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2017-03-10赵子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大学生文化

赵子林

传播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探析

赵子林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大学生群体是各种思想竞相争夺的重点人群,其中宗教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态度暧昧甚至信仰宗教,其中的原因是多维复合的,学界的已有研究涉及到心理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多个视角。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首先表现为一种传播行为,从传播学视角探析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我们发现:宗教文化传播内容的强吸引,宗教文化传播途径的全覆盖,宗教文化传播策略的高度灵活,共同营造了有利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环境和条件。基于此,有必要从规范宗教文化的传播内容,监管宗教文化的传播途径,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宗教事务的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大学生; 宗教信仰; 原因; 对策

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1]然而,面对这样一种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的虚幻意识形态,一些大学生却对宗教态度暧昧甚至形成了宗教信仰。毋庸讳言,影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有认知、情感、教育等多方面因素。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首先表现为一种传播行为,而宗教传播有何特点,缘何有效?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回答必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把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应对。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原因的传播学分析

(一)宗教文化传播内容的强吸引

1.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相结合。神圣性是宗教文化的本质特征,世俗性是外在表现,两者的结合是宗教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圣性外化为世俗性表现出来,使其能更加接近群众生活,增强宗教的吸引力。例如,宗教组织者将宗教的教义、理念、戒律、法则等融入到建筑、音乐、诗歌、文学等艺术作品之中,不仅强化了宗教教义,而且将枯燥繁琐的法则变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具有神秘感的宗教成为一种具体的、可感的实体,其多变的形式,从而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受众。宗教用世俗文化来表现信仰,宗教思想通过世俗的表现形式发之于外,使宗教成为可触、可感的对象,这正是其与世俗文化相适应的表现。

二是宗教的世俗性与日俱增,更倾向于关注大学生当下的生活实际,越来越迎合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例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宗教思想也在试图调和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如新托马斯主义宗教思想就主张每一个基督教徒必须学习并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才能真正表达对上帝的挚爱。他们认为现代理性并非基督教的对立面,人类的理性也非神学信仰的敌人,人类的理性并不能解决现代社会的一切问题。而针对现代社会所伴生的种种病态表现尤其是伦理传统的丢弃和社会的道德败坏,各种宗教更是强调宗教信仰所特有的精神牵引与心灵抚慰意义,倡导人们要修身养性,净化心灵,告诉他们如何摆脱人生苦恼,找到人生的真谛的途径等等。这对渴望找到自己人生意义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此外,宗教界人士也在对教义做着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阐释,提倡把服务社会、利乐众生作为信教群众的道德信念。如佛教倡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基督教倡导“做盐做光、荣神益人”,道教倡导“慈爱和同,济世渡人”,天主教倡导“爱国是天主的戒命”,伊斯兰教倡导“两世吉庆”。宗教教义中提倡的伦理规范,知荣知耻,帮强扶弱,相互尊重,积善行德等理念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大学生一直所追求的社会风尚,宗教所展现出来的种种观念和行为,尤其是神圣与世俗,抽象与具体的结合给大学生的精神、情感和物质上带来了抚慰,吸引着他们加入到宗教信仰中来。

2.宗教内容本身体现出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人是向死而生的,死亡是每个生命的最终归宿。生老病死,无人可以幸免。面对死亡,人难免有本能的恐惧,但与其他物种不一样,人是有思想的存在,只有人才会思考生死存亡的问题,也只有人才会赋予人生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以超越生死。宗教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关注人的起源、来世、轮回因果等问题,正视人的命运,询问人生的本质,以对来世的美好期许来驱逐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如马克思所言,宗教是对“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2]宗教描绘的是美好的未来世界,但关照的却是人们现实生活的苦难。宗教中的众生平等,互帮互爱无不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带给人们精神上、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希望,从而彰显其强大的吸引力。

尽管宗教这种终极关怀本质上是虚幻的,但它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尘世间忙碌奔波的人们的内心渴望。唯物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曾指出:“神并非仅仅是幻想的东西,它兼是心的需要的对象,在生命的最重要顷刻,在幸福和不幸中感动了人类的那些感情的对象。”[3]宗教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套超越自己、超越现实的思想方法,提供了一个精神栖息的场所。其所提供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及思维方式,不仅给人以心灵的平安,而且帮助人们汲取精神力量以直面困难、超越世俗的种种羁绊。正因为如此,宗教的关怀对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情感上容易大起大落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较强的诱惑力。

3.一些宗教教义通俗易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教徒,宗教组织者在自我完善方面从未停止过,其表现之一就是将晦涩难懂的教义和典籍简化,将人们难以读懂的古文变为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这在基督教教义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基督教经典并不庞杂,就是一本《圣经》,其内容直接明了,故事性强,只要具备一定的阅读水平就可轻松读懂字面意思,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在佛教和道教上,传播者多采用说唱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来宣讲,让人们乐于接受。另外,宗教的各种仪式也得到了精简,例如教徒的入教手续更加方便、宗教礼仪更加简单、宗教活动更加随意和多元化。这些内容的变化,减少了大学生在接收宗教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为其了解和接受宗教思想提供了方便。这也是宗教文化传播内容受到吸引的原因之一。

(二)宗教文化传播途径的全覆盖

1.家庭、朋友介绍。通过《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4],我们了解到通过家庭熏陶和朋友介绍途径接触到宗教的占到了19.7%和9.8%,这说明个体与个体间信息交流的人际传播在宗教文化的发展中仍然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关研究也表明,很多信徒的宗教信仰最初起源于好奇心,有的人最先开始只是在亲戚朋友的说教或行为影响下对宗教的神秘性感到好奇,进而开始接触和认识宗教,最终被宗教教义和宗教的人文关怀所打动。有的人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去玩玩的态度参加亲朋好友的宗教活动,进而耳濡目染,形成宗教认同。

美国人际传播学者麦克罗斯基、里奇蒙和斯图尔特在三人合作的人际传播学著作《一对一,人际传播的基础》中将人际传播界定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在另一个人心中引发意义的过程。在这里人际传播被认为是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基础上的意义交流。“意义”贯穿人际传播的始终,其本质是深化精神,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以及人性的交流。宗教在大学生中的人际传播过程表现为,亲朋好友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氛围、手势、眼神)向他人传递宗教思想,这种信息刺激接受者的感官认知唤起他们内在的意义。这里的“意义”是指个体心灵受到刺激后,观念的派生物或对刺激物的反应即大学生开始认同和信仰宗教。在这里,家庭和熟人的介绍便是信息源,例如生活在有宗教信仰传统的家族里,个体从出生开始就接收到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灌输,信息在彼此交流的基础上引发意义,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最终完成人际传播的过程。与此同时,受到家庭宗教文化熏陶过的个体,当他们出现在其他场合时,其角色又变成了传播者,他们会有意无意地以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将自己的信仰以及对宗教的认识传递给周围的人,形成人际传播的循环,无限扩大。通常的表现形式有:向身边的人介绍宗教的特征,探讨宗教文化,研究宗教历史,有兴趣的还可以参加宗教活动,最后皈依宗教。人际传播过程往往发生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通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这种传播方式对于不了解宗教的人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2.宗教活动传播。各宗教组织在特定节日常常会举办各种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以吸引民众,这种以正式的组织为单位通过仪式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属于传播学中组织传播的范畴。组织传播是指某个组织凭借组织和系统的力量所进行的有领导、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根据心理学的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理论,处于集群状态下的人容易在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的影响下形成一种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而教堂、庙宇、修道院、圣地等提供了宗教活动最佳的组合空间,把神职人员、宗教信徒或宗教暧昧者、宗教音乐图画艺术、宗教器物、宗教礼仪活动组合在一起,凝聚在这个特定的神圣境界中,参与者们共同听经、诵经、讲经、释经,共同参与宗教仪式,互相交流宗教体验,形成了一种宏大的态势氛围,使置身其中的人在心理上产生敬畏感、依赖感、神圣感,从而强化人们的宗教意识。例如,“佛教、道教礼仪活动中的那种肃穆悠扬唱腔和打击音乐融为一体,会使人有一种魂魄出窍漂移不定的内心感受。基督教礼仪活动中的圣经唱诗班的那种自然轻盈的声韵和管风琴的悠扬声和谐共鸣,会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天使般的愉悦心理感受。伊斯兰教寺院圣职宣礼员在领念带有节奏的专门经文,教徒随声应召入寺礼拜,会使人有一种随应安拉感召的内心感受。”[5]

3.大众媒体传播。在我们的调查中,有48.9%的人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电台等大众媒体来接触宗教。这说明大众传播成为了当下最便捷、最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这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大众传播是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和媒介,面向非特定和不定向的大众进行的信息大量采集、复制和传递活动,具有普及面广、传递信息及时、信息保真程度高等特点[6]。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大众传播的信息无孔不入,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平面媒体到立体媒体,宗教传播无所不在。书籍、报刊、电台、电影、电视、网站、微博、微信无不被宗教组织利用。打开网站,输入“福音”、“圣经”等关键词,大批的宗教专题网站纷纷呈现,各种宗教信息汗牛充栋,充斥着学生们的眼球,互联网的海量空间提供了丰富的宗教资源供人们免费无限次下载。大众传播所承载的内容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他们愿意,打开电脑,处处都能接触到宗教的知识。在线视频、音乐歌曲、宗教的综艺节目等等无所不在。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大众传播愈加便捷,也满足了大学生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传播呈现跨国发展的趋势。

(三)宗教文化传播策略的高度灵活

1.语言传播与非语言传播相结合。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指出,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是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其余的65%的信息是非语言传达的[7]。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常常是通过非语言的传播渠道辅之以必要的语言传播而实现的。例如宗教旅游的名胜古迹对爱好旅游的人来说就是一种宗教的非语言的传播。他们利用现存的遗址、建筑、绘画、雕像等可以再现一种历史文化氛围,将宗教的文化都融入在古建筑之中。游客在游览时便会体会宗教的神圣,惊叹于他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产生对宗教的认同。传播者除了利用建筑类的视觉符号外还会利用类似音乐、吟唱等听觉符号以及在庙宇、修道院、圣地举办宗教活动的空间领域来传教。与此同时他们还会辅之以必要的语言传播,譬如为大学生讲授经文、传教士到学校进行传教、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在学校的宣传来达到传教的目的。在这种语言和非语言传播模式的烘托下,使他们产生共情,相互交流体验,对宗教产生一种归属感和皈依之心,使宗教意识在人们的心中得到强化。

2.宗教教义关注来世又立足现实,虚实结合。一切宗教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结合,能出世,宗教才有吸引力,能入世,信众才愿意接近它。宗教为人们许诺的美好的未来,既可以是当下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虽然人们很关注人的来世,但人们是生活在现实中的社会人,拥有物质资料才是人们得以生存的条件。宗教倡导天国和来世,这种具有未知的、神秘的色彩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依赖一定的经济基础,例如宗教的教义、仪式和组织结构等等都是基于一定的现实基础而建构的,故而宗教的本质、宗教信仰所信奉的对象定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因此,宗教自身蕴含的这两重属性也就决定了它在描绘天国时,也会对人们现实的苦难给予及时的关怀。如此一来,他们在满足信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为其生活提供物质帮助和保障。“虚实”的结合,相得益彰,构成了宗教文化传播的完整内容,大大加强了自身的吸引力。宗教这种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教义,使大学生在现实理想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种传播策略也为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3.运用多种载体扩大宗教影响。在宗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总是试图利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将宗教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吸收和接纳更多的教徒。针对大学生群体,传播者采取的方式主要包括:(1)以课堂为载体,学校设置相关课程。在国家政策范围内,现在很多高校都开有宗教学,宗教文化研究的专业,也还有一些关于宗教知识的选修课程。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门比较新的、不了解的学科,因此会吸引大批学生的兴趣。传播者便会利用这样的契机,尤其是一些外籍在华任教的老师更会向学生灌输各类宗教学知识,培养学生宗教意识。学生通过学校这样一种正规的、合法的渠道接收到宗教信息,不仅减少了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又能使宗教传播的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吸收和消化。(2)以学生的课外活动、宗教节日为载体进行传教。大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便是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且多是自发组织的。传播者便会抓住这样的契机宣传宗教,例如利用英语角,开展有关宗教问题的讨论;或以宗教节日为载体,在像圣诞节这样特殊的节日里邀请大学生参观教堂,感受宗教教堂氛围,施道布教等等。(3)以报纸、宣传册、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大众传媒为载体。这是时下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也是传播者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段。他们将自己宗教的教义制成精美的宣传资料,一方面由传教士进行人际传播;另一方面利用光盘、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等途径进行大众传播。这种传播具有普遍性、大众性、立体型的特点,它克服了传统传教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使宗教传播更加快速化了。总之,在宗教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会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方式来传教,让宗教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整个生活之中。

二、传播学视角下加强大学生宗教信仰引导的对策

(一)规范宗教文化的传播内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保障了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宗教也应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引导信众积极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服务。为此,在宗教文化传播的内容上,一方面,宗教机构、信徒要在保持核心教义、基本信仰、礼仪制度的同时,深入挖掘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谐、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人们道德良知需要、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如:佛教思想中的讲和平、守信义、主张平等、博爱等观念;基督教文化中的孝敬父母、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杀人、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等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另一方面,新闻出版机构、文化管理部门也要规范管理,依法对宗教出版物、宗教音像制品、宗教影视作品等履行监管职能,坚决禁止出现以传播宗教文化为名行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扰乱社会安定团结、危害国家安全之实的情况。通过规范宗教文化的传播内容,倡导“真善美”的积极价值观,引导人们向善,符合社会提倡的道德风尚,使宗教文化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二)监管宗教文化的传播途径。宗教传播历经数千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传播途径。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到人机互动的互联网传播,都能找到宗教传播的身影。如果说传统的宗教传播途径如人际传播、大众媒体传播等已经纳入监管体系,有了相应的制度性设计和安排的话,那么,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条件下的宗教传播,则因其监管难度大、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而未能得到有效监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上的宗教网站多达3 700个,网页76万多个。其中中文宗教网站就有1 000多个”[8]。网上的虚拟世界可以开展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从最基础的提供宗教典籍、宗教信息,到在线忏悔、在线祈祷、虚拟仪式、甚至虚拟教堂、在线宗教组织和社区等,网上传教已经成为宗教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鉴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全球性等特征,其已成为“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重要渠道之一”[9]。

面对宗教的网络传播新趋势,我们的准备明显不足,尽管“我国已经陆续颁布了大量的互联网法律,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进行严密的监管,但是,缺少专门针对虚拟宗教管理和服务的专项条例”,“现行的专项宗教管理政策对互联网宗教事宜亦全无涉及”[10]。因此,一方面,国家宗教工作部门要加强与网管网监部门的合作,加大对宗教网站和网络宗教信息的监控力度,做到知己知彼、胸中有数。并按照现有互联网管理法规,对未经批准的国内宗教网站及时依法予以清理。另一方面,尽快制定能够涵盖互联网上宗教管理的法律法规,对宗教网站与宗教活动场所的关系作出明确界定,对网上宗教信息传播与传教活动的关系做出清晰说明。与此同时,对国内经批准的宗教网站加强政策引导,正面宣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发布宗教知识的信息,引导正常的宗教活动秩序。

(三)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宗教事务的管理。大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是各种思想极力争取的重点群体。我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保障人们的信仰自由权利,这要求我们不能以行政手段取缔宗教,更不可能以行政手段改变人们的宗教信仰,但这绝不等同于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完全放任自流、无所作为。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高等院校乃至全社会都肩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之责。所以绝不能对大学生信教问题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而是必须在千方百计做好教育引导的同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抵制各种势力利用宗教对校园的渗透。

具体来说,可以考虑以院系为单位,建立由辅导员、学生班团干部、寝室长为主体的工作小组,随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重点关怀存在宗教暧昧或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并根据其受到宗教影响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并注重发挥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红色论坛等发挥科学思想引领和正确价值导向功能。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宗教信徒的宗教活动加强政策引导,确保其在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如不在校园内传教和开展宗教聚会、宗教仪式等活动,不私自编印、经售、散发宗教典籍、书刊和宣传品;全面清理宗教活动场所,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部门加强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谨防成为境内外宗教势力向大学校园渗透的基地。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31.

[4]赵子林,刘迪翔.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147.

[5]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7.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

[7][美]雷蒙德·罗斯.演说的魅力[M].黄其祥,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47.

[8]王怀超,靳薇,胡岩.新形势下的民族宗教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71.

[9]龚学增,胡岩,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修订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305.

[10]林尚立,肖存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前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84.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ZHAOZi-li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1)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object of all kinds of thoughts,in which the impact of religion is particularly worthy of our attention.The reasons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religious beliefs are multidimensional,the academic research has been related to psychology,religion,education and other perspectives.But as a kind of social ideology,religion first appeared a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behavio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o explore the religious beliefs of college students,we found that:The strong coverage of the content of religious culture,the full coverage of religious transmission,and the flexible strategies of religious communication,jointly result in an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conducive to the religious beliefs.Based on this,it is necessary to take measures to regulate the dissemination of religious content,to monitor the transmission of religious culture,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in religious affairs.

college students; religious belief; reasons; countermeasures

G641

A

1671-9743(2017) 09-0120-05

2017-08-07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研究”(13Y J C710068)。

赵子林,1979年生,男,湖南澧县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
“造神” 与“娱神”——论民间宗教信仰与20 世纪小说的政治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