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教化本质及当代价值

2017-03-10吴新颖严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本质

吴新颖 严培

[摘要] 儒家由孔子创立,经由后儒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其核心观念是“仁”,核心功能为教化。儒家教化是以“人”为逻辑起点,通过礼乐制度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文化化,化性起伪,最终使人人向善,止于至善;当代社会应传承儒学及其人文精神,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倡导教化、敬畏生命、尊重人格并重视典礼仪式对人教化作用,同时,为政者及社会各精英阶层应起率先垂范作用。

[关键词] 儒家教化;本质;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0-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7)01—0052—04

Abstract:Confucianism was founded by Confucius, after being carried forward by its adherents, Confucianism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core value system. Its core concept is “benevolence”, the core function is edification. The Confucian edification is taking “people” a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civilizing people by the system of rites and music,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using the rite and law to guide the human nature to be kind and eventually reach the summum bonum. Contemporary society should inherit Confucianism and its humanistic spirit, affirm the value, dignity of people, promote education, respect for life, respect for personal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ceremony in educating people. Confucian should take a leading role in educating politicians and social elites.

Key words: Confucian education; essence; contemporary value

一儒家教化内涵

儒家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养性,中心思想为仁、孝、悌、忠、信,其核心观念为“仁”。因儒学被中国历代统治者尊崇,为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核心价值体系,为后学传承并发扬光大,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方方面面,起举足轻重的主导地位作用,其核心功能为教化。在中国古代,早在《尚书》中就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人教化其弟子实践的记录,在孔子、孟子论著中有些零散论述。而“教化”作为一个概念,《荀子》中则有系统阐述。如:“……劝教化,趋孝弟……乡师之事也。”(《荀子·王制》)。“论礼乐, 正身行, 广教化, 美风俗……”(《荀子·王制》)。“上则能尊君, 下则能爱民; 政令教化, 刑下如影……是圣臣也。”(《荀子·王制》)。“尧舜者至天下善教化者也。”(《荀子·王制》)。汉代大儒董仲舒独尊儒学,并使其成为汉代以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他十分推崇教化,认为帝王临取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为此,他建议汉武帝:“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浸润)民以仁,摩(砥砺)民以谊(义),节民以礼。”(《汉书·董仲舒传》)。后儒朱熹等以为司徒之职、曲乐之官是上天任命的百姓的导师,其任务是来教化百姓。

何为教化?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提出,教化是个体通过异化而使自身成为普遍化的本质存在,他认为个体通过异化或社会化而普遍化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罗蒂就教化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他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书中就“系统的哲学”和“教化的哲学”给予了系统阐述,主张系统的哲学,主要通过认知的、理论体系的建构,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一种“普遍的公度性”。而“教化的哲学”在西方是不占主导地位,其意图是着重在通过继续不断的谈话引起精神生活的变化,使人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从个别性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转变,是个体自我精神状态转变,从而最终具有一种普遍性的特质。而儒家的教化,旨在为人的存在探寻一种真实,并由此实现人与天地参,就教化本义而言是上施下效,长善救失,使其改变。具体就教化来说指文教,是指使人向善的方向改变。“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而化的本义是悄然改变,所谓有“在阳称变,在阴称化”上有所教,下有所行,《说文》中有“化,教行也”。儒家提倡教化,主张寻找失去的人的善良本性。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老子也认为人要回归自然,回到婴儿般纯真状态,易见,儒家教化即教行迁善,人人向善,最终使整个社会止于至善。

二儒家教化的本質

1.儒家教化的逻辑起点为人

中国传统文化确定以人的学问作为研究对象,以人为核心,而儒学更关注人,对人性、人的本质等作了深入思考。同西方文明相比,古希腊关注自然界的“惊奇感”,希伯来文明注重对上帝的“敬畏感”,而中华文明则更关注于人的德性丧失的“忧患感”。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哲人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天国,也不是纯而又纯的思辨领域,而是关注现世人生。中国古代社会,不管是原始的自然宗教崇拜,还是对上帝鬼神与先祖祭拜,包括道教,乃至东汉后中国化佛教都是以现世人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

中国传统文化中,尽管学说思想各异,但张显人的尊严和价值则是共同的特点。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儒家大师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篇》)。荀子更是提出人最为天下贵,所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先秦以后的儒家学者对此也有论述,如董仲舒说:“天气上,地气下,人气在其间.……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人副天数》)。周敦颐也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唯人也得其秀气而最灵。”(《太极图说》)。二程提出:“人乃五行之秀气,此是天地清明纯粹气所生也。”“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与万物不同。既为人,须尽得人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易见,人有其它动物、生物、乃至非生命所具有的共同的普遍性的一般特性,如新陈代谢,有延续种的生命需要,所谓“食色性也”。但是,人禽有别,人为天下最贵,这也是儒家教化逻辑起点。儒家还认为,人与动物在自然条件和生理基础方面有着许多相似地方,但人和动物有着很大不同,其本质就在于追寻道义价值,并用以规导自己行动。荀子提出,“故学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他特别重视个体自我主观能动性,提出“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源也”(《荀子·君道》)。

2.儒家教化即人的文化化

何为文化?中国古代,《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最早文化表述。其实“文化”一词最早是以动词出现的,在最初的意义上,文化即是人文教化。“文化”最初意义是与武力相对应的“文治教化”。刘向《说苑指武》篇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东晋人束皙也认为“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毛诗正义》也称:言之武,故知谓文德武功,即《文王有声》所云“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是说文王有文有武也,并举文武者,文以教化,武以除暴,暴止教兴。人与文化结合才是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占有人的全面本质的人。文化某种意义就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

作为文是与自然相对,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李孝定云:“金文文多从心。”杨筠如《尚书核诂》:“古文‘文……从文从心”。因此“文”又象征着内心和谐与平静。波兰学者K·高里科斯基就“文”内涵提出“文化上的转变”,是以社会的、伦理的规范即“良好行为”和自我克制的规范来在精神上加以“装饰”,而这些规范则可产生精神上的宁静和内心的平和。

(波兰)K·高里科斯基:《中国人关于文化概念的演变》,罗非译,《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9期,第48-51页。文与心相结合,凸显了人的生命本质与文化层面上主体特性。明代宋濂也提出“文化即教化”,他说:“明道之谓文,立教之谓文,可以辅俗化民之谓文。”

《文说赠王生黻》作为动词的“文化”,其意义为“以文化之”,其中的“文”意义深远。朱熹《论语集注·子罕》注解说:“道之显者之谓文”,即文与道是互通的。

儒家教化是通过制礼作乐等一套制度文化来实现。孔子提出“文之以礼乐”(《论语·宪问》)“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即认为乐是人的修养至高境界,他还提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关于“礼”,荀子提出“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荀子·礼论》),他还说:“……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荀子·礼论》)。如果说“礼”是外在秩序,“乐”则显示人的内心和谐,“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荀子·乐论》),“乐从和,和从平”,

《国语·周语(下)》,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8页。即礼与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可缓和“礼”之“分”,他还强调:“乐则中出,礼自外作”(《礼记·乐记》)。而礼乐教化还依托一套礼仪仪轨系统来实现,与宗教相比,礼乐教化在养润人之性情中使人性得到升华,同时,任何教化不是简单说教,更是实践,是通过习俗、仪式、庆典等方式来感染人,使人的精神生活转变,成就人的生命与人生。并且,这种活动总是和人们日用伦常相联系的。

另外,儒家教化特别注重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荀子》中有不少论述“化”的文字, “夫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 必将求贤师而事之, 择良友而友之……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者也, 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 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 所见者污漫、淫邪、贪利之行也, 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 靡使然也。”(《荀子·邪恶》)“靡”即是“摩”, 也就是观摩与模仿, 荀子还提出“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大性也,积靡使然也。”(《荀子·邪恶》)“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所渐者然也。”(《荀子·邪恶》)随着人的所处环境变化,人的价值观、品性、行为方式等也会悄然变化。

3.儒家教化价值指向即止于至善

儒家追求社会的“至善”,要求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做起,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要自觉修身。如《大学》中所说的“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与信”。人之为人,“親亲为大”,人还必须懂得孝悌的道理,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 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已为及人,实现人人相敬“泛爱众”的美好社会。儒家追求“至善”,道家谓之“上善”,佛家谓之“般若”。所以,“明心性”成了儒道释共同的价值目标,儒家注重“存心养性”“止于至善”,道家力推“性命双修”“心斋坐忘”,佛家着力“明心见性”“即心即佛”,而这些都是探究如何做人的问题。诚如孟子所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荀子更是提出“以善先人谓之教”(《荀子·修身》)。所谓“以善先人”,即用善的行为感染别人。

教化与人性紧密相关。在人性论上,两位儒学大师孟子和荀子从人性的善恶的角度,分别阐述教化可能性和必要性。孟子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荀子认为人性恶,既然人性为恶,为了防止人的行为失控,就不能“从人之性,顺人之情”,这要靠圣人“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荀子·邪恶》)。人性只有通过人为的矫正、整顿,才能归于善,这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主张“化性起伪”,即消解人性之恶,建立起人类文明,教化天下。他指出:“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荀子还提出通过“化性”,可以使人从恶的本性向善性转变,通过自己努力,人可以变成像禹一样的大善的人,“注错习俗, 所以化性也。”(《荀子·儒效》)另外,“明礼仪以化之。”(《荀子·性恶》)。所谓“长迁而不反其初, 则化矣。”(《荀子·性恶》)同时,荀子把一直坚持某种习惯风俗叫做“积”,他说: “并一而不二, 所以成积也。”而这种“积”可以悄悄改变人的本性。

汉代董仲舒也提出“教化成性”的观点,认为政治的根本在于教化,指出:“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春秋繁露·为人者天》)。“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春秋繁露·精华》)。董仲舒在阐述人性时,重点凸显“教化成性”观点,并把它视为治国安邦的基石,他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为情,情非制度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天意,以顺命也;不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另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举贤良对策三》)同时,董仲舒还指出:“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春秋繁露·实性》)即认为人能变善得益君王教化。

三儒家教化当代价值

1.崇尚人为贵的观念

当代,我们要肯定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人禽有别。何为人?“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人应该是一种存在……它经历了从最低级到最高级的发展的一切阶段,这一过程是极其漫长的……而人一旦成为真正意义的人,人就同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青年价值观构建与培育,吴新颖——《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05-01正如马克思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看成是人的发展目的,其实质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主张人人自由平等。当然,最终目标是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另外,我们还要坚持至善观念,明代《了凡四训》有: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十条,值得借鉴,我们要善待自己,要善待生活、善待生命,还要有善心善行。同时,还应该倡导人有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学会善待别人。

2.注重典礼仪式的对人的熏陶

《大戴札记·礼三本》云:“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春秋时人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中祀指国家最高统治者所实行的祭祀典礼,辅以相应的礼乐制度来维持秩序和烘托气氛,营造出或庄严或神秘幽远的氛围,所谓有“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类似各种典礼活动都可以有助人心的教化,使人产生敬畏之心。应该说,文化不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往往通过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乃至改变人的行为,因此,当代教化应注重人的日用伦常。今天教化途径可以有如传习经典、注重家教、乡规民俗、古典音乐、诗词、书画鉴赏等,这对落实教化与儒学传承有重要意义。应该说,礼是社会生活的样式,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仪礼》中讲到八种礼:冠、婚、丧、祭、乡、射、朝、聘。古人说“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显然,在孔子之前,礼已渗透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3.注重典范及为政者示范的正能量作用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心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儒家教化还需法制的保障,孔子认为,三代时期“圣人之治”都是“刑政相参的”,如有“邪民”不“从化”,就需“待之以刑”,在孔子看来,自要是“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才是“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如果“化之弗变,导之弗从”,则刑罚。显然,当代社会实施教化,应以榜样启示,而耐心说服,亲情沟通,并辅之以必要法律法规。董仲舒指出,实施教化是上行下仿。他对为政者说:“尔(你)好谊(义)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举贤良对策三》)即主张平民百姓完以为政者(实施教化者)为标准,并且追随效仿。同时,当代社会应培养一批铁肩担道义的群体,这应是教化之道落到实处的体现。在西方,就有贵族阶层、民族英雄、神职教父等担当重任传道践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士大夫阶层担当传道体道重任,在教化过程中起着引领感召作用,这应是传统文化建设和复兴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本质
思辨,让学习触及数学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漫画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