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层面初论图书馆服务育人
2017-03-10曹红玲
曹红玲
摘 要:“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信息的重要基地。不仅科研工作者离不开它,学校学生也离不开它。高校图书馆虽然是高等教育的辅助机构,但在教学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变革;信息化;素质图书馆
一、图书馆传统服务理念的变革
传统管理服务的概念。传统管理服务是指图书馆利用阅览室这个特殊的读书阅览基地,由馆员与读者一对一,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完成相关管理服务。图书馆阅览室是高校學生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仍然承载着高校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与服务。
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它既是收藏书刊文献为教学及科研服务的机构,又是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二课堂,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要搞好阅览室和读者的管理与服务,又要对读者有效地实施教育,这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图书馆的历史使命。
明确角色和地位。阅览部馆员要从日常事务性服务入手,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替读者着想,努力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工作重点,群策群力,开展系列开放型、灵活性和探索性工作。馆员要根据自己所熟悉的文献信息,主动上前询问,帮助查找,直到读者获取满意的资料。馆员要成为读者“文献育人”的信息“导航员”。
二、信息资源环境下创新育人模式
积极推进图书馆育人改革。高校图书馆必须引进新的服务理念,探索利用网络化自主学习模式、虚拟图书馆等多种形式集成的综合教育创新模式,积极推进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入馆教育改革,方能跟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步伐。
创新图书馆服务育人方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信息网络化和服务个性化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方向。
三、强化日常工作中的服务效果
微笑服务。对于读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耐心细致地解答;加强巡视,巡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随时发现随时解决,让学生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其次在设备维护方面,及时快捷维修室内设备,保证每位读者使用的机器都能满足读者需求。对于损坏的易耗品,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外设设备及时更新,确保完好。
引导多元化阅读。为保证同学们在借阅到新书的时候,能即时查阅到随书光盘,我们随时将光盘数据及时上传,还举办各种数据库讲座,引导同学利用图书馆的网上数据资源,最大限度滴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营造和谐育人的阅览环境。图书馆是师生汇集的场所,阅览环境是读者读书阅览的基本要求,必须干静、明亮、安静、优雅。我们每天坚持拖地、擦桌、抹窗台,清洁室内卫生,保证上机环境整洁明亮,做到窗明几净。我们还在各个阅览室出入口处摆设盆景和花篮,让读者走进阅览室便感到温馨、和谐、文明的气氛,宽敞、明亮、优雅的阅览室和机房,为同学们营造了身心愉悦的读书学习的和谐环境。
加强借阅环境管理。定期对图书进行清理、对不合理的排序进行调整、倒架、清理,分类排序。发现破损图书及时修补、剔旧,对一些分类号标示不清楚的图书进行了彻底清理,重新打印书标粘贴,方便读者快速获取所查询的资料。通过对借阅环境的管理,形成井然有序的借阅秩序,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读者养成遵守公共秩序和纪律、爱护书籍和公物、尊重公共道德和他人劳动的良好习惯。
发挥高校图书馆作用。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加油站,对开启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好和才能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工作,图书馆要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开拓服务领域。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功能,不仅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检索图书资料,如何查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营造出全民读书的学习氛围,打造自主学习育人平台。
四、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
馆员是体现图书馆服务宗旨的代言人和执行者。馆员要在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多方面发挥其育人功能。馆员要有敬业精神和娴熟技能,通过周到服务、得体语言、会心微笑,给读者留下美好记忆,使学生受到心灵感染。
馆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读者对整个图书馆的形象。馆员要对图书馆事业有正确的认识,建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满腔热情地去接待读者,服务读者。要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从内心建立起对读者的尊敬热爱,关心和帮助读者,并落实在行动中,以最快捷准确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
馆员要主动服务。我们通过日常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摸清读者阅读倾向,寻找读者阅读规律,对读者进行分类指导,做好个性化服务工作。
五、充分发挥图书馆独特优势
安静肃穆的读书环境、浓郁的读书气氛,会给学生以相互激励的学习兴趣。开放式阅览室应处处从读者利益出发,为读者提供方便,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吸引更多的读者来利用图书馆,不断提高文献的利用率。
馆员要全力配合学校的两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发挥高校图书馆知识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通过组织与读者接触、对话交谈、了解读者的思想状况,辅导他们进行有效的选择式阅读。我们还邀请读者参与一些活动的组织工作,培养读者学习能力与组织能力的同时,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