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备忘录》创作谈

2017-03-10焦立强

艺海 2017年2期
关键词:当代性水彩画

焦立强

〔摘 要〕水彩画《工业备忘录》系列,是以湖南湘潭几个大型工业厂矿为背景的水彩画系列创作,是以一个地方厂矿企业的兴衰与现状为水彩创作题材并成的一个系列;它们通过水彩画来表现现实的生活状态和表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注重伤感的个人情节,而不去一味追求画面的唯美和水彩的灵动性,使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生存现实、生存环境;而且努力让观赏者感受到最直观的理解而产生共鸣。

〔关键词〕 工业厂矿 水彩画 当代性

水彩画《工业备忘录》系列,是以湖南湘潭几个大型工业厂矿为背景的水彩画系列创作。我出生在70年代,生活在伟人故里——湘潭市。这是一个工业比较集中的城市,在这里有当时全省最大的六大厂矿,这些大型厂矿为湘潭乃至湖南省的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计划经济退出历史舞台,湘潭的这些大型厂矿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文明的发展需要。到了20世际末,很多大型厂矿有的步履维艰,有的只剩下空空的老厂房,也有一起企业通过转型或重组得以新生。我从2008年开始就关注湘潭这些曾经辉煌企业的生存现状,试图从艺术家的角度描绘这些旧厂房和新生的企业,力求揭示后工业时代的过去和未来,揭示人类生存环境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以一个地方厂矿企业的兴衰与现状为水彩创作题材并成一个系列,在当代水彩画界还实属罕见。很久以来,人们习惯把水彩画比作轻音乐,水彩画家通过水彩画表现现实的生活状态和表达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的很少。我创作的工业题材系列作品会注重伤感的个人情节,而不去一味的追求画面的唯美和水彩的灵动性。希望映入眼帘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一种生存现实、生存环境,从而努力让观赏者感受到最直观的理解而产生共鸣。

2015年,我以“湖南湘潭工业厂矿为主体的水彩画创作研究” 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为我的创作增加了信心和动力。2015年底,我开始对湘潭的一些老厂矿再次进行实地考察。先后拜访了20多名厂矿企业在职和退休的职工,并听取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厂矿的变迁给他们生活带来变化的看法;拍摄了近5G的资料照片;画了很多张小稿进行反复推敲,并听取了导师和同行的意见,最后确定了两张画稿。一张以湘潭钢铁厂废弃的窑炉为原型的风景创作《工业备忘录之丰碑》;另一张以湘潭造船厂为题材的《工业备忘录之沸腾的船坞》。

湘潭钢铁厂是我省湘潭市一个大型的合资企业,上个世纪属大型的国企,聚集了全国各地的技术人才,那时大家都以能在湘钢这样大型国企工作為荣。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是湘潭钢铁厂的工人,一周好像才回家一次,每次回来,家里都好像来了客人一样热闹,左邻右舍都过来问长问短,想当年我也常缠着他,听他讲钢城的新奇事。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钢城失去了往日的神秘,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钢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被各大新闻所关注。2008年,我第一次走进钢城,当时拍了很多资料照片回来后,画过几张全开表现钢城的水彩作品,现在来看这张画,在技法和画面的整体把握上还显现出很多问题,一直没能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2015年底,我重游钢城,希望再次激发创作灵感,钢城也有很大变化,再也见不到肆意的灰尘,所到之处都是绿色。湘钢的工人师傅指着一座即将被拆除的窑炉说,这是 “气烧窑”,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窑炉之一,曾为湘钢的辉煌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燃烧所产生的灰尘很大,在日益提倡环保的当下,昔日的功臣也将退出历史舞台;预计今年拆除,将建成一个规模更大、更环保的“套筒窑”。从师傅的述说中我看到了他对即将拆除的窑炉的惋惜,更听出了师傅对钢城再造辉煌的信心。在回家的路上,那座将被拆除的窑炉像座丰碑在我脑海出现,使我有了创作《工业备忘录之丰碑》的冲动。

我采用进口300克阿卷筒诗水彩纸,竖向构图,形式上有意把对象画成纪念碑的图示,我从局部画起,但还是注意把握整体关系。采用重叠方法去深入刻画,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也是最佳的创作心态,其灵感和创作热情是无法言表的。在深入刻画阶段,为了使画面有主次虚实关系,我把画面背景画得重,以便衬托前景灰白色的窑炉,主体尽量画得整体一点,还注意背景与轮廓的变化和画面的趣味性,让水色在画面中自由地流动。为表现钢铁的锈迹我采用干湿结合的方法多层渲染,局部还采用水粉和丙烯颜料来塑造,为求达到效果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看着那着废弃的窑炉在我笔下呈现出来,创作的辛苦也荡然无存,我乐在其中。这幅作品我是通过物件和环境的呈现,传达我对即将拆除的旧窑炉的纪念和对钢城明天的期望。作品第一稿于2015年中完成,入选了“首届中国水粉画作品展”,被石家庄美术馆收藏。由于对作品还有新的构想,2016年9月,进行了重新创作,加强了画面的形势感,也加强了对细节的深入刻画和背景的象征性处理。在创作中,我发现画面细节处理和情感密不可分的。细节强化了情节,情节带动了画面的情感,二者相得益彰;视觉冲击力也得到加强。创作后的效果得到了导师黄铁山先生的肯定。

另一张以湘潭造船厂为题材的《工业备忘录之沸腾的船坞》,此作品尝试了人与物、人与景的关系,画面背景是巨大的20万吨级货轮,前景是四位正在烈日下工作的造船者。

“湘潭造船厂”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洲上建有鲁班殿,为造船工人集会之处。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委派褚汝航在此设分厂造战船。褚汝航在湘潭杨梅洲所设的船厂至今仍是船厂,并有很大的发展。清末民初便开始制造小火轮。解放后,造船工人组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湖南省航运局接收造船社改为“湘潭造船厂”,1964年与市船舶厂合并,成为全省较大的船厂之一。至上世纪90年代末造船厂日渐衰落。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造船厂再次迎来了新的辉煌。现在的船坞正在赶制两艘20万吨级的大型货轮。那是湘潭最炎热的夏天,我走进了“湘潭造船厂”。造船厂一片忙碌,两艘万吨级的货轮龙骨钢架已经初步完成,电焊工正在把差不多3厘米厚的钢板焊接起来,然后再吊装到船身焊接。据工人师傅说这两艘货轮,是目前湖南在建排水量最大的万吨级货轮,也是老船厂经过整改组合之后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为赶在国庆完工,工人3班轮换,24小时不停工。尽管是8月酷暑,工人都挥汗如雨,我再次被这一场景所感动。

2009年我画过一张表现湘潭造船厂的作品《老厂房的记忆》,入选了第十一届全国美展,获评委提名作品,还代表中国当代美术出国巡展。之后也多次来船厂写生,通过这些年的学习,我在水彩语言和技法上有了新的尝试。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同时,希望有新的尝试与突破,过往的作品都是以物或场景为主要描绘对象;此作品我想以人物为主体,通过对人物的描绘来反映人与环境及社会的关系。为了能很好地表现船厂场景,我在构图上反复推敲,最终我把逆光下龙骨钢架的船体作为主体背景。四个电焊师傅错落有序地安排在船前面,人物很小,船体很大,强调人物在阳光下光影的变化;船体差不多占据了整个画面,上面只留了一点天空,地面也只占十分之三,四个人物虽然所占空间不大,却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在画正稿前我先画几张小幅的,慢慢思考画面的技法处理和整体色彩关系。小幅画的进展很顺利,人物与环境的处理自然。画正稿时,我借鉴水彩画泼色的技法,把船体画得很“写意”,让“水”与“色”在画面自由地流动,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画面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肌理效果,也表现了现场那热腾腾的场景。画面人物用写实的手法以尊重客观对象,努力在物象之间堆砌存在的关联性与象征性,在画面构成上注重物象的象征性及所带来的语意特点。在强调个人感受的同时,还注重作品的艺术品格及内涵和社会意义。在画面的处理上以图像的叙事性为主题,强调绘画的当代性。在强调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对新材料、新手法进行探索,为水彩语言探索更广泛的表现空间。

艺术创作生产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创作出有感染力的作品更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都有一个反复修改、锤炼、提高的过程。《工业备忘录之沸腾的船坞》虽然多次易其稿,期间多次到现场写生,人物的造型和色彩也反复推敲,每次的修改都使我对创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只有对作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只有以精益求精、创新不息的工匠精神,只有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继续抓创作,才能打造出力作。水彩作品《工业备忘录之沸腾的船坞》所展示的劳动场景是“时代足迹”最为常见的景观。船厂几乎处处可见,在不足称奇中几乎令人熟视无睹。然而,这一极为平常并不起眼的内容,被我关注和锁定,取舍、提炼、构图、创作,而升华为亲切温暖且富于审美力的水彩画作品。我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不平凡,从常见的图式中挖掘出了不一般的人文情趣。一艘巨轮的建成,一个企业的兴衰,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果,船坞崛起盎然蒸腾的氛围,不正是国家富强、社会发展奏响的交响旋律么?

猜你喜欢

当代性水彩画
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的终极关怀与当代意义
当代美术馆错时和共时当代性的构建和表征
情景与历史:中国雕塑艺术中的“当代性”建构
新工笔绘画中色彩的当代性
论口述体纪录片的文献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