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探析荀子的修养论
2017-03-10段宇祥
段宇祥
(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从“积”探析荀子的修养论
段宇祥
(新疆师范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荀子十分重视个人修养,认为人的修养不单单是“隆礼重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人格及道德的修养。荀子认为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指出“积”的重要性。荀子从人性角度分别阐述了学习中“积”的重要意义、经济方面“积”的实践价值以及政治方面“积”的治国之道。“积”不仅作为荀子“化性起伪”的根本,也体现出了荀子“积善成德”的道德主张。
荀子;性恶论;积;修养论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儒家大师,对先秦诸子思想均有批判和吸收,从而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荀子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生下来就没有自然的善。为了改造人性恶而获得道德的善,就要注重道德修养。在修养方面荀子提出“积善成德”的思想,他认为道德的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积善才能成德,人的道德修养是通过“积”表现出来的。荀子比较注重“积”的作用,在《荀子》一书中,“积”的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书中共出现87次。在“积”的众多含义中,从道德修养层面讲的“积”占据着荀子思想的核心位置。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自觉修身成为圣人人格理想的唯一正确途径。荀子以“性恶论”为起点,强调修身、教育可以改恶为善的重要性。虽然荀子和孔孟思想不同,但他们在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目标上的认识是一致的。荀子讲:“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他认为见到别人善良的行为,必定要端端正正地检查自身是否具有和他人一样善的行为;见到不善的行为,要严格检讨自己的行为。对道德的修养必须要真诚,要有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只有个人修养达到圣人的境界,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生活才会和睦。荀子提出:“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他认为美好品德的形成是德行慢慢积累的结果,应多做好事成为德行高尚的人,也就自然而然充满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品质。荀子提出“积善成德”,就是告诉人们从自身修养开始,积累善行从而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探析“积”对荀子修养论的价值及意义。
1 在学习方面主张真积力久
荀子从人性论出发,认为改恶为善的主要途径是教化和学习。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本性的恶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人生下来就有好利的一面,这种欲望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害。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通过“伪”来改变,这里的“伪”就是“人为”的意思,就是通过后天的教化和个人的学习,来改变人性恶的一面,从而达到圣人之性。荀子还提到“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他认为通过道德修养便可与尧禹齐名。这也是荀子对孟子人人都可为尧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荀子认为要获得圣人之性就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但荀子所说的“学”并不仅仅指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和道德修养密切相联系的。荀子说:“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荀子认为要认识自己,应将自己居于道德高尚的人群之中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向道德高尚的人学习。而学习的过程就是道德积累的过程,是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的过程。他认为学习和道德、修身并进才能够到达圣人的完美境界。
荀子在《劝学》开篇中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使人学识渊博,也可使人常检查和反省自己,达到智慧明达不会出现过错。荀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要经过不断的学习才能使头脑更清楚,才更能去认识自己,从而达到“化性起伪”的目的。
荀子说:“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荀子·正名》)他认为人生下来本性都是一样的,而后来却分化为农夫、工匠、商贾等,完全是由于后天的习俗所形成的。久积,就可后化人的自然之性,使之一步步社会化。在“积”这样一个自我生成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如若被自己的成见旧习所蔽,会目不辨黑白,耳不闻雷鼓,则有蔽塞之祸,因而荀子提出“不蔽于成积也”。荀子讲:“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荀子·劝学》)认为真诚积累、持久力行才能深入,学习要到终老才能停止,所以说学习始终是没有止境的;强调只有切实持久的积累,才可以进入知识的大门。在知识的探究中荀子不承认“生而知之”之说,认为通过学习可以达到“愚而智”,所谓的“圣人”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通过学习积累的结果。
在学习上,荀子特别强调后天坚持不懈的努力对人的成就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说:“故蹞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它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荀子·修身》)所以在前进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地走个不停,即使瘸了腿的甲鱼也能走到千里之外;一直不断堆积泥土,高耸的土山总会堆成;然而人的才智差别,绝不会像瘸了腿的甲鱼和六匹骏马之间那样悬殊。然而,瘸了腿的甲鱼能够到达目的地,六匹骏马却不能完成,这没有其他的缘故,只是它们愿不愿意做罢了。因此荀子认为能不能达到所谓的“圣人”要看他肯不肯努力,只要“真积力久”去学习,就能达到道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2 在经济方面提倡积富养民
孔子提倡“庶—富—教”安民三部曲,荀子继承发扬了孔子这一思想,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就“富”这一条来说,荀子主张积累物质财富。他认为:“繁启蕃长于春夏,蓄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荀子是根据自然界本身就有夏长秋收冬藏的功能,认为事物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人民、国家也是如此,人民的财富增多了,国家就会自然而富。
荀子说:“上好功则国贫,上好利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无制数度量则国贫。”(《荀子·富国》)荀子认为社会财富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农民,并指出:上好功则加重向农民征用力役;上好利会加重农民的赋税,造成农民贫困;士大夫、工商的人数增多则农民就会减少,生产自然要下降。荀子认为只要农民受到损失,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因而荀子从民富则国家富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国家者必须重视开源节流。他提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荀子·富国》)主张农业是财富的源泉,发展农业的同时应注重节俭,通过积累而达到富民富国之效。
荀子在论述国富问题时,推崇的“富”是节用裕民的“富”。他认为要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必须藏富于民、发展生产。他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圣贤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荀子·富国》)荀子提出“节用裕民”的主张,不让人民赋税过重,收获能有节余,这样财富便能增长,民众懂得节约善行就会有丰厚的财富和贤良仁德品质。
荀子还讲:“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荀子·富国》)认为,纵使财物丰厚,不加节制地滥用,再强大的国力也不会坚持太久。因而主张以节用为礼,裕民为政就会达到民富国富。荀子认为:“则财物积,国家案自富矣。”(《荀子·王制》)荀子追求的富不是富而不仁,而是为富且仁。他所提倡的“积”不是强取豪夺,而是在仁的精神之下积累财富,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仁的践行。荀子认为天有积的功能,人有积的性情,在节用裕民的思想下注重物质财富积累,富民富国。物质的积累不是私藏囤积,“富”的背后更重要的是“仁”。注重道德修养的实施,乐而好施,富且有仁,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富而有天下。由是,荀子从民富则国家富的角度提出了治理国家者必须重视开源节流。
3 在政治方面推崇积仁为王
在孔子学说中,孔子认为统治者要用德行来统治一个国家,人们将会拥护和爱戴他。《中庸》也曾引用孔子的话说:“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是说政治的要义,国与国之间的根本在于仁道的实践。国家财物富足,人民修身成为君子、圣人,具备了这样的条件,自然可以王天下。
荀子在《君道》篇讲为君为王之道。他提到:“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荀子·君道》)他认为君主掌握国家政权,如果不能爱护人民,也不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国家就会危险衰弱。君主如果不管国家安危还一心想求得安逸,就是无知的人。荀子又讲用人时,如果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于此的君子“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认为治国重在用人,即便是官职显赫者的子孙,不懂礼仪也不能任用;而即使是庶人子孙,能“积文学,正身行,能属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王制》)并进一步指出:“于是有能化善、修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荀子·议兵》)如果人能够改恶从善,修养身心,端正品行,不断奉行礼仪,尊崇道德,老百姓没有不尊敬他的,没有不亲近赞扬的。因而,“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荀子·王霸》)治国者内在的身心修养之学作用到政治上就转化为治国行政之仁道。无论是治国理念还是具体的治国策略,积仁为王、积而外王都是荀子乃至整个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
综上所述,荀子在道德修养上强调“积”的内驱力,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积累善行改造恶性才能获得道德的善。对于道德的修养,荀子认为不仅仅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还表现在财富积累富国富民、仁义积累积德成圣、贤能积累王天下等方面。荀子所讲的“积善成德”是以维护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达到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因此“积”作用下的道德之善正是维护社会安定和国家富强的一种必要条件,在教化、经济、政治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荀子所讲的“积”也成为构建人类道德伦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后世道德伦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1]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2]陈飞龙.孔孟荀礼学之研究[M].北京:文史哲出版社,1982.
[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4]马积高.荀学源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郑杰文,魏承祥.荀子对礼学的继承和发展[J].管子研究,1999(1).
[7]蔡书芳.论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J].中外社科论丛,2006(1).
责任编辑:卢宏业
Study on Xunzi’s Self-Cultivation Theory from “Accumulation”
DUAN Yu-xiang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7, China)
Xunzi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He believed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people is not only to follow law and discipline rite, but also even more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personality and moral accomplishment. Xunzi believed that moral cultivation is a gradually process. In terms of accomplish, therefore, he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on”. Xunzi talked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on” in learning from human nature; practical value of “accumulation” from economic perspective and the importance of “accumulation” in managing state affairs from political aspect. “Accumulation” not only shows Xunzi’s thought, that is, “change humanity by laws and rules”, but also reflects profound moral connotation of “accumulating merits makes one become a gentle man of virtues”.
Xunzi; Theory of evil nature; accumulation; self-cultivation theory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1.049
2016-04-17
段宇祥(1985—),男,山东菏泽人,2015级中国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B222.6
1674-6341(2017)01-01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