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河 抵达诗意和富饶的万古奔流

2017-03-10纪咏晓英贺泽劲

中国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岷江怒江河流

纪咏+晓英+贺泽劲

河流带给我们薪火相传的文化传承。当我们走近一条河流,便是走进了一部深邃无比的历史。翻开人类文明史,每一个篇章都闪烁着粼粼波光,每一个音符都激荡着人类逐水而居掀起的波浪。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淌出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承载了埃及文明的辉煌岁月,长江和黄河则孕育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面对大江大河,便是与它们在进行一种难以言表的交流,只可意会,不落言诠,听懂了历史的涛声,便尤如打通了解读历史的任督二脉。无论气势磅礴,还是潺潺涓流,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母亲河”,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条代表着故乡的河,与是否宽广无关,与是否大气无关,都是每个人心中最美丽的河流,都是与乡土联接的那根脐带。

江河的“胸怀”

“河流啊,人类永恒的母亲/你身体里流淌着歌声与光荣”这是诗人吉狄马加在《河流,母亲》一诗中的句子。

河流是陆地表面上经常或间歇有水流动的线形天然水道(也有人工的)。河流先于人类存在于地球上,她们供养生命,使地球充满生机。虽然全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及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河流对人类的贡献,却远比海洋、湖沼、冰川等水体大得多。

所以,面对河流,不只是诗人才能大发感慨,自古以来,芸芸众生下意识地也会将河流这种最常见不过的地貌类型,与神圣的“母亲”划上等号。河流与人类的关系,也如裸裎地表而一览无余的河流——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与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涛涛河水,有如甘甜乳汁,为种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宝贵资源,又有如地球的生命动脉,推动着文明生生不息。

河流流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用充沛的水资源孕育滋生万物,无私地奉献出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物产丰饶。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河流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具有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对河流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黄河之水天上来,丰富的水能除了能启发李白不羁的灵感,更能提供水电能源。万桅竞发、百舸争流的舟辑之利,能变天堑为通途……

面对江河,似乎能感染到它们那强大的包容性和超强的净化能力,感受到“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历史的豁达,感受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后的澹定從容。

生命的循环

我国大江大河源远流长,更有数以万计的小河流纵横交织。历经漫长的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尽管中国河流有着或大或小的变迁,有的消失了,有的萎缩了,有的改道了,可从每一条河流的生命循环中,似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顽强坚韧、生生不息。中国古代四大河流之一的济水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可她波光粼粼的背影从未消失过,济水的下游已成为黄河的下游,上游则演变成黄河下游的一条支流。

河流始终是大自然赐予神州大地不薄的馈赠。首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江河水系、水利工程等情况。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标准时点为 2011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据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45230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河流有22909条),总长度为150.85万公里。

数量多,流程长,是中国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全国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 1万平方公里的尚有79条。其中,长江和黄河,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分别排在第三和第五位,流经或发源于中国的澜沧江、黑龙江也列入了世界最长的十大河流之列。中国大河的数量远超陆地面积相近的欧洲和美国,北美洲面积为中国两倍多,其长度超过1000公里的大河条数也仅为中国的2/3。水量丰沛是中国河流的又一突出特点,全国径流总量达2700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5.8%,平均每年河川径流总量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五位。

流水不腐,可实际上,河流都很古老。但不像走进一座古村、古镇盎然古韵立刻扑面而来,河流的古老从不以沧桑的形式表现,它们只是川流不息,只是波光粼粼,历史沧桑一旦融入江河的波涛,转霎便仿佛被化解得云淡风轻,令人只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从四五千年前的马家窑彩陶的水波形纹路上,似乎能触摸到远古类对河流的喧嚣,感受到古人竭力突破河流限制的自由渴求。通过审美,河流进入炎黄子孙精神生活获得了文化生命。河流流进尧舜禹,流经夏商周,再从春秋战国迤逦而来,其文化生命漫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方面面,在文字、语言、哲学思维、人生修养、文明类型、民族象征等领域都冲刷出了不可泯灭的痕迹。河流不只是自然现象,也成为文明史的一部分,在泛黄的历史中,俯仰之间,总能瞥见河流的魅力。大河奔流,每一条都有如串起中华文明的水晶珠链,璀璨生辉。

文明的起源

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分别是长江、黄河、珠江、淮河、辽河、海河和松花江水系。其中,长江水系是中国最大的水系。

长江以“长”而得名,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象一条腾飞巨龙,从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从离天空最近的青藏高原跃身而下,为四川盆地留下“天府之国”的富饶,又流经“湖广熟,天下足”的两湖,浇灌着“江淮稻粮肥”的苏皖大地,洋洋洒洒冲刷出“富饶甲海内”的长江三角洲,最后从上海注入东海。长江干流流经10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公里,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吸纳了沿途大大小小的河流,形成了浩浩荡荡、纵贯南北的长江水系。当然,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也应属于长江水系。长江中下游是我国著名的湖泊稠密区之一,常言道的“五湖四海”中的五湖,即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都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串湖,湖连江,江湖相依,也成为长江与其他河流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之一。

长江水系东西跨越31个经度,南北相距11个纬度,北部以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与黄河、淮河为界;南部以南岭、黔中高原、大庾岭、武夷山、天目山等与珠江及浙闽水系为界,拥有180多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遍及16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总面积的1/5。充足降水保证了长江的丰沛径流,其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水系有如一棵干支交错、枝叶繁茂的大树,长江干流拥有700多条一级支流,其中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40多条,5万平方公里以上的9条,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4条。长江支流的水量普遍较大,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和赣江等8条支流的多年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嘉陵江流域面积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汉江长度最长,为1577公里;岷江水量最丰,为877亿立方米。长江较大的支流几乎全部集中在长江干流中段的“一盆二湖”(四川盆地和洞庭湖、鄱阳湖)地区。四川盆地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等,洞庭湖一带的支流有清江、澧水、沅江、资水、湘江、汉江等,鄱阳湖一带的支流有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等。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后,提出“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金沙江为长江上游河段,因沿河盛产沙金而得名,古称黑水、绳水,发源于青海境内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北麓。金沙江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它在江达县和石渠县交界处进入昌都地区边界,经江达、贡觉和芒康等县东部边缘,至巴塘县中心线附近的麦曲河口西南方小河的金沙汇口处入云南,然后在云南丽江折向东流,为长江上游。金沙江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由于流经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向东南奔腾直下,至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石鼓附近突然转向东北,形成著名的“虎跳峡”。金沙江河床窄,岸坡陡峭,呈“V”型河床,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为典型的高山深谷型河道。水量丰沛稳定,年际变化小,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名闻天下、富甲天下。金沙江流域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不但拥有十分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而且还有许多煤炭、石灰石、白云石和黏土等。

金沙江流域森林资源丰富,滇北、川西地區堪称森林的王国。“三江并流”地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是欧亚大陆生物群落最富集的地区,它以不到中国国土面积0.4%的面积,拥有着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25%的动物种数,境内栖息着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羚羊、雪豹、孟加拉虎、黑颈鹤等77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秃杉、桫楞、红豆杉等34种国家级保护植物。

金沙江地区生活着16个民族,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这一区域孕育了数千年来的“江边文化”,金沙江上游的石鼓镇、澜沧江上游的叶枝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作,已成为“三江并流”区域和“茶马古道”上的亮点。

历史上曾把岷江误认为长江的上源。岷江是长江上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岷山南麓松潘县郎架岭,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四川盆地西部,于宜宾市合江门汇入长江,干流全长1279公里,流域面积13.54万公里。都江堰以上为岷江上游段,河谷幽深,山坡陡峭,水流湍急,水能丰富;都江堰至乐山市为中游段;乐山市以下为下游段。流经有着“巴山夜雨”“巴蜀漏天”之称的川西山地,岷江能得到充足的雨水补给,水量和水力资源在长江支流中首屈一指,年水量达868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一倍半,是我国水利开发最早的河流之一,水电站分布广泛。岷江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色金属及贵重金属有铂、镍、铜、钻石和金矿,稀有金属有锂、铍、钽、铌矿,非金属矿有白云母、石棉、石膏、碳、水晶、蛇纹岩、含钾磷矿等,流域内分布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27处。有多种国家一级、二级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类。

说起岷江,就不得不说岷江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大渡河发源于四川和青海交界的果洛山(巴颜喀拉山支脉),向南入四川省分别流经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雅安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乐山市,在乐山注入岷江,全长1070公里,流域面积9.1万平方公里,约占岷江的67%。大渡河沿途多峡谷,水流湍急,其中在金口河段的金口大峡谷最为著名,东西宽17公里,南北长26公里,最窄处仅20余米,最深处却有2675米,比世界第二大峡谷科罗拉大峡谷(第一大峡谷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还深542米,被誉为“世界最具魅力的天然公园”。大渡河流域是四川重要林区和石棉、云母的最大产地,森林蓄积量约占四川19%。大渡河也是四川木材水运的主要河道,承担了四川木材水运总量的一半以上。

其实,无论长度、流域面积还是水量,大渡河都比乐山以上的岷江大,根据“江源唯远”的原则,岷江应是大渡河的支流。然而,历史上已习惯把大渡河作为岷江的支流,特别是李冰在岷江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后,使岷江俨然是“天府之国”富庶的根源,强化了世人对岷江的良好印象,也使岷江占据了长江支流的地位,大渡河只能退而求其次,成了长江的二级支流。

雅砻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南部巴颜喀拉山西南坡,与金沙江平行南下,穿行于川西山地的纵谷之中,于攀枝花市雅江桥下注入金沙江。雅砻江干流全长1571公里,流域面积约13.6万平方公里,涉及青海、四川两省,91.5%的流域面积属四川省。雅砻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多峡谷礁滩,不利于航运却水力资源丰富,降水量沿江变化十分明显。

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流域是四川林区的重点,三江流域育林地约占全省森林面积的68%,而雅砻江流域的森林资源又拔了三江流域的头筹,森林面积约占三江流域森林面积的42%,森林蓄积量占40%多,这里生活着大熊猫、小熊猫、白唇鹿、猞猁、牛羚、丹顶鹤等珍贵动物。

长江孕育了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长江文明指的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与黄河文明并列为中国文明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对东亚及世界的影响深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江水系从历朝历代的行政区划流过,也从文化版图上流过,它所涵养的文化无不博大精深、各具特色,巴蜀文化、南诏文化、夜郎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吴越文化、江淮文化、闽文化、赣文化、桂文化,各色地域文化争奇斗艳,又共同描绘出长江的满江春色,青铜、丝织、刺绣、漆器、陶器等物质文化遗存,历经大浪淘沙,却光芒依旧。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和摇篮,也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生态和资源的保障。万里长江的经济价值,在世界大河中很少有能与之相比者。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7000多年以前,长江流域就有地区开始水稻种植。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是朝廷主要的敛赋地区。如今,长江的货运量居全球内河第一,长江流域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土地肥沃的长江流域有3.65亿亩耕地,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生产着全国40%的粮食和1/3的棉花,长江流域的淡水鱼产量占全国的2/3以上。长江水系编织的内河运输网,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公里,水运量约占全国内河水运总量的80%左右。滚滚长江蕴藏的水力资源特别丰富,水力蕴藏量在世界大河中居第三位,是美国、加拿大和日本水力资源的总和。

中国中部、东部、东南部及南部的主要水系,均系内河,自西向东汇入东部海洋,属于太平洋水系。而中国东北、西北、西南的河流多为国际性水系,以不同的流向分别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澜沧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

怒江,又称潞江,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亚洲最天然的水道之一,从河源至入海口的全长一般记载为3240公里(其中中国部分2013公里)。怒江的源流称纳金曲,南流入错那湖,过那曲县东流称那曲河,在索县荣布区热曲河流入昌都地区,流经边坝、洛隆、八宿和左贡等县,然后经察隅进入云南。它在西藏洛隆县的嘉玉桥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时才正式叫怒江。从嘉玉桥到云南省泸水县为怒江的中游,进入云南境内后怒江折向正南方向,江水被束缚在高山深谷间,雕琢出一个美仑美央的怒江大峡谷;云南省泸水县以下为怒江下游,经过云南的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为2000米,仅次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为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流域是我国三大生物物种聚集中心之一,承担着维护云南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责任。怒江流经之处,便是一个露天的民族风情园,斑斓多姿的民族文化随处可见,是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流域里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彝族、藏族、纳西族、景颇族和汉族等22种民族——独龙族和怒族更是怒江独有的少数民族。

怒江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建筑、交通、饮食、服饰等方面的文化无不透露着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怒江境内民居建筑利用自然又融入自然,傈僳族和怒族的“千脚落地房”因地利导,能节约土地资源,怒族的石片房就地取材可节约木材,而普米族的木楞房、独龙族的竹蔑房、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等,无不是既有民族文化特色,又有地域特点。怒江是天堑,可怒江人适应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发明了溜索、藤篾桥等渡江工具,藤篾桥独龙人民创造的过江工具,完全是用竹子和藤条编织而成的。怒江人的饮食独特且个性,傈僳族的漆油鸡、手抓饭、同心酒,怒族的簸箕肉拌饭、琵琶肉、石板粑粑和咕嘟酒等都具有原生态的特点。

澜沧江上游叫扎曲,向东南流至昌都后进入横断山脉,它的上游与怒江上游相似。昌都以下称为澜沧江。昌都到云南的功果桥为中游,流经高山深谷,河底坡降大,水流湍急,多用溜索過渡,故澜沧江在当地也称溜筒江。功果桥以下为下游,两岸地势降低,河谷宽窄相间,常有大的险滩分布。下游段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叫漾濞江。漾濞江切割大雪山南行,到大理附近接纳一个长34公里、宽20多公里的断层湖——洱海,然后注入澜沧江。漾濞江注入口以下,澜沧江笔直南下,穿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景洪县东南的官累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2153公里,流域面积为16.14万平方公里。

怒江和澜沧江有如手拉手的两姐妹,二者大小相近,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也很类似,干流河道顺直,上游河流具有平浅的河谷,中游处横断山区,干流谷底狭深陡险,河床坡度特大,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怒江与澜沧江、独龙江及其183条支流,水资源总量达到了955.91亿立方米,占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的4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000多万千瓦,占云南省水能资源蕴藏量的20%。

没有了河流,这个世界将干涩无比。河流在哺育滋养了我们的同时,也总不吝奉献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河流为我们奉献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的天人合人,奉献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冲霄豪情,也给我们带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时空感,带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恢弘历史观……

猜你喜欢

岷江怒江河流
岷江
梅瓶(二首)
子空的诗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河流的走向
幸运
河流
怒江水电搁浅十年将“复活”
当河流遇见海
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