中国的援助提供了事实经验。以史为鉴、增进共识,把握美日关系的新走向,对于今天如何建立友好健康的美中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对日政策的评价
七七事变后,不难看到美国从1937到1938年对日对华政策的转变,对日侵华行为的政策从忍让绥靖到采取行动制日援华。从中可得出,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思想并未改变,一切外交政策和行动都以国家利益为基点,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这个出发点。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深入,美国在远东自身利益的损害是美日贸易不足已弥补之时,与华盛顿制定的远东“门户开放”政策背道而驰,促使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从消极到半积极,从严守“中立”到有限经济施压行动和采取禁运措施。
同时还要看到,美国这一年对日政策背后凸显的是其孤立主义外交的传统,公众远离远东事务,反对陷入战争。美国希望在中日两国中寻找一种相对平衡,对华援助使中国有能力抵抗住日方,同时又保持与日本的正常经济交往。美国意图以牺牲中国“微小”的代价换取阻止日本南下意图、并遏制其试图与美国争取西太平洋海洋实力,也避免与日本正面相对,减少美日矛盾激化,弱化美日发生战争的可能性。美国在国际霸权的争夺中,一向是等待最佳时机收拾危局以获取巨额利润,以小博大是其对日对华政策制定的精髓。
也可以说是,美国该时期对日政策往往是在日本又进一步侵害美国在华利益而改变的。不难看出,其政策有较明显的被动性和一定的局限性。美国政府虽然随着日本的行动对日对华政策也在不断地转变,但一般都是情况恶化下才“不得已”行动,从忍让到遏制强硬的改变。但是不仅达不到遏制日本侵华的效果,反而会对日姑息让步让其看到美国态度的软弱,促使其扩大侵华行动。“帕奈号”的温和解决就是美国对日绥靖政策最鲜明的例证。日本赔礼道歉后,趁此疯狂地在中国大肆发动军事行动,对亚太的扩张野心也暴露无遗。
总体来说,美国该时期的对日政策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行动,既没有遏制住日本侵华步伐,同时打击中国抗日行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一方面同侵略者保持良好外贸联系,另一方面利用中国抗战拖住日本避免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同时遏制日本援助中国,维持中日战争,为日后中美结成战时同盟作准备。
(二)启示
“七七事变”后的第一年是美日关系发生重要改变的一年。在该时期,日本企图独占中国、争取西太平洋的野心不断暴露和膨胀,与在中国有着市场份额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有着严重冲击和威胁。国民政府在事变之初,便积极寻求国际上的帮持特别是美国的援助。但是没有正确估计中美关系、美日关系、中日关系,使得战后第一年国际援助的效果并不显著而且中国战场损失巨大,不少地方先后相继沦陷。但是不可忽略的是,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和意义,中国牵制住日本南进势头、北上攻打苏联意图,保全苏联大部分实力使其欧洲战场得以顺利进行。
对于1937-1938 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楚地对比中美和美日关系,更好地把握未来美日关系的走向。“七七事变”的发生,为我们敲响警钟。对于今天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是一次教训,在积极努力发展的同时要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坚持今天倡导的“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是中国在实现伟大复新中国梦、两个百年计划的前提下,积极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立足本国利益,准确把握美日关系的新走向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牢记和平年代,居安思危,增强国家的整体和安全意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二战后,日本借助美国的资助逐渐摆脱国内的严重的损失,并于80年代走上经济腾飞阶段。进入21世纪,美日关系不论在经济上、军事上,甚至在政治上也变得更加密切。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迅速走上发展阶段,日本一度成为战后发达国家,只屈居于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可以得出两国关系密切。时至今天,美日两国之间的技术交流与贸易交流也远超中国,共同抵御中国的发展壮大,限制中国进出口货物,力图减少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本政府放松自卫权、通过新安保法、美化侵略战争史,其意图是在极力摆脱战后极具美国特色的体制。但是美国企图在韩国和日本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加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但是此举严重破坏地区安全和战略平衡,严重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的国家安全利益,同时与维护和稳定朝鲜半岛局势的愿望相违背,不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处在新世情国情的中国,为了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态势,势必要清楚中美与美日的之间的比重,以此为基础制定不同的外交政策和适宜的经济措施。我们要牢记历史总结历史经验,不要罔顾历史,以史为鉴,并顺应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要照顾好本国民众意愿和遵守国际社会准则。同时还要清楚明白: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外交相互交织密切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们不可能退回到全球化开始之前,因此我们所能做的是,就是通过各国努力调整其变化演进过程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为世界和平稳定作贡献。做到真正的地区间无战时摩擦,国家间政治无冲突,国与国经济科学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且相互发展与壮大。以更广阔的视角展望美中关系,共同探寻美中外交关系新的走向和路向,也为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新时期外交理论,做出前期价值思考。
[1]美国国务院.战争与和平:1932-1941年美国外交政策[M].华盛顿,1943:49.
[2]徐小明.论析“七七事变”后美国对华对日政策[J].杭州大学学报1995(12):46-51.
[3]张勇.抗日战争前期美国对华政策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1996(1):36.
[4]胡屯元音译撰稿,郦玉明译.美国向日本出售军用品--1939年1至8月贸易额与1937、1938年同期之比较[J].民国档案,1992(01):63-72.
[5]唐庆.1931-1941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J].江汉大学学报,2005(04):70-73.
[6]詹姆斯等著.美国史(下册)》[M].商务印书馆,2012:1098.
[7]熊伟民.战时美国的欧洲战略[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