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友松教育财政思想述评

2017-03-10黄梦娇聂立肖

江苏教育 2017年2期

黄梦娇+聂立肖

【摘 要】陈友松是我国现代教育财政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接受过系统、严谨的学术训练,深知中国教育与社会经济现实情况,就民国时期的教育财政实践与研究问题,提出了许多成体系、有创见的思想。他的教育财政思想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追求教育财政机会的均等性;推崇财政收支的法治化;主张教育财政宗旨的时代性;强调教育财政改革的实践性。

【关键词】陈友松;教育财政思想;现代教育财政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66-02

【作者简介】1.黄梦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2.聂立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财政学的开拓者,陈友松教授从事教育文化工作近70年,创造性提出“五全教育观”,爱国敬业,诲人不倦,忧患之中坚持译述,耄耋之年坚持教学,失明之后坚持著译,时人称之为“三绝”云。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对中国教育财政与经费进行整体实证性研究的学者。美国学者杜威称他“东亚一流学者”。时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赞誉:“在教育学与经济学之边缘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他一生都在为教育奔走呼吁,对民国教育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教育财政机会的均等性:要人尽其才,因地制宜

在陈友松的教育观念里,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是供给人人以平等的机会,但不是同样的机会,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学会因地制宜。教育建国,经济以教育为先决条件,教育是政治、经济、军事与救济的必要因素。发展我国教育的财政途径,要进行全民教育,扩大教育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普及民智,通过健全的政权来发挥最大的力量,并且确立健全的行政组织,以及教育专业制度。

陈友松认为,因为我国要教育四千万个国民,训练二百四十六万个实业建设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七百五十余万个其他建设人才,培植潜藏在人口内的一百一十万个各种领导与创造天才,建国的问题才有办法,所以教育机会平等,成了财政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而教育财政决定教育机会的平等。

什么是教育机会平等?最简单的答复就是:“人尽其才”四个字。陈友松针对当时教育现状,撰写了《发展我国教育之财政途径》一文,认为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平等的教育财政造就平等的教育机会。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过于在乎升学问题,不注意全人和全生活的训练,只是升学准备机关。陈友松通过对各时代的分析,认为当代是人民时代,即平常人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陈友松曾说:“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我们所说的平等的真谛是指铲除人为的不平等,供给人人以均足的机会,但不是同样的机会,而是使人人能各依其能力需要与性向发挥其所长,即是人人有充足的机会发展他的天秉到百分之百。”

二、教育財政收支的法治化:要配合国策,教育立法

按照陈友松的理解,就发展教育财政而言,要从整个制度下手,而不再零星解决问题。同时,必须要配合国策,确定教育是国家的功能。教育必须配合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一切纲领与计划。陈友松还主张:“限期制定普及基本教育计划,教科用书以统筹免费为原则。”这样也大大增加了教育财政投入与支出比例的合理性和平衡性,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值得指出的是,在陈友松眼中,教育财政立法不仅要配合国策,更应在此基础之上,最好能够配合世界政策。在其“五全教育观”中,他提到了“全球化”概念,即天下一家虽是理想,但原子能时代有事实的要求,一国教育要配合世界政策,注意国际教育文化与科学之合作与国际了解。在立法的过程中,有关教育经费方面的问题,必须和经济与财政专家,共同讨论,并与财政当局共同设计。因为教育是人人的权利,人民对教育当然有过问之权。在陈友松看来,教育制度法之规定,其成败的关键,不在施教制度,而在教育经费,即有无具体的保障与宽筹之办法。因此,第一种立法应是教育财政法,规定教育经费的合理政策。

三、教育财政宗旨的时代性:要纵古观今,立足现实

陈友松通过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宗旨,创造性地提出来全人、全生、全民、全面、全球的“五全教育观”。他强调,即使是“三民主义”也要根据时空的变化而有所扬弃。要打破传统的目的观,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说得玄之又玄,和实际生活脱了节。当代的教育要根据现实的政治、经济等来进行变通与改进,不能违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财政的宗旨也应如此,与时俱进,使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教育财政改造》是陈友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等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教育财政学专著,它的问世是一个学科萌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这一专著问世之前,中国学者研究多从教育行政角度分析教育经费问题。

陈友松先生是最早一批研究苏联的教育学者,他研究苏联,发现苏联都有研究生集团,会经常去实地观察老师上课,然后做精细记录,经过种种实验研究表明,教师上课总是机械式上课,这种僵化教育完全磨灭了教师的个性。要改革盲从的恶习,增加教师经验,鼓励个别实验,多多给予个别老师较多的自由。他认为,真正的实验学校,校长必须要有管理学校的自由权。

四、教育财政改革的实践性:要经世致用,不得孤立

首先,陈友松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中国教育财政研究中大量运用数据、表格等进行统计分析。陈友松确立了教育财政学科的基本学术概念,最先运用现代教育财政的系统理论,深入而全面探讨中国教育财政问题。

其次,在教育方法上,提倡教育财政改革与实践相结合,使人才能够服务于社会生产,服务于社会生活。陈友松坚信:“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要同时并进,双管齐下,不能脱离关系。

再次,陈友松的教育财政改革思想实践性与他的教育救国论密不可分。陈友松先生之所以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对教育财政学进行系统研究,其动因深植于其所处的中外历史环境。民国时期的教育界思想是比较混乱的,这是由于时代的混乱所造成的。当时世界和平无望,民族主义方兴未艾。20世纪20年代中国刚刚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受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教育独立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大波知识分子高举“教育救国”的大旗,而陈友松、胡适等就是其中的一些爱国人士,他们致力于教育救国,想要通过教育这种手段和方法来建设国家。当时他认为研究教育财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觉得中国的出路是教育,而中国教育的出路则首先要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最后,他觉得实验学校是有必要的。因为当前的中学教育要改进,缺陷甚多,课程与其他设施和学生的生活脱了节,不注意全人和全生活的训练,而只是升学准备机关。特别是不能免费,政府比较短视,良好的教育相当于是富人的专利,总之就是落伍了,邯郸学步也并没有模仿好国外,不符合国民经济的需要,这就要从实验学校做起,要进行改进,从而赶上时代的潮流。<\\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1\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