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电信分析师云晴: 信息质量提升或成为虚商新机
2017-03-10崔亮亮
崔亮亮
伴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迅猛发展,电信行业面临着重新定义和构建。“去电信化”这一名词逐渐被电信信息领域的各方力量所提及。独立电信分析师云晴认为,从行业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虚拟运营商的出现是为了打破运营商的规则,寻找更为合理的市场格局。到目前为止,似乎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什么是运营商应该有的“规则”。因此,过去一段时间中,很多的“反规则”运动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成功。
创新循环四阶段
不考虑单纯做转售业务的虚商,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期望从利基市场或是创新市场获得机会的虚拟运营商,云晴认为也能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实践。较为保守者,将改造集中于产品服务等领域,推出一些竞争性产品或是服务,保持对未来业务领域的跟踪和资源投入;激进者,用互联网分布式、开放性,极度关注客户服务体验和真正关心客户满意度的思想去改造产品流程和服务体系,打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产品。再激进一些,通过与媒体、信息服务相结合,将未来收入主要来源从业务承载调整到内容或信息服务等。
借用创新循环的四阶段理论,行业的创新第一个阶段是“市场的缓慢行动阶段”,这个阶段市场势力较强参与者形成了相对壟断的局面,创新行动较为缓慢,提供的产品也不够丰富。第二个阶段是“市场补缺和快速行动阶段”,这个阶段中因为市场上的业务不足,在快速创新的推动下诞生了大量的市场参与者,创新极为活跃,无数新的市场被创造出来。
信息质量助虚商跨越缓慢行动期
从市场情况看,云晴指出,目前虚拟运营商的价值创造能力不足,与此同时,号码的互联互通、短信识别等最基本的原先主导运营商的一些隐形壁垒没有得到充分的消除,虚拟运营商并未形成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整个市场依然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而无法进入预期中的第二阶段。
要破解这样的困境,可能还是需要通过创造客户价值实现。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中指出“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信息的质量以及其瞬息即可获得的能力”。
这个30多年前提出的观点对信息行业的机会表述精辟依然:机会不仅在于信息的“瞬息即可获得”,更在于“信息的质量”。如果仅是期望简单通过信息获取速度的提升就能找到生存机会,那也未免把生意想的太过简单。“信息的质量”带来的机会,或许值得虚拟运营商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