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是人民的事儿
2017-03-10马文胜
网络小说发展到今天,经由读者、市场、专家的推介,形成了一些经典化的作品。这些小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应时代文化风潮而生,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自2006年在天涯论坛连载以来,《明朝那些事儿》备受关注,在网上拥有大量的“明矾”,实体书、漫画版小说、有声小说等相继跟上,实体书占据销售书榜十年,销量达2000多万册,并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依据“90%的真实的历史”创作的小说,作者从5岁开始读了15年的史书,以“历史可以写得更好看”为创作原则,确立了一种以网络文风写历史小说的风格样式。《明朝那些事儿》问世十年来,已有各种采访文章及学者评论文章数十篇,今刊发两篇“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的参赛评论文章,以回应对这部小说的各种评判,进一步认识这篇小说的价值。马文胜的文章站在时代的新高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明朝那些事儿》的人民性的含义和特点,认为《明朝那些事儿》所崇尚的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温智慧的文章从阅读感受出发,重温阅读作品时的兴奋与收获,分析了作品的艺术匠心与艺术旨趣,重新认识作品的艺术魅力。
——周志雄,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明朝那些事儿》这部文学作品,最早从网络发布和传播,曾一时成为点击量最高的网络文学作品,后又应读者要求印刷出版,兴起了一阵明史热潮。作者当年明月原是一名草根作家,也迅速走红,一度成为稿酬最高的青年作家。作品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传播力,产生这么广泛的社会效应?
《明朝那些事儿》虽然描写的是历史史实,但既不是对生硬的史料典籍的翻译和注解,也不像历史小说,如《三国演义》对《三国志》那样以历史为基础进行虚构和演绎,它以一种质朴而生动的文风,以小说、散文,甚至杂文、科普的写作手法,用纪传体和编年体混合进行的方式,采用风趣、通俗、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笔触展开描写,作品现场感和画面感很强,轻松易读,引人入胜。
《明朝那些事儿》并不局限于对历史的再现,它在对无论正面的还是反面的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鲜明的观点,流淌着一股强大的气韵,贯通全篇,反映出一种立场,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阶级立场,具有人民性,正是这部作品鲜明的特征所在。
《明朝那些事儿》以明朝史实为依据,综合不同版本的明史资料,全画幅再现了整个明王朝从诞生、靖难、兴盛、异族侵略、衰落、挽救到灭亡的历史过程,展现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深入刻画了数百个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这与《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有相同之处,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阶级斗争或者阶层的斗争,都主要描述了帝王将相、达官名流的发展轨迹,三个作品中涉及劳动人民的特写镜头并不多,但是《明朝那些事儿》比《三国演义》更真实,比《红楼梦》描述的时代跨度更长。《明朝那些事儿》通过描述统治阶级而从侧面表现出了对天道、对人道、对正义、对善行、对民族精神、对百姓民生等方面的崇尚和关怀。其中反映的观念,正好契合了时代价值观的要求。
《明朝那些事儿》至少有六个方面体现了其于当代的人民性。
《明朝那些事儿》体现了对天道、对人道、对人民、对人性的关怀。
《明朝那些事儿》中的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参加反元斗争,成长为杰出的军事统帅,最后击败各路起义军,成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身份发生了很大的转折,原先他属于被统治下劳苦大众的一员,建立明王朝后,他成为统治阶级的核心人物,但这并没影响作品对朱元璋的刻画。起义成功前,他站在劳动人民的一面,他的身世和遭遇充分反映了当时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现状,对元朝统治阶级黑暗进行无情揭露和鞭挞;而当他成为皇帝后,因为曾经深受其害,对官吏和其贪污腐败行为处理就极其严苛,他推行农民归耕,兴水利,抑豪强,奖励垦荒,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等利民政策。
在这里,作者对朱元璋及以其为代表的团体体验民间疾苦的斗争精神是赞扬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马皇后的描写,她伴随着朱元璋同甘共苦,终于迎来万人至尊,贵为国后,但是她一生中多次劝谏朱元璋,制止了朱元璋的专制和黩武,使他不要滑向失控的深渊,挽救了好多生命;就在她弥留之际,还劝皇帝不要为她宣太医,她说人有天命,宣医治疗无果,必将引罪于医生。
作者在描写这些事件的时候,加入了自己的议论,带着强烈的感情和人性关怀。他称赞马皇后是一个伟大的女性,这种伟大不是由于皇后的地位,而是她的贵族精神,一种悲悯天下的女性胸怀。作者在对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描述中,并没有因为他们处在人民对立面的统治阶级,就抹杀掉他们身上人性的光芒。
当然作者也站在客观的角度,对朱元璋在一些政治问题上专制独断、滥杀无辜等行为进行了揭露和讽刺。
作品描写清官海瑞,强调他是一个用生命感动了大明朝和人民的人。海瑞性格刚直,清正廉洁,史不二出,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他打击豪强和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屡平冤假错案,推行清丈、平赋税,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深得民心。他为人民着想,置棺木而直言上书批评皇帝;判案廉明之名盛传,不少人千里赶来,只为看他一眼;他死后,官员受命为他办理后事,見到其居处破陋至极,不禁痛哭失声,这一天南京的百姓罢市,穿着白衣的人站满了河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这里,当年明月在选材上,重笔刻画海瑞的“人民性”形象。虽然海瑞严以律己,严以待人,以死骂皇帝,到了极其苛刻,甚至“迂腐”的程度,但作者从文中透露出的观点是:一个为人民而生的人,可能被敌人所痛恨和嘲笑,但必将为人民所牢记,他在当世和后世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因为他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明朝那些事儿》以哲学的方法反映了人民的信仰,进行了对人民精神偶像的塑造和建立。
对于一代圣贤王阳明的描写,作者加入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对圣贤的刻画,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从一个普通人成长的角度去写,王阳明在父亲的坚持下,最终考上了进士,走上了仕途,但是他的志趣并不在这里,甚至也不在乎“四书五经”,对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提出疑问。他的理想是寻求圣人之道,寻求真理,他对于朝廷不平之事仗义执言,得罪权贵,死里逃生,被发配到边远的龙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终于悟道,指出天理和人欲是一致的,禁止人合理的欲望和情感是不对的,并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点,比如人的爱心、孝心、善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是合乎天道自然秩序的,他倡导人民美好愿望与社会自然的和谐。
《明朝那些事儿》中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呢?王阳明为官,最终平定叛乱,还不是在效忠代表统治阶级的朝廷吗?我们不能仅以一个人当时特定环境中的行为来判定一个人,而更应该从历史的角度去衡量一个人的人民立场和价值。当年明月重笔描写王阳明,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角度,以辩证的笔触刻画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历史人物,并以浅显的语言说明了深奥的天“道”的含义,对人物的成长和业绩进行了深入分析,这是其他文学作品不具备的。
王阳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身为朝廷官员,带兵平反,自是分内的事情,但他为官处世的出发点很明确。他为官一生清廉,不搜刮民财,对物质不感兴趣,平定叛乱维护社会安定,避免人民遭受内战惑乱,他为官的立场与那些贪官污吏有着本质区别。另外从历史角度看,王阳明的治学精神、哲学观点、教育理念、个人风骨、精神气度等,都影响了后世及世界各国,不少古今政治家称其万世师表、精神导师。
这样的一个人当然是屬于人民的,他成为人类的精神偶像,其人民性就不言而喻了。
《明朝那些事儿》对正义、气节的赞颂,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引导人民精神的儒家思想,符合中国人普适的文化心理。
《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忍的品质。“仁、义”这种儒家思想,从诞生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广大人民品德的楷模。这里我们抛开统治阶级站在自身角度的考虑,单从人民心理的角度看,“舍生取义”已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一种修身理念,成为人民所崇尚的人格标准。
《明朝那些事儿》在描写推翻元朝斗争中,引申到南宋亡国背景中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时的一段描写:“‘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这一天,文天祥是真正的胜利者,在这场以个人对抗一个国家的战争中,他才是不折不扣的胜利者!元朝统治者最终没有找到这个宋人不屈服的答案,其实答案就在文天祥的遗书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此诚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文天祥的行为告诉了所有的人,肉体可以被征服,但道义是不会被征服的。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一般的历史书歌颂英雄,记录英雄如何坚强,如何斗争,而当年明月却着重刻画英雄的精神世界,并提出英雄的精神本质是对“道义”的担当,以此把英雄的形象升华到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根源,是中国的儒家思想,这是人民尊重和推崇的精神典范。这种道义,不但属于每一个人,也属于他们的国家、民族。而文天祥却作为一个楷模,成为被统治者的精神偶像。还有对于谦的描写。一个正义磊落的文官,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以移山填海的气概保卫了国都,捍卫了正义,给侵略者以沉重的还击,使患难中的民族挺直了腰杆,避免了人民亡国和被奴役的危险。当年明月在刻画这个人物时,语言气势逼人,情感充沛,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看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冲动感和参与感,对英雄的赞扬,对邪恶和侵略的讽刺与不齿,表现了作者鲜明的人民立场和正义感。
我们从这些描写中分析,民族与民族的斗争,对于被侵略的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正义的抗争,这是人们对儒家精神的捍卫,是人民几千年来形成的大众意志的集中体现。仰望人类历史的天空,正是有了这样的民族英雄,中华民族才有了脊梁。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明朝那些事儿》对英雄的刻画正凝聚和呼应了人民的情感,体现了国家自强的精神内核。
《明朝那些事儿》还体现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力,以及人民对和平、自由的推崇。
作品中刻画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对郑和的描写不是简单地对史实的叙述。郑和属于回族,起初明朝征战云南时被带回宫中,身为宦官,却成长为一代身经百战、文韬武略的栋梁。当年明月不论其民族、身份、出身,用“大我民族”的笔触,把笔墨落脚在郑和冷静机智解决沿海国家冲突,彰显大国实力,崇尚友好和平,推动邻邦文化经济交流的大主题上,引出郑和下西洋对后世的意义。郑和下西洋体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自由和平的向往,人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的提升,以及对人类航海事业的贡献。
当年明月没有仅以当时政治的需求这个孤立的视角看待郑和之举,用“郑和之后,再无郑和”,表达了对郑和之举无以复加的肯定,由此看出作者的文艺目光始终是投向人民和民族的大视野中的。
同样是写宦官,作者在对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的描写中,却极尽鞭挞和讽刺。这些人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狡猾险恶,唯利是图,只为满足自己无底的欲望,把国家和人民的存亡视为儿戏,阻止和打击正义,陷害忠良,鱼肉百姓,最后一个个都落得悲惨的下场。他们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为人民所痛恨和不齿,这些人都将被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对于这些历史的小人,作者常常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或用流行的网络用语、口语,讽刺和嘲笑的态度,以小说的手法描写其狡诈阴险的内心活动和行为。也许史实的记载并不一定这么细致,而当年明月在融会贯通历史的情况下,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和渲染,把这些人物的丑陋面孔刻画得入木三分,使文字具有了阶级性。这些人所代表的统治阶级的嘴脸正是人民所痛恨的,作者揭露他们,丑化他们,鞭挞他们,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集体情绪和呼声,这种呼声不仅是当时的,而且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明朝那些事儿》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告诉了人们做人最基本的原则标准。
张居正在大明朝风雨飘摇之际,一心培养大明朝接班人,用心良苦,他期望着明朝在他的手里出现一代明君,做出汉武帝般的成就,使大明再度辉煌,这是他终生的理想。张居正日以继夜地工作,强化边境防守,推行一条鞭法,严查借机欺压百姓的人员,惩办贪赃枉法的官员,对劣迹者一律革职查办。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大明因为他的努力,在危难中又多支撑了好多年。
历史是不变的,但是当年明月透过历史,对张居正的评价客观而别有新意:当我即将踏入大学校园时,一个人对我说过,人生要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决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在明代浩如烟海的人物中,最打动我的正是这个复杂的人。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的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個道德并不高尚的人。他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当年明月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存的压力和尊严面前,人们首先要选择前者。直到真正读懂了张居正,他的经历,他的情感,以及他的选择,才找到一个让人宽慰的答案,他用他的人生告诉我们,良知和理想是不会消失的,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千古,唯此一人!
当年明月对张居正的评价有褒有贬,提出“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如此评价,高矣!妙哉!什么理想?就是国家兴盛、人民安乐的理想。什么良心?就是对得起人民的良心!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现实意义,只要作家肯注视现实,他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感触到人民的心理和希望,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他们的观点和情绪——尽管是通过作家自己的折光。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当年明月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是站在人民至上观点之上的。
《明朝那些事儿》描写了徐霞客、李时珍等当时属于劳动人民阶层的“小人物”,反映他们的人生选择、思想和意志,给当代人的人生价值观一个重要启示。
徐霞客穷其一生,徒步踏遍千山万水,风餐露宿,历尽坎坷,完成了几百万字的地理著述;李时珍潜心中医,采集百草,从医百姓,著成《本草纲目》,遗世万芳。他们不慕名利,不求闻达,选择了一条别人看来“不务正业”的道路,完成了上天赋予的使命;他们失去的很多,得到的很少,但是他们就像海底的珍珠,等到沧海桑田之后,在高高的山顶熠熠闪光,引起人们千百次的回首。他们的价值不在当代,而在万代!
对于这两个历史人物,一般的历史书籍在选材上也许只会一笔带过,或者舍去,而当年明月在描写这两个人物时,饱含着劳动人民的阶级情感,对他们表达了无限的崇敬,给我们当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启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是不同的,不要被世俗所迷惑,做自己喜欢的事,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也终会被历史所记忆!
《明朝那些事儿》描写的是六百年前的中国历史,它反映了那个社会各个阶级或阶层的活动,并通过各个阶级或阶层的折光具体地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人民的愿望和情绪,对正义和崇高的追求和赞美。在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明朝那些事儿》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理念,表现出显著的人民性,这是作品能在人民中间广泛传播、产生积极的文化力量,给予人们美的艺术享受的基本缘故。
(作者简介:马文胜,字铭泽,号碧云天、拣尽寒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陕西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