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调研报告

2017-03-10

江苏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底蕴调研人文

一、调研背景

2016年2月,中国教育学会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向社会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并被看成一个统帅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为深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上海市教育报刊总社发起,联合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和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共同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长问卷调研工作。受上海教育报刊总社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承担了此项调研的问卷设计和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

二、调研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研主要想了解中小学校(园)长对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缺乏性、培养落实问题等的认识和实践情况。通过对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问题,并为中小学幼儿园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调研问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调研对象的性别、学段、任职年限、所在省市等。

第二部分是关于对九大核心素养的认识,包括重要性、缺乏性以及落实的难易度等。

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现状和打算。

三、调研方法与过程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网络问卷调研的形式。被调查者可以在台式电脑或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等)上完成调研问卷。

(二)抽样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式,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四个省市抽取330名校长参与调研。

(三)调研过程

5月中旬~6月中旬完成调查问卷设计,做好网络调查平台的准备工作。

6月下旬~7月底在四个省市开展网络问卷调研工作。

8月汇总调研数据,统计调研数据。

9月撰写调研报告初稿,讨论、修改并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认识

1.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是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对学生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是社会责任(77.0%)、身心健康(59.1%)、学会学习(39.%)和实践创新(36.4%)。后面依次为:人文底蕴(30.9%)、科学精神(24.5%)、国家认同(21.5%)、审美情趣(6.1%)和国际理解(3.9%)。

【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校长的认识与国家的要求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的比例都非常低,表明在当今的中国教育中,校长还没有将国际理解教育和审美情趣教育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

男女校长在前三项最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排序方面基本相同,均为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

在九大素养重要性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基本一致。各学段校长均将社会责任和身心健康列为最具重要性的兩项。在学会学习素养的重要性选择比例中,初中校长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高于高中校长。高中校长认为人文底蕴比学会学习更重要。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都重视。

2.社会责任、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是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在九大核心素养中,限定校长最多选三项学生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结果显示:

总体来说,校长认为最缺乏的前四项核心素养分别为社会责任(64.5%)、实践创新(59.4%)、科学精神(33.6%)和人文底蕴(33.3%)。后面依次为国际理解(26.4%)、学会学习(23.6%)、审美情趣(22.7%)、国家认同(20.3%)和身心健康(14.5%)。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被校长列为学生最缺乏的前两项核心素养,这个看法与国家的看法基本一致。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明确提出,“当前,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整体规划、协同推进不够,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而身心健康则被校长列为学生最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这说明校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同时被男女校长列为前两项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但是,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国际理解和审美情趣方面,认为最缺乏的男校长比例高于女校长。

总体看来,在七项核心素养方面,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显示出高中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最不满意。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學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

3.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最重要和最缺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选项均值作为坐标轴,对九大核心素养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处于第一象限,属于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处于第二象限,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处于第三象限,属于重要性相对低同时也相对不缺乏。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处于第四象限,属于相对重要但相对不缺乏。

【分析】

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相对重要同时又相对缺乏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国家在这个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也在相关文件中对此有明确说明,并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这个方向,努力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期改变这种现状。

另外,校长们认为学会学习和身心健康是重要的,但是相对不缺乏,这个判断值得引起注意。学生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生的身心健康真的已经得到保障了吗?也许现实并没有这么乐观。我们不能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好了,学生就学会学习了。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世界,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学习。不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学会自主学习。学生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尤其是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身心健康方面,学校要通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而从各地的一些学生生活现状调研中发现,学生的睡眠时间、运动时间、闲暇时间等还是不足,在身心健康方面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另外,校长对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相对不重要,这个判断可能会影响到校长的教育实践。这需要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因为,如果校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不重要,即便相对缺乏,校长也可能不会再在这方面采取更多的行动。

(二)校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情况的认识

1.大多数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总体来说,大多数校长(75.5%)对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观点持乐观态度。只有5.7%的校长认为不太能起到作用。

【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首先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非常及时的,有必要的。有了这样的积极认识,校长在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实践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教育改革的阻力会相对较小。其次,既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任务就是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落实了。

2.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国家认同和审美情趣是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认为,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学校已经落实较好的前四项分别是:身心健康(50.6%)、学会学习(50.6%)、国家认同(47.9%)和审美情趣(37.6%)。而学校落实情况最不好的三项是国际理解(9.4%)、实践创新(11.8%)和社会责任(15.2%)。

【分析】

以上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前面的结论,即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是学生相对缺乏的核心素养。另外,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落实最不好的一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以理解为学校在国际理解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这与教育现实还是比较一致的。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毕竟还处于非常初始的阶段。在上海、浙江和江苏等沿海省市地区,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得也并不理想。这一方面由于国际理解被校长认为是相对不重要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可能与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但是,前面的结果表明,国际理解是学生相对不重要但也相对不缺乏的一项核心素养。落实最不好但是却相对不缺乏,这似乎有些矛盾。对于这个结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国际信息,互联网让世界变得小了,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世界各国的信息,所以,虽然学校里没有很多关于国际理解的课程,但是学生通过耳闻目睹已经提升了国际理解能力。

在九大素养已经落实较好的排序方面,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

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

3.实践创新、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国际理解是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校长们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四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别为实践创新(75.5%)、社会责任(50.3%)、科学精神(39.4%)和国际理解(37.0%)。排在最后三位分别为:审美情趣(12.4%)、身心健康(13.0%)和学会学习(19.7%)。

【分析】

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前两项实践创新和社会责任,也是既相对重要又相对缺乏的两项。这就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落差。作为国家最重视的两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实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想出培养对策。

男女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素养排序方面大多相同。

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4.考试和评价制度是校长认为培养学生發展核心素养面临的最大障碍。

校长认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的三个最大障碍分别是现行考试制度不匹配(71.2%)、学生评价机制的限制(53.0%)和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践的能力(43.3%)。校长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可能的问题,如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如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观、社会的导向性和需求;国家课程仍占主导地位,现有国家课程需整合,国家课程和教材首先应根据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开发调整修订;行政干扰太多,学校应付各种检查太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太小,想做又做不了的因素较多等。

【分析】

考试与评价成为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两个最大的障碍,但是考试与评价的改革却是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影响最大的。由此看来,要想真正发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育的引领作用,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其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得靠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加以落实,因此,如果教师缺少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也会成为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最大障碍。

5.校长近期最想在课程开发、教师培训以及课堂教学方面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应工作。

校长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期打算开展的最多的工作是:在课程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0.3%)、加强教师培训使教师理解并具备相应的技能(73.3%)和课堂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4.2%)。

【分析】

校长们还是抓住了课程和课堂的主渠道以及教师培训来开展工作,应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在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为此,加强教师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五、主要调查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主要调查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四个省市的330名中小学校长参与调研,结果显示:

大多数校长(75.5%)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在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缺乏、落实起来也最具挑战性的两项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和学会学习是校长们认为既重要又相对不缺乏、已经落实较好的两项核心素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属于相对不重要且处于相对缺乏的水平。国际理解、审美情趣和国家认同属于相对不重要同时也相对不缺乏的核心素养。

在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校长认为,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师的相应课程设计能力是最大的障碍。校长近期打算开展的工作包括在课程开发和课堂教学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加强教师培训使之理解并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男女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体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女校长认为身心健康和人文底蕴两大素养的重要性要显著高于男校长的比例,男校长在学会学习和科学精神两大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要高于女校长。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女校长认为实践创新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男校长认为社会责任是最缺乏的核心素养。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方面,女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科学精神,男校长认为学生更缺乏人文底蕴。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之间的看法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女校长在所有九大核心素养落实方面均比男校长乐观,显示出女校长对学生发展成效的认识更加积极。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男女校长的看法大多相同。

高中、初中和小学校长对九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也体现出一定的学段差异。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排序中,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素养方面,高中校长最重视;在社会责任、身心健康和学习素养方面,初中校长最重视。小学校长在实践创新、国家认同方面比初中和高中重视。在最缺乏的核心素养排序中,有七项核心素养高中校长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初中校长认为最缺乏的比例有6项高于小学,显示出高中校长和初中校长对于学生发展的担忧程度高于小学校长。小学校长在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两项素养方面选择最缺乏的比例高于高中和初中。在已经落实较好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小学和初中校长在九大素养落实排序方面较为一致。在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方面,高中校长认为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身心健康方面,高中校长认同已经落实较好的比例显著低于前两者。初中校长在学会学习、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小学和初中。在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核心素养排序中,在实践创新和国际理解方面,小学和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高中校长。在科学精神、人文底蕴和身心健康素养的落实挑战性方面,高中校长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初中。在学会学习方面,初中校长认为落实起来最具挑战性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和高中。

(二)相关政策建议

加大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校长和教师关注和学习相关内容,从教育理念上实现真正的改变,认识到在教育实践中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尤其是深入推进现有考试评价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的改变,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考试评价制度,落实全面教育质量观,引导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为学生健康快乐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

开展多层次各学科教师的专题培训,丰富教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知识和能力。寻找典型案例,推广有效经验,尽快提高教师在各学科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

加大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力度,尤其是对学生发展既重要又相对缺乏的社会责任和实践创新两大素养,需要校长和教师开发出更丰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成体系的课程培养体系,探索更加多元适切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相对缺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底蕴类课程,需要优化现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效果。

各学段要根据学生发展年龄特点及学段教育教学目标,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活动,从而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内容有序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并逐步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跟踪评估机制,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应对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和关键品质。<\\Ysc01\d\江苏教育\2017年\2017管理\01\KT1.TIF>

猜你喜欢

底蕴调研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小草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