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路经济管理工作

2017-03-10文谢琼

环球市场 2017年35期
关键词:排他性竞争性管理体制

1.刘 俊 2.文谢琼

1.仙桃市公路管理局 2.仙桃市四达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1 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中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凸显,所占据的地位与日俱增。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公路的大量兴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资金密集程度集中的行业,是现代化公路建设水平的代表和体现,对其实施经济管理体制建设是适应其大量资金优化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公路实施经济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1.2.1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社会程度的重要产物,只要是立足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无论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私有制,都必然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增加,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现代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1.2.2 保障公众出行利益的需要

在公路管理中需要政府扮演公众出行利益的捍卫者角色,这是由公路自身所具备的公益性、外部性、网络性等属性决定的。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解释,社会物品总体可分为纯公共产品、纯私人产品、公共资源、准公共产品四种类型,其类别的判定是由消费上的竞争性和供给上的排他性共同决定的。纯公共产品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非排他性,纯私人产品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公共资源是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产品,准公共产品是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产品。我国公路是既具有非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的典型的准公共产品,这是我国公路本身性质所决定的,与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无关。

1.2.3 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需要

我国公路资产的国有在法理上讲来自两方面:一是国家自己投资建设公路,按照物权法取得所有权;二是在引进非国有的国内外投资时,在投资建设合同中明确保留公路资产的所有权,依据债权法则取得所有权。根据以上分析,目前我国的公路,不管投资主体是谁,也不管属于哪种管理形态、经营管理主体是谁,公路资产所有权均属国家所有。公路的国有性决定了其经济管理是对国有资产的安全进行保护的一种形式。基于此,依法对公路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经济管理,维护公路设施安全完整,使其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是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角色拥有权利与应尽的义务。此外,经济管理也是政府所必不可少的义务。

2 加强公路经济管理的措施

2.1 法律手段

2.1.1 立法方面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发达国家的公路之所以管理有序、发展健康,与其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是分不开的。与公路发展速度和规模相比,我国对公路的管理显得比较滞后,公路没有完全体现其应有的高效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快公路建设与管理的立法工作刻不容缓。毋庸置疑,公路立法是公路健康发展的保证,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公路管理体制的需要。当前要在遵循和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和修订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人们在公路交通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使人们的行为能够有章可循,减少和避免纠纷,使公路建设、管理尽早实现法制化、科学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1.2 执法方面

公路的执法问题是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目前,公路执法主体繁多、效率低下成为阻碍公路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要解决好公路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特别是行政执法管理体制问题,必须要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公路交通管理体制。也就是要实行综合执法,统一调度公路的各种力量和管理资源,形成快速反应能力,避免政出多门、多头处罚。同时,为了提高路政执法效率,维护公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还必须有先进的管理设施和配套的管理信息系统。

2.2 经济与行政手段

公路是经济社会活动赖以进行、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它所具有的公共性、规模性、非营利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它具有的起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经营风险大等特点,使一般企业无力经营或因无利可图而不愿涉足。这时就应该由政府出面对市场进行干预,承担起提供这种公共产品的责任,组织建设和管理公路,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赋予特定企业的垄断经营权。即让一家企业独家垄断,允许企业垄断经营某条公路,但同时要对其进行治理。治理方式就是以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微观规制。政府对公路经营进行规制,既适应了公路运营发展的规律,又体现了政府宏观经济的目标要求。

2.2.1 公路的经营主体应当是以非营利性的特许经营机构为主要形态。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企业的特许经营,是有政府参与并由其授权经营但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特许经营方式。

2.2.2 政府和公路特许经营企业之间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必须合理划分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以及确立合理的特许经营期限,尽量使其成为规制合理、激励适当的激励合同。

2.3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宜参考《旧办法》和《方法与参数》,并按照《新办法》实施。

由于公路建设的资金使用期限较长,如果贷款利息过高,则公路建设还本付息的压力将会非常沉重,因此,贷款利率对项目的贷款偿还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应加以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按不同的贷款利率对项目进行财务分析,观察其对项目的贷款偿还能力的影响。

在所有的税收(包括附加税)中,所得税对项目财务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最大。所得税税率一般为33%,但由于各地区对招商引资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公路项目的所得税税率较低;财务评价时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析采用,并可按照不同的税率计算结果作出对比分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对于公路行业的重要要求,公路要想实现长久高效的发展,需要相关的经济管理活动,依赖合理的经济管理措施,以实现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1]张志凌.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措施之我见[J].中国科技投资,2013,(03).

[2]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

猜你喜欢

排他性竞争性管理体制
互联网平台排他性交易反垄断规制的若干思考
友情为什么有时会有排他性?
非排他性管辖条款的法律效力研究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政府采购PPP项目的竞争性磋商文件要合法实用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基于科学工程的竞争性谈判实践研究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PPP竞争性谈判与风险管控
竞争性国企改革需跳出三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