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2017-03-10田学斌

绿叶 2017年1期
关键词:自然界文明理念

◎田学斌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田学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涵丰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这一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要真正把生态文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通过全社会的行动,坚持不懈,合力攻坚,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他在长期领导工作实践中亲身感悟和深刻思考的结晶。2004年,习近平在浙江省工作时就提出要把浙江建成生态省,并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确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前提。2005年8月,习近平在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地位。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以建设美丽中国为目标,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3年4月,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号召全社会切实加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接着,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事业。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他要求: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如果我们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把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之上去统治自然、主宰自然,那么就会造成人类对地球上生态资源的贪婪索取和无情掠夺,结果将会既破坏自然界,又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要求人们与自然进行交流时要顺应天地自然而然的状态。正如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的讲话中强调,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人类应该像对待自己的身体一样来对待自然界,树立应有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是发展和保护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理念。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习近平关于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指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他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谈到青海三江源保护时,习近平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三江源,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三江源,保护好三江源这一中国水塔。

三是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美丽的山川、肥沃的土地、晶莹的雪峰、神奇的冰川、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须的生态环境。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穆尔就讲过,美丽自然的幽静和博大是思想和信念的摇篮。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等自然生态。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尊严性。大地、空气、河流,等等,都是有尊严的。自然价值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相应的经济补偿。

四是资源与环境空间均衡理念。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提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资源粗放型的开发利用,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自然资源,而且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实践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世界各国普遍感觉到,各种污染使人类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环境之中。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标志着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要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平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五是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与自然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思想的核心。人类要实现自己的价值,首先就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中国传统文化把天地这个大自然系统看成有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习近平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指示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他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必须全面把握、统筹谋划。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对我国60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的总结,是我们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大飞跃。它回答了我们究竟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上日益走向成熟。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本质内涵,表明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境界,这一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了宝贵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制度层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绿色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和标准。在实践中提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尊重和顺应自然的方针,明确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智慧结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的深化,它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共同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总体上资源紧缺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一些地区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应对资源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把推进生产发展、实现生活富裕、保持生态良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准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质量和富裕程度持续提高,享有的民主权利和法制保障更加充分,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更加丰富高尚,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就必须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先破坏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做法,实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水污染防治、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屏障、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要特别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是农村,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国土面积是山区,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历史传统来看,我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国家,辽阔的田园风光就是最大的人工植被和亮丽景色。大力发展农业,建设山川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把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从目前我国发展的现实来看,城镇的发展水平并不低,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的发展滞后。全国要实现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另外,农村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农村发展起来了,农业实现了现代化,农民就可以就地实现就业,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现实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就可以扩大农村消费,形成一个大市场,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出特征和必然选择。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丰厚积淀和交流融合的结晶。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思想和当代西方先进生态理论中的优秀成果,是全人类优秀文化积淀融合的结晶。

一是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其伦理基础源于古代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

“自然无为”是老庄哲学的要义,是人类“复归其根”自然属性的反映。

它要求人们以“自然无为”的方式与自然界进行交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积极理念。老子借用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来比喻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天地生养万物,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类对天地应该始终抱有感恩之心。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仁民爱物思想。“天人合一”是“天人合德”“天人相交”“天人感应”等众多表现形式的统称,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终极价值目标。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求人们节制地开发利用。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反对使用灭绝动物的工具,含有“取物不尽物”的生态道德思想。《易经》中“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思想启发人们应该效法大地,把仁爱精神推广到大自然中。张载“民胞物与”思想主张以宽厚仁慈之德包容、爱护宇宙万物,践行“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共其序”的价值观。作为一种在中国流传甚广的外来文化,佛家主张无情有性、珍爱自然。“无情有性”是指山川草木、石块瓦砾、亭台楼阁等无情物也有灵性。这种理念的深刻涵义是认为大自然的万物皆有其存在的价值,众生平等。正所谓“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因此,爱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成了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无情有性”思想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关爱和利用,还体现了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

二是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政治问题的大量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生态思想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类的优先地位,确立了从实践出发去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从而真正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部实质。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员,而不是外来的征服者。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先在的物质性,是不依赖于人,存在于人之外的“先在”。人作为“受制约的、受限制的、受动的存在物”是第二性的。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又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证了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一命题。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明确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是有生命的存在,需要靠自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对自然有高度的依赖性。马克思将自然界称为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资料,而且还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自然界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马克思认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即人的感情、意志、智慧和灵气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因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论是从物质的层面还是精神的层面上讲,都要依赖自然界。

马克思把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看成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警告人类:“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忽视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作用,就会导致对自然界的破坏,最终人类只能自食其果,产生“复仇效应”,从而限制甚至是取消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类和自然界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界共同进化、协调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自然界分为“自在的自然”和“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就是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自在自然不断被认识、加工、改造的自然界。人化的自然界是作为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对象的自然界,而不是脱离人、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历史发展,仅仅从客体的、直观的意义上去理解的纯粹自在的自然界。人化后的自然才是真正的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这种“人化自然”的思想,一方面强调了人对自然界存在、发展的参与,另一方面强调了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有目的的对象化活动。

三是指明了人类摆脱发展困境的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抒发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大地母亲的忧思,反映了人类要求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强烈愿望,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精神。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使得资产阶级贪婪地榨取自然财富和工人的剩余劳动,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工人阶级的盘剥。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然而,人类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人连同人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们出于集团或个人局部的、眼前的私利去占用、征服自然,必定要遭到自然力量的报复。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在分析人类思想的演变时,做出了这样一个论断:旧观念的崩溃,最明显地表现在我们改变了对自然形象的认识。进入20世纪60年代,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迫使人们考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边界问题。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经济”,戴利提出了“稳态经济”。但是这些理论要么过于偏颇,要么存在方法论困境,因而都无法实现。时至今日,根本性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理论、方法和实践依然面临诸多困惑和困境。在过去10年间,由于地球生物圈发生了根本性的、潜在的危险变化,出现了一场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它迫使我们去重新考虑关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问题,使我们产生了一种新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改变以往对抗的状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把环境同发展问题联系起来,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要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和节约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现在,世界有识之士高度关注生态问题,呼唤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最近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但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以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智慧,促进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模式,成为引领人类文明走出困境,走向光明未来的思想火炬。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既是人们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又反映了人们环境思想的觉醒。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赋予人类的不仅是外在的舒适惬意,是客观上的幸福,而且是内心的恬淡宁静,是精神上的怡悦。我们不难看出,大自然不仅给予人类可消耗的资源、可栖息的环境等物质财富,也给予人类文化伦理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无论对人的情操的陶冶、心灵的净化,还是对人的精神层次的提高都是极为有利的。人们在满足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去追求精神活动的存在和价值,在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互相契合中达到身心合一,使人越过必然而进入自由的境地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人类需要重新认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需要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进程置于自然界的承受力和可控范围之内,在尊重自然界发展演化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绿色意识的养成、生态伦理的变革与成熟,这将预示着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揭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是反映社会发展蒙昧和开化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它们之间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状态。

在原始文明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盲目性与自发性特点,这是一种原始的“人地依赖关系”,是低等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占据主导性地位的因素是自然。因此,原始社会的文明是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文明,自然界成为自然神,人成了自然界的奴隶。这一时期的文明只是初级形式的文明,但其实质是自然中心主义的。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农业文明阶段。随着生产工具的完善,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远远高出了采集渔猎社会,社会上出现了以驯养和耕种为主的生产方式,人们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斗争中,人类显示出了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支配自然,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加快了自然的人化过程。这时人对自然的破坏只是局部性、阶段性的,没有对自然形成根本的伤筋动骨的伤害,人与自然之间仍然能达到初级的平衡状态。

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之后,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使人类占有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创造了农业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和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寿命的延长等,激起了人类进一步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人们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掠夺和破坏,无节制资源消耗带来了无节制的环境污染,以至于形成了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双重恶果,人与自然关系越来越紧张。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找到了一条可以克服生态危机的道路,这就是生态文明之路。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思想观念。生态文明正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和演化。传统工业文明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对立,而生态文明建设则首先要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和谐不是回归农业文明的和谐,而是在继承和发展人类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达到自觉的、长期的、更高水平的和谐。

习近平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描绘了崇高远景。一切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是人获得自由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和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之外的自然界这个“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程度和状态是人能否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以往谈及人的全面发展,人们很少关注自然环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价值和作用,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健康发展协调起来,从而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倒退并存的现象,结果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被恶化的资源环境所抵消,并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政治与社会问题。生态文明理念要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应该给资源环境以应有的位置和价值,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形成良好的生态理念,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最合宜的生活方式指明了方向。如果说工业文明是西方社会对人类发展的革命性创新,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是东方智慧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贡献。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改变自然环境等浅层次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的消费方式、价值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如果每个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都能以身作则,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能实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刻认识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新常态理念,就是要尊重生态规律,立足于保护和涵养,而不能期望于一夜之间改天换地。在生态建设中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久久为功。生态环境有着极强的效应扩散性、修复长期性和趋势恶化性。一桶硫化物倒入江河,污染的就是一江春水,一家工厂冒出的浓烟就会造成一片天空的雾霾,一个地方的植被被破坏了,要阻止和修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一个地方一旦森林砍伐过量开始沙漠化,就会很快扩散蔓延,我国的罗布泊、腾格里沙漠、石羊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不仅透支了大量的宝贵资源,更使许多地方的经济被锁定在产业链低端。因此,下决心转型升级是唯一出路。习近平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习近平在谈到水时说,原油可以进口,世界石油资源用光后还有替代能源顶上,但水没有了,到哪儿去进口?习近平在谈到森林时指出,森林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

早在2010年4月,习近平就鲜明地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从全球范围来看,如今,这一个大趋势现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绿色新政”,欧盟制定了“欧盟2020战略”,日本推出了“绿色发展战略”,韩国提出了“绿色增长战略(至2050年)”。以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也迅速加入了“绿色大军”行列,制定各自的“国家行动计划”并着手大力推进。当前绿色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主动认识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将绿色工业革命视为新的经济发展引擎,把战略性绿色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抢占未来世界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关键是在三个问题上实现突破。

一是坚持节约利用资源,实现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以切实的措施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难题,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守住用水总量、用水强度、节水标准“三条红线”,咬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放松,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要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特别是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要缓解这一矛盾,必须通过优化土地使用,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保障安全,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耕地休养生息,保持可持续发展。要倡导全民节约社会风尚。如果我们每人每年节约1度电,全国每年可节约13亿多度电,相当于节约了52万吨标准煤、520万吨净水,减少了35.36万吨碳粉尘、129.61万吨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习惯。

市场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为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二是切实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大气、水、土壤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要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战役。力争到2020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程度减少;水环境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要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环境治理需要联防联控、齐抓共管,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联合作战,充分发挥多污染物综合治理的协同效应和区域流域的共治效应,推动形成改善环境质量的整体效果。要用好污染减排这一重要手段,在继续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增加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等约束性指标,实施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差别化总量控制指标。深入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治理环境必须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通过扎紧制度的笼子,更好地保证天蓝地绿水净。要深化环保管理体制改革,从体制上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让环保执法队伍真正强起来。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补偿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2020年,构建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另一方面要重视标准化建设。生态保护必须有全面的、具体的和科学的标准,并且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行业标准得到认真的执行。再一方面要完善生态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开发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流域上游与下游通过自愿协商,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帮扶、人才支持、协作开发等措施,实施横向生态补偿。完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制度,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使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回报。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保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只有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山更绿、水更清、林更密、田更肥、湖更美,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梦想才不再遥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从源头控制和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正是供给侧改革的要义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造成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制度性矛盾推进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从源头上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一方面要制定激励政策,另一方面要推进各个主体自身的改革,消除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度根源。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改革。要通过改革减少和抑制垄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要通过改革,转变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强化公共服务,减少对市场的直接干预,降低企业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减少企业和政府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大力推进生产要素的改革。通过推进科技、教育、金融、土地、环境制度改革,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率,发展绿色金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遏制环境污染恶化趋势。要大力推进关系体制机制的结构性改革。结构优化可提高效率、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更多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尽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养老、医疗卫生、低保、公共服务等制度;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减少管理层级,实现责权利对称。通过这些结构性改革,可以促进结构优化,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 张亮)

猜你喜欢

自然界文明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请文明演绎
自然界的一秒钟
漫说文明
例说“自然界的水”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