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初探

2017-03-10刘慧萍

北京档案 2017年2期
关键词:监理档案管理单位

刘慧萍

摘要:本文针对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特点,就其存在的收集困难、归档不完整、整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分阶段收集归档流程、提升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养等做好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档案工作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是在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维护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材料、图纸、图表、声像等形式与载体的历史记录。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不仅记录了建设项目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为筹划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在梳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特点的同时,就其收集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收集归档的要求和特点

(一)坚持“谁形成谁负责”的收集归档原则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中指出:“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构件及设备供应单位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工文件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形成的材料由建设单位归档,设计单位形成的材料由设计单位归档,施工单位形成的材料由施工单位归档,监理单位形成的资料由监理单位归档。由于基建档案是在项目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各承建单位和建设单位是项目文件的形成者,由形成单位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能够确保建设项目文件内在有机联系的本质特性。因此,明确划分基建档案收集归档责任,坚持“誰形成谁负责”的归档原则,是保证基建档案齐全、完整、成套归档的基础。

(二)形成来源具有广泛性

基建项目从提出项目建议书至工程全面竣工验收,需经历项目申请、可行性研究立项、办理征地手续、测量勘察、设计招投标、编制设计文件、建设规划申报、施工图报审、监理招投标、施工招投标、办理开工手续、施工、工程报竣、监理单位组织竣工预验、工程档案预验收、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工程竣工17个环节,归档的材料有红头文件、图纸、会议纪要、招投标文件、合同、证书及照片等;项目工程由审批、城建、勘察、设计、消防、施工、监理、安装等部门共同参与完成,整个建设过程周期长,参与部门多,专业性强,材料来源广泛。

(三)收集归档工作具有阶段性

基建档案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需要收集归档的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批复、设计任务书、选址、投资计划、上级下达的基建计划、追加投资请示、批复、征地、报建、工程合同、协议。二是设计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工程勘察、设计的图样、说明书、计算书、工程概算书等。三是施工阶段,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图纸会审记录、工艺规程和标准、原材料及预制件的合格证、检验记录、各种施工记录、施工技术总结等文件的收集归档。四是竣工验收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竣工报告、各种竣工图、竣工验收记录、说明书、工程决算、总结等。五是使用维护阶段,收集归档的文件有改造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文件等。建设项目在各个阶段形成的基建档案材料不同,其收集归档的侧重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前期准备和设计阶段,要注重文件和图纸终稿的收集和保存;施工阶段要注重随时收集和补充多部门参与的文件和资料;竣工验收阶段要注重整改验收资料的收集;使用维护阶段要注重改造施工图纸的收集和归档。

二、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参与部门多,导致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难度加大

完整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不仅要涵盖工程项目工作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计划、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管理、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固有的基建程序,而且还应详细、真实地反映、记录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参与归档的单位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承包单位。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参与部门多,参与归档的部门也多,好多文件需几个单位很多部门协同完成,并且参与施工的单位均为驻场机构,完成自己的工作后就撤离了,人员流动性较大,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收集、补充不及时,有可能会给后期的归档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所有参与部门中有任何一个单位出现项目文件收集的缺失,都会造成归档文件的不齐全。

(二)建设周期长,影响基本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的完整性

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直至竣工,建设周期一般是3至5年,项目文件的收集也需要3至5年,与项目建设同步开展文件收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很多建设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员并没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对文件形成过程也不是很了解,更做不到同步收集,因此,更做不到同步收集,因此,对收集不完整、缺失的文件不能及时发现进行收集补充,等到工程竣工验收审核时,才发现材料不全,这个时候再去协调相关部门补充,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很多形成的文件资料是在不断变化的,在收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少归、漏归的现象。如建筑图纸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有变化,如档案管理员不及时跟进,最终版图纸就很有可能漏归,造成档案材料的不准确,影响档案利用的价值;在成套的招投标文件中,评标报告与中标通知不同时形成,因时间间隔较长,经常会出现《中标通知书》没有被装订到《评标报告》中的情况。

(三)基建项目的专业性较强,收集归档工作的规范性有待提升

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材料涉及地质、气象、环保、建筑、结构、给排水、供变电、采暖、空调、电信、自动控制、消防等多个专业领域,这些专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基建档案专业内容的复杂性。如果收集人员不熟悉基建工程专业知识和项目运作程序,就不知道哪些材料应该收集,哪个阶段要收集,进而导致漏归现象的发生。同时,大多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建筑学专业知识缺乏、对基建文件的归档特性不熟悉,最终导致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对基建档案的来龙去脉不清楚,只能简单地按照《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开展收集工作。但是,《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所列出的归档文件条款也比较笼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档案人员对基建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充分,就极有可能造成项目文件的错归、漏归。例如,在上述规程中列出的《支付款请示件》一般包括建设单位请示件、施工单位进度申请、项目管理单位工程费用审批单、监理单位工程支付证书,由于没有完全罗列出全部文件,加上部分档案人员判断不准确,在文件收集工作中经常出现错归、漏归的现象。

三、完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收集归档工作的措施

(一)提升参建单位领导基建档案意识,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

针对基建档案收集参与部门多,文件收集难的问题,一要提高参建单位领导对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参建单位领导的档案意识,是提高参建全体人员档案意识的前提,只有参建单位领导重视基建档案工作,认识基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基建档案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二要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制度。在单位《基建档案管理办法》中细化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归档范围和档案管理员的职责,在制度里明确规定各参建单位必须配备基建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并参与基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建立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档案收集的监督和惩罚奖励机制,同时建立监理單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档案收集的监督和惩罚奖励机制、建立基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员年度考核挂钩制度,通过切实可行的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缓解参与部门多导致的收集难的问题。

(二)建立分阶段收集归档流程,提高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针对建设周期长,影响基本建设项目文件归档的完整性的问题,一是分阶段收集归档基建项目形成的材料。针对基建项目建设周期长的特点,对在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形成的材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发现不规范的材料立即退回整改、缺失的材料及时补充,解决几年后项目竣工时才发现缺失,却因时间过久而找不到相关人员和部门弥补的问题。二是提升档案管理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干好基建档案管理事业的思想基础和必备素质。只有基建档案管理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遵守各项档案管理规定,严格认真地收集每一阶段形成的基本建设项目文件,耐心细致地审核整理每一份档案,才能保证《评标报告》中不缺少《中标通知书》,基建档案的完整性才有保证。

(三)提升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养,加强收集归档工作的规范性

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档案法律法规、基建档案专业知识、建筑学专业知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才能满足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才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基建档案管理员还要熟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熟练操作和应用Word、Excel、PDF、ACDsee、Adobe Acrobat软件。只有这样,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才能科学规范地收集整理好基建档案,做好基建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基建档案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四新,彭荣,陈永生.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32.

[2]王萍,宋雪雁.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64-265.

[3]陈晓伟,吴欣.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9(5):45.

猜你喜欢

监理档案管理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协办单位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