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和学者的心声
——重读尹达先生《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感言
2017-03-10陈其泰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现当代学人研究】
革命者和学者的心声
——重读尹达先生《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感言
陈其泰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 北京 100875)
尹达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撰写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一文,驳斥了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谰言,用确凿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自远古以来一脉相承,现代中国是几千年历史和文明连续发展的结果,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有强大的生命力。尹达先生在国难关头,自觉地将忠诚的革命者与正直的学者的责任统一起来,写出鼓舞爱国民众、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犀利文章,在抗战文化史上留下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页。
尹达;历史学家;革命者;中华民族文化起源
尹达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在纪念他诞生100周年的时候,重读他在1940年1月写于延安的《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一文,我以为是很有意义的。当时,中国人民浴血战斗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已经历了两年半时间,在尹达先生撰写此文之时,我国半壁河山沦于日寇的铁蹄之下,抗战刚刚从战略防御转入相持阶段,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军继续其野蛮的侵略、屠杀,妄图占领全中国,与此同时,侵略者又频频导演诱降活动,国内一些准备投降妥协的分子与之相策应,散布悲观、投降论调,动摇抗日军民的士气,企图断送神圣的抗日事业。因此,当时不仅存在着军事上粉碎日寇侵略的战场,还存在思想舆论上反击投降声浪、继续动员民众、坚信“抗战必胜”的文化战场。尹达先生即在此国难关头,自觉地将忠诚的革命者与正直的学者的责任统一起来,用手中的笔参加战斗,写出鼓舞民众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犀利文章,从而在抗战文化史上留下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页。岁月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今天我们重读尹达先生此文,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崇高的时代责任感,这就是: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驳斥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谰言,用确凿的事实证明中华民族自远古以来一脉相承,中国文化即生根于这块土地上,中国的今天是几千年历史和文明连续发展的结果,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在抗战重要时刻鼓舞民族自信心的一个助力,是文化工作者对神圣抗战和民族复兴事业应尽的义务。尹达先生在文章开头就满怀民族义愤地指出,当前在抗战形势下,“还存在着严重的投降妥协的危险”,那班民族败类企图为侵略者效劳,将中国变成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欧美以及日本的学者在过去和现在都竭力搜集证据,去证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不出于中国广大的领土之内,而是来自它处;他们怀着民族成见,在替其统治阶级服务,说明中国的人民及其文化不应在中国产生。这见解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国内一部分醉心欧化的学者也曾盲目的附和了这种论调,一笔抹杀那悠久的中华民族的史迹。因此,为了加强民族自信心,为了使中华民族的子孙了解过去这光辉灿烂的史迹,为了反对那‘认贼作父’的民族败类之无耻行为,重新提出这样的问题,加以说明,我以为是必要的工作。”
运用充分而可靠的史实,论证正确观点,驳斥中国文化外来说的谎言,做到论据确凿,论证有力,是尹达先生这篇文章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之所在。首先尹达先生根据现代考古学的成果,论证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他指出,这些都是地下发掘的实物,所以最为可靠。周口店猿人的发现,证明大约在四十多万年以前,华北已有能够使用石器和火的古人。国内外学者认为,周口店猿人,以及继其后发现的属于旧石器晚期的山顶洞人的某些体征,与现代中国人有直接的关系。新石器末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和甘肃的广阔领域,龙山文化的遗址则分布在山东、河南、东北南部、安徽北部地区。总之,十几年来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证明那个时候在广大华北地带已经有着人类的存在,且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从体质人类学上观察,当时的人就是现代华北居民的祖先,从文化遗物的特征上看,龙山文化和其后殷代文化又有极密切的关系”。
其次,尹达先生论述,考古学上又有众多的金文、甲骨文发现,“证明古代的传说,绝非后人仅凭脑子虚构的事,一定有其具体的史实根据”。如考古学家丁山说:“古帝王世系,亦必渊源有自,绝非晚周诸子邹衍之徒所得凭空虚构矣。”确系不易之论。“高祖黄帝”一语,铭刻在春秋时代陈侯的铜器上。帝喾、颛顼、舜的名字,根据王国维、郭沫若和其他学者的考证,都见于卜辞之中,“是知在殷代的时候已有着记述其祖先的传说,且与后来的传说大体一致”。禹的名字,也见于春秋时代齐国、秦国的铜器铭文中。从这里我们知道殷代以前的传说,正是其以前之史实的反映。尹达先生根据上述论证作了有力的总结:“总之,从考古学和中国古代的传说中,得出了不少的材料,使我们确信中国这块广大地带就是中华民族和其文化的摇篮,中国的文化就在这块土地上滋长起来;这就是我们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起源问题的结语。”尹达先生是严谨的学者,他也指出中国历史各个阶段都与复杂万端的世界历史相联系,“中华民族部分向他处迁移,其他种族或民族部分的移入中国内地的事实充满了整个中国历史的篇幅”。
复次,以上述确凿的史实为基础,尹达先生对东西洋学者关于中国文化外来说的错误理论作了严肃的批判。尹达先生指出:“关于中华民族来源的问题,西欧和日本的学者都有不少的臆说,‘东来’、‘西来’、‘南来’、‘北来’的说法都有。就中以‘西来’说为最有力……当然他们的凭证都非常薄弱,一些非科学的假设自不能取信于人,所以在这些学说发展的过程上有时候是比较消沉的;但是,在他们得到一些有利于其假说的材料时就又沸腾起来了。”文章分析了“外来说”的发展过程,对其中一些要害处予以批评、廓清。先列举了哥奈斯、列格、李赫特霍芬、保尔等人,说:“欧洲不少学者,曾梦想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来自西方,各方面去找些脆弱的证据,终于不能自圆其说;于是便不得不销声匿迹。”至20世纪20年代,安特生将河南和甘肃的着色陶器与亚诺及苏萨的着色陶器加以比较,“看到了纹饰上有部分的相似之处,因而重新提出中国文化西来的旧说”。“他们这样做将‘根本不同的文化’加以部分的比较,自然会得出可笑而且荒谬无比的结论。”尹达先生更进一步道出其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根本错误:“安特生在这个问题上,并不曾将各地文化遗存之各方面的具体事实弄个清楚,然后作仔细的详尽的分析和比较;只是把握这各不同地域的文化之相同部分,遽而肯定作出那样的结论,自然会演出荒谬的悲喜剧。”这位安特生,尹达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与他见面时,曾依据考古发现证据与他争论,结果安氏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其主张有“自相矛盾之处”,但后来又不修改其旧说。尹达先生还引用了两位外国学者对“西来说”的中肯批评。一位是佛兰克复的批评:“这一些混杂的地名排在一起却代表些根本不同的文化,那唯一的相同点就是碰巧这些地方都有画陶器的艺术。虽说这些艺术需要些机械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看不出为什么这几千年中各民族争相前进的时候,这种知识不能两次三次不约而同悟到。”尹达先生认为:“这些话证明两种文化遗物中之图案和花纹的偶尔相似,不一定就有相互传播的关系,更不能因而确定其有血统上之任何关系。”还有一位研究中国文化的资深学者马伯乐说:“这个文化(指中国文化),欧洲学者曾想远在西方,那些地中海的老文化旁边寻找它的来源。但是他们的那些学说,如果切近地考察一下,则实在只是建筑在主观和成见上的,……没有一点有根据的影子,理它无用。”尹达先生评论说:“这话说得很对。我们且看以上许多说法,哪个不是满怀的民族成见,哪个不是在围绕着其民族的统治阶级的利益替他们说话。”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起源》这篇文章,表达了处于国难当头情况下,一位真诚的革命者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一位考古学家在学术工作上的执着追求。尹达先生在河南大学就读时,就参加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当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他除了曾多次参加殷墟发掘外,本人又主持了河南浚县辛村和山东日照两城镇的发掘工作,赶在七七事变的当日,完成了两城镇考古发掘报告的主体部分,藏于史语所。至1937年底,在随史语所南迁途中,于长沙投笔从戎,参加抗日工作,奔赴延安。在与同行们相别之前,他在报告中写了这样的话:“现在敌人的狂暴更加厉害了,国亡家破的悲剧眼看就要在我们面前排演……我爱好考古,醉心考古,如果有半点可能,也不愿意舍弃这相伴七年的老友!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世世代代所居住的故乡,我不能够坐视不救!我明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明知道这是一件冒险历危的工作,但是却不能使我有丝毫的恐怖和畏缩!”此后至60年代,尹达先生发表和出版了多部重要的考古学论著。新中国成立后,他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40年他在延安撰成的此文,在他的革命事业和学术事业上实具里程碑的意义。
作者附记:本文写于2006年,时值纪念尹达先生诞辰100周年。2016年11月12日,由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学理论研究室主办的纪念尹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许多学者踊跃发言,高度评价尹达先生的生平业绩和学术风范。我在会上发表了如下感想:尹达先生是我们十分敬仰的学术前辈,他是一位老革命,1937年即奔赴延安,他是我国最早一批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学术研究的学者之一,所著《中国新石器时代》是学界公认的在这一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年代刚刚开始,他即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建立史学史研究室,组织科研队伍,因此成为国内史学史研究重镇之一。主持编纂的《中国史学发展史》,成为史学史这一新生学科在新时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我们后继者应当努力把前辈的事业发扬光大,我在10年前撰写的这篇小文中讲到:“尹达先生即在此国难关头,自觉地将忠诚的革命者与正直的学者的责任统一起来,用手中的笔参加战斗,写出鼓舞民众增强民族自信心的犀利文章,从而在抗战文化史上留下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页。”即为对尹达先生学术精神的一个诠释,希望对今天读者理解尹达先生的治学特色有所裨益。特占用《淮阴师院学报》的宝贵篇幅予以发表,以表达对尹达先生景仰和缅怀之情。
2016年12月19日于北京
责任编辑:仇海燕
K092
A
1007-8444(2017)02-0152-03
2016-12-20
陈其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