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史故事
——读《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

2017-03-10吴羚靖

绿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竹子历史环境

◎吴羚靖

讲述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史故事
——读《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

◎吴羚靖

中国竹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曾被西方学者称为“竹子文明”1.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第一分册,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86页。。在长久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众对竹子投注了诸多情感,利用竹子的物质功能与文化象征衍生、创造出一系列人与竹子共荣的故事,塑造出中国文化中特定的竹子符号,充溢着赞美之词。从古至今,竹子的气质与内涵虽被广泛运用,但民众的精神世界与竹子气质之间的历史关联并没有被完全厘清。王利华教授的《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旨在“讲述人竹共生的中国历史故事”2.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三联书店,2013年,自序第1页。,讲述竹子如何作为民生之资惠泽苍生,如何通过“比德”思维融入民众的精神世界,从而进一步探寻“中国先民如何认识和对待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揭示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社会物质生活、精神情感和参与文化塑造的历史机制”3.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三联书店,2013年,自序第1页。。

本书共十章。第一章介绍了竹子的形态特性、当代竹林资源区划、古今竹林变迁再探讨、古代竹林培育和养护,以此作为其后文展开论述人与竹子历史故事的自然基础与先决条件。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三部最具影响力的专谱——戴凯之的《竹谱》、释赞宁的《笋谱》、李衍的《竹谱详录》;接着,按照不同主题论述竹在中国漫长历史中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自古以来中国民众的食笋风气与竹笋的采掘加工,将竹食现象与人们对饥荒中的竹米的认识联系起来。第四章透视了竹子这一特定自然物种如何影响中国人的工具器用,如何形塑地方特有文化景观。第五章对连筒和筒车这两种特殊的水利工具进行介绍,梳理了民众利用其帮助生产生活的历史过程。第六章介绍竹子在人类的居住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重点讨论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的竹楼、竹屋乃至竹城是如何在城市的发展、文明的变迁中走向衰亡。第七章强调竹子在南方交通中所发挥的作用。第八章介绍了中国“刻竹记事”和“剖竹书简”的传统,梳理了造纸原料变化与竹纸的起源以及各地竹纸业的发展和其自然基础。第九章从中国音乐和乐器发展史的角度来讲述历史上竹子的声响世界。第十章按照时间顺序分“人化”与“神话”两条线索推进,厘清了竹子人化与神化的过程。

概言之,作者以环境史的名义,从竹子入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一番考察,实为中国环境史研究的一次重要实践。尽管作者自谦“本书可能算不上一部典型意义上的环境史”4.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三联书店,2013年,自序第2页。,但本书的写作视角、对环境史理论诉求的实践、史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跨学科知识的吸收等方面,都值得后辈学习。以下将逐点论述:

第一,在写作视角方面。本书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物质文化意象——竹子为主要考察对象,以小见大,从人竹关系升华至人对自然的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丰富了“生态认知系统”的内涵,颇有特色,与当下环境史学术诉求相呼应。作者认为,在每个民族或社会的现实生活和历史记忆中,总有一些植物与其他种类相比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考察这些植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理应成为环境史的一项重要内容,亦为真正揭示人与自然关系史的一个重要途径”5.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三联书店,2013年,第387页。,故而兼具生态、经济和精神价值的竹子,便能快速进入研究者视野。书中从饮食、军事、交通、水利、书写工具、音乐等角度详细铺陈开一个人类享受竹子物质与精神贡献的生活场景。透过这些史实,读者能够了解到中国先民如何通过自身的技术和智慧、将生存需要和自然资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些被利用、被改造的自然存在,又是如何逐步走入精英知识分子的视野、走入民众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精神寄托与价值判断。

在梳理中国先民对竹子形象的树立、态度的转变这一层面上,本书的学术实践与作者素来倡导的“生态认知系统”相吻合。“生态认知系统”是指“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对周遭世界各种自然事物和生态现象的感知和认识,既包括感知和认识的方式,也包括所获经验、知识、观念、信仰、意象乃至情感等。6. 王利华:《“生态认知系统”的概念及其环境史学意义》,《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2页。”换言之,在“生态认知系统”视野下考察人竹关系,我们可以认为:人类在历史时间中不断挖掘竹资源的作用,反过来这也支配着日后人们对竹子形象的认识和相关的对待环境的行为。

就此,作者在考察了竹子在从古至今民众物质生活中所扮演的具象角色后,反过来也尝试探究了中国古人对竹子的感知与认识,最后整理出了人类认识竹子、感知竹子形象的大致脉络——从《礼记》率先明确赋予竹子以社会品德和人格象征意义开始,到中古历史变局的发生,竹子作为特殊资源影响了精英阶层的精神世界,魏晋竹风流行,“君子比德于竹”成为士阶层主流文化意识,唐代后在儒、释、道学说交替沉降中,儒学新生,故竹子被赋予了完美的儒家道德,到宋元后竹子的形象被民众普遍接受,并在此基础上被赋予更大的张力,竹子的“人化”也拥有更多的形式。除此之外,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文化系统中还发生了对竹子的“神化”。在这些地区,存在着竹王传说、始祖降生和文化英雄传说,生殖崇拜等现象,竹子不但有灵性或神性,还是民族生命的孕育者、守护者和死者亡灵的归宿。7. 王利华:《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三联书店,2013年,第363页。

目前,中国学界以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感知为主题的研究虽多,但由于学术诉求与理念关注的不同,严格意义上在环境史视野下探讨中国文化中自然观念的研究相当缺乏。因此,王利华教授这本著作是在捕捉前人学术视野、吸收前人的学术成果之后的重要实践成果,以古人对竹子这一自然生物的理解入手,扩展到问题背后宏大认知系统的构建,此类型写作视角的选择、理论方法的实践,促进了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进展。

第二,在史料搜集与运用方面。作者在本书中展现了强大的史料掌握能力和跨学科知识背景,想必这与作者曾经整理古籍的经历和农史知识背景有关。作者于书中尝试构建一个人与竹子共同生存的环境文明,这意味着作者需要掌握从古至今、多方面多领域的史料,需要跨时段、跨学科的能力。纵观其在文中所利用的史料,除了常见的正史资料外,有诸多涉及农业、林业、地理、气候、水利等古籍,还运用大量明清地方志、历代诗选诗抄、随笔文集等,类目众多,丰富多样。作者将大量的原始资料融入书中,自嘲为“史料集”,但这种做法实际上也为读者解读史料提供了理解与想象的空间。此外,作者相当注重从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提取与环境史相关的信息,尤其是诗词作品,如引用《艺文类聚》《乐府诗集》《全唐诗》《诗铎》《剑南诗稿》等等。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古今诗词都有对山川、河流、动物、植物、气候、物候乃至许多重要环境事件的大量记诵,是研究环境史中用以勾画不同时期环境历史面貌所必须依凭的材料,这也是研究中国环境史在史料搜集与运用方面的一大优势与特色,作者在本书史料的利用上也展示了这点。然而,正如作者本身也已意识到的,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所传递的环境信息是百分之百的写实?还是有夸张与想象?这夸张与想象的成分又有多少?这些都是值得中国环境史研究学者在具体研究实践中需要甄别与探讨的问题。

另外,作者更是基于自身农史和社会史的学科知识背景,吸收了当下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诸如竹子培育等农林学技术研究成果、现代考古学报告、人类学研究成果等展开自己的课题,这也符合环境史研究所要求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作者曾经撰文表达他认为跨学科不仅要跨社会和自然两大领域,利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还要真正实现跨学科学术上的合作与交流。8. 参见王利华:《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本书第一章,作者对竹林资源及其历史分布变迁进行了讨论,其中就利用了气候学、农林学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奢侈,而是一种必需”9. 高国荣:《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世界历史》2005年第5期。。总之,从史料利用范围到相关科学理论借鉴等方面,本书做了很好的示范。

第三,本书的叙述手法对于反思中国环境史研究叙述手法与理论运用有借鉴意义。作为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0世纪90年代起,环境史的研究理论与框架被引入中国,至今亦已二十余年。从引介国外环境史成果、研究国外环境史学的成就到如今开始立足于中国本土史料、选择中国为主题进行研究,这都呈现出中国的环境史研究在不断推进,包茂红、梅雪芹、王利华、夏明方、李根蟠、高国荣、侯深等各位教授的研究都是重要的成果。当然,中国学术界也曾利用自身良好的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对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作了探讨,尽管这与严格意义上的环境史研究有所区别,但亦可作为追溯中国特有的环境史学术脉络的一部分。在此学术基础上,而研究中国史的本土学者亦是积极吸收环境史的理论成果,使得近年来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环境史研究不断涌现,主题多样,范围广泛,本书也是通过中国的竹文化来探讨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环境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新方法,其中或认为是新视野10. 包茂红:《非洲史研究的新视野——环境史》,《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或新思维11. 包茂红:《解释中国历史的新思维:环境史——评述伊懋可教授的新著<象之隐退:中国环境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3期。,亦或是一种新的历史叙述模式12. 梅雪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环境史研究叙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56页。,也有的称之为“21世纪新史学”13. 【美】唐纳德·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史》,《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故而在新的史学研究理论与叙述方法的指导下,环境史学者要有批判意识。所谓批判意识,即要求史家在研究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充分认清客观事实,而非抱有主观美好愿望。首先,强调环境史研究中的批判意识是中国环境史学者在研究中国本土环境问题时所要注意的,部分中国环境史学者在探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时容易陷入美好愿想中,缺乏对历史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局面的认识。王利华教授在本书结语部分也有提及对此的担心,他提醒学者不能过分地拔高古人,一味抒发“慕古之幽情”,他举例古人过度依赖竹子,偶尔会流露出“文化惰性”,造成了某些严重问题。所以,正如西方史学界曾经致力于批判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念一样,中国环境史家也要注意到,在研究中国环境史时不仅要探求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结果,还要注意批判分析这些结果背后深层的历史因素。尤其是对中国近现代环境问题的思考,要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划分标准与主流认识,辨析“相沿几千年的落后生产方式”等悖论,[ 梅雪芹:《中国近现代环境史研究刍议》,《环境史研究序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93页。]将思考指向中国历史进程的时代关怀,批判地认识错综复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总之,王利华教授在本书中对环境史理论在中国本土所作的实践值得肯定,尤其是本文写作视角的突破、对环境史理论诉求的回应、史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跨学科知识的吸收等方面,均给予了学界重要的启发。

《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作者:王利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所属丛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书号: 9787108043993,978-7-108-04399-3;条形码:ISBN:9787108043993;开本:16开;页数:415页;出版时间:2013年3月1日。

(责任编辑 冷杉)

● 吴羚靖,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史。

猜你喜欢

竹子历史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和竹子在一起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