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看《春怨》三译本

2017-03-10伍杨李洋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斯坦纳乔治

伍杨 李洋

摘 要:《春怨》一诗是唐诗中的经典。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四步骤要求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原文本存在的价值,对其有透彻的理解,然后翻译时尽量向作者靠拢,把原文本的精髓译者到译本中去,最后通过补偿来平衡整篇译文。本文将以乔治·斯坦纳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指导,通过对比分析《春怨》三译本,分别举例阐述了三译文中“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具体翻译步骤的体现。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春怨》

[中图分类号]:H3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3

一、引言

翻译,可谓历史悠久。可以这样说,自人类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就随之产生。谭载喜曾在他的《西方翻译简史》一书中这样写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實上,在整个人类历史上,语言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本身一样古老。两个原始部落间的关系,从势不两立到相互友善,无不有赖于语言和思想的交流,有赖于相互理解,有赖于翻译。”(谭载喜,1991,3) 如果说翻译这门活动历史悠久,那么对翻译活动的思考以及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也在他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及到,无论是语内还是语际之间人类的交流都等同于翻译。

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

乔治·斯坦纳是一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被认为是英国文学阐释学派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家,是当代阐释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也被视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领域里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在该书中,斯坦纳将阐释学应用于翻译中,确立了阐释学与翻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书中内容丰富,涉及哲学、语言学、诗学、文化史等研究方向。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翻译即理解”(Understanding as Translation),详尽地阐述了理解与翻译存在的种种内在联系;第二章“语言与灵知”(Language and Gnosis),主要讨论了西方哲学史上“普遍语言”的理想和追求;第三章“语词反对对象”(Word Against Object),特意将“语词”与逻辑性的概念区别开来;第四章“理论的诉求”(The Claims of Theory),评述一些在西方语言学和哲学理论背景下的翻译观;第五章“阐释的步骤”(The Hermeneutic Motion),根据阐释学派理论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步骤;最后一章“文化的类型”(Topologies of Culture),将视线投向了各种文化类型学。当然,此书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第一章“翻译即理解”与第五章“阐释的步骤”的提出。而最精辟的乃是基于阐释学理论提出的翻译的四个步骤: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

三、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

在斯坦纳看来,“信赖”是翻译活动的第一步。它是译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原文本一种最初的信任。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认同原文本存在的意义,相信原文本言之有物。只有相信原文本,才会有后面对原文本的理解。“所有的理解及理解的外化表现——翻译,都始于信任。”(谢天振,2008,105) 信任之后,译者就开始了对原文本进行理解,这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翻译的第二个步骤“侵入”。在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困难,比如会遭遇原文的抵抗和语言的障碍。这时,译者的个人主观因素就会不可避免地“侵入”到原文本中去。译者在这一步骤中具有袭击性、掠夺性,他们将个人主观因素对原文本进行入侵和榨取,然后据为己有。第二步骤“侵入”过程中,译者不得不对自己的时代背景妥协,这就导致译者对原文本永远是有偏见的。但是,有时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有些原文本因为变形、转换和挪用性的渗透,失去了其本身的面目或效用,结果译文却超过原文,后来居上。而“侵入”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在这个步骤中,译者将原文本的意思和形式移植到译文中去。“对原文意义及形式的引进、吸纳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也不是要把它们引进、吸纳到真空中去。本土的语义场已经存在,但已拥挤不堪。”(谢天振,2008,108)也就是说,翻译会受到译者本身所在语义场的影响,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外来词的吸收要谨慎处理,因为新吸收的信息进入的语义场已经很拥挤,任何外来语言或思想进入这个语义场都会受到环境巨大的影响。由于译者主体性在信赖、侵入、吸收过程中的发挥,原文本往往失衡,此时,译者需要“补偿”来恢复其平衡。斯坦纳认为,若是缺少第四个步骤,阐释的运作就不会完善并且具有危险性。这一步骤就要求译者在遵守翻译职业道德的互惠准则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补偿”恢复平衡状态。

四、《春怨》背景简介

中国古典诗歌耀眼璀璨,是世界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大瑰宝。《春怨》的作者金昌绪也许并不像其他诗人那样多产,没有留下太多的作品,目前只有《春怨》这一首。但就是这一首《春怨》却广为流传,在数以万计的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实在令人惊叹。

《春怨》是一首春闺望夫诗。表面上写女子思念远在辽西的夫君,实则是当时征兵残酷的反映。《春怨》这个题目并不特殊,因为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文人雅士大多喜用“春”字暗指爱情生活,“怨”字更是广泛用于各种闺怨诗歌中。除此之外,“诗人还赋予它另一层意义,即诗中所反映出的鸟喧树梢、万物回苏的时令季节——‘春的特殊气息。”(汪敬钦,2000)

五、基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的《春怨》三译本比较

题目是一首诗的高度凝练,而在汉语中,尤其是诗歌中巧妙的动词使用可以使诗歌耐人寻味。因此,这里将主要比较《春怨》三译本中题目与动词的翻译。

1、信赖

唐代被视为旧诗最多的一个年代。唐代的许多诗歌,至今依然流传,脍炙人口,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多得的一颗明珠。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汉学产生强烈的兴趣。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所以也越来越多的中西方学者开始对诗歌进行翻译研究。正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在诗歌中,唐诗可谓是中国诗歌史中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

“信赖”是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中的第一步,译者在翻译原文本之前,首先要产生对原文本的信赖,认为原文本言之有物,值得翻译。

《春怨》作为唐诗中的一首典型的春闺望夫诗,流传至今,就中国本土而言,对这首诗的研究也有许多。“从北宋到清末,《春怨》既有一千多年的阐释史。近年研究历代诗话,无意间集得韩驹《陵阳室中语》以下《春怨》的阐释者近50家、诗话诗评愈60则。”(陈文忠,1994)由此可见,《春怨》肯定是言之有物,回味无穷的。

2、侵入

在斯坦纳看来,翻译的第二步骤为“侵入”。在此过程中,译者对原文本进行理解,理解的过程即是翻译,但是这种理解是有偏见的理解。这种有偏见的理解就导致了译者不可能完全客觀地再现原文本,他们会在理解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自己的主观因素“侵入”到原文本。

原文:《春怨》

Fletcher译本:A Lovers Dream

Witter Bynner 译本:A Spring Sigh

许渊冲译本:A Complaint in Spring

《春怨》这个题目虽在唐诗中也不少见,但在这首诗中“春”字的确有万物复苏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在题目的整体侵入上,Witter Bynner 和许渊冲译本侵入较好。

而在后两者的译本中侵入的差别主要在“怨”字。Witter Bynner 用的是“sigh”,而许渊冲用的是“complaint”。“sig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英文释义为“to take and then let out a long deep breath that can be heard, to show that you are disappointed, sad, tired, etc.”。“complaint”为“complain”的名词,“complain”的英文释义为“to say that you are annoyed, unhappy or not satisfied about sb/sth”。“怨”在这首诗中既有闺怨,悲伤的意思,更深的一层含义是对当时国家征兵政策的不满,抱怨。“complaint”包含了这两层意思。

综上所述,许渊冲在题目的侵入上较好。而Fletcher的侵入,主要是自己主观的对全诗的概括,没有直接翻译。

“惊”在《春怨》中也是点睛之笔,道出了“妾”打起黄莺的原因。在这个字的处理上,三个译本分别用了“broke”、“waken”和“awake”。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break”一词在中的意思很多,这里应该用的是“to interrupt sth so that it ends suddenly”这层含义。“waken”英文释义为“to wake, or make sb wake, from sleep”。“awake”英文释义为“to wake up; to make sb wake up”。可见,“waken”和“awake”是同义词。“惊”在这首诗中可引申为惊醒的意思,也就是突然醒过来。所以笔者认为,在这个字的侵入上Fletcher相较而言要好一些。

由此可见,要想将有偏见的侵入转变为积极的侵入,译者就首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全文。唯有这样才能使译语读者在阅读译作时有同原语读者相同的感受,使原作的生命在译作里得以延伸。

3、吸收

“吸收”是紧承“侵入”的。“吸收”是个语言移植的过程。译者在此过程中要平衡自己社会背景和历史时代与原作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地吸收,向作者靠拢。这就牵涉到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其中最突出的是选用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

《春怨》这首诗中,有两个词很有中国文化特色:“妾”和“辽西”。“妾”在中国古代,是一种谦辞,是旧时女人的自称。也就是说,这里的妾就是“我”的谦称。《春怨》三译本中,Fletcher和许渊冲都翻译成了第一人称,而Witter Bynner翻译成第三人称“she”。因此,笔者认为,在“妾”字的吸收上,相较于Witter Bynner,Fletcher和许渊冲的译本更向作者靠拢。

“辽西”虽说单从字面意思来说是一地名,但在翻译中,却成为一个文化负载词,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民族意义指向。在这个词的吸收上,Fletcher选择的是没有翻译,也就是漏译。Witter Bynner选择直接用音译翻译为“Liao-hsi”,而许渊冲采用异化的策略翻译为“the frontier”,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英文释义为“the edge of land where people live and have built towns, beyond which the country is wild and unknown,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US in the 19th century”。虽然,“the frontier”不能与“辽西”完全的对等起来,当相较于其它两译本,也翻译出了遥远艰苦的意思。

4、补偿

翻译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补偿。因为在前三个步骤中,译者已经使原文失衡,必须靠补偿来恢复其平衡。因此,最后一步至关重要。在诗歌翻译中,“补偿”更为重要,因为诗歌本身就是字词高度凝练的文学作品。

原文: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Fletcher译本: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Witter Bynner 译本: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si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许渊冲译本: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此例中,原句的“不得到辽西”是《春怨》的最后一句,读起来感觉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妾”在梦中到辽西是为了什么。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时给予适当的补偿。Fletcher将其补偿为爱人对着自己笑,难免有点纯情诗的味道。Witter Bynner则补偿为与他在那里相聚,解了相思之苦。而许渊冲采用了同原文同样的方法,模糊处理。达到了同原文相似的效果。总的说来,前两个译本,侵入不够,补偿过度,反而使原文有失其本身的韵味。

六、结语

斯坦纳基于阐释学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给译者在具体翻译过程中提供了具体详尽的分析。同时,翻译四步骤的提出也要求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相信原文本存在的价值,对其有透彻的理解,然后翻译时尽量向作者靠拢,把原文本的精髓译者到译本中去,最后通过补偿来平衡整篇译文。

参考文献:

[1]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汪敬钦.《春怨》英译启示录[J]. 外语教学,2000(1月):60-62页.

[5]陈文忠.《春怨》阐释史心说[J]. 名作欣赏,1994(1):12-25页.

猜你喜欢

斯坦纳乔治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吓人的成绩单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游乐场(上)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乔治和他的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