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善美的“小”世界
——浅谈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

2017-03-09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和平小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榜样心灵德育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和平小学校 雷 爽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应以情感人引发共鸣

当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而留泪,是因为引起了共鸣的一种表现。然而有一种现象,有的人总把品德教育当作“政治任务”加以漠视、生硬说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本无法真正达到德育的作用。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迟到感到失望,在唱国歌时那疏散无力的声音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坚持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中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并持之以恒。比如,《国歌》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三十年代国家民族深重危机下的知识分,为了民族的存亡依然冲出书斋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听歌曲学生立刻感受到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又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凝聚每份爱》这首优秀歌曲激励和团结着华夏儿女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那双双被压在废墟下仍紧握着笔的拳头那些为给灾区献血而排成长龙的队伍写着“小伙伴们挺住!”的横幅以及在废墟下的孩子们齐声高唱《国歌》《团结就是力量》的事迹……都是音乐的德育功能在发挥作用。还有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残疾人运动员金晶的爱国之心及顽强的意志品质,北京奥运会升旗仪式那一刻国歌响彻鸟巢时的震撼奥运健儿奋力拼博的精神以此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让爱国主义情怀和美好的音符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充分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审美作用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听觉艺术它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现的体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来陶冶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 美化人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去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进而创造美发展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特别是对我国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我们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要引导学生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把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好作品介绍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时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又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我引用恩格斯的精辟评价对学生进行引导:“《命运》是一首非常好的交响曲,第一乐章是悲痛的绝望。慢板乐章是哀痛和柔和的哀切的申诉。第三、四乐章是自由的号角和青春欢呼。”这一具体而又深刻的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学生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动力,并在同学们的心中产生剧烈的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用音乐之美来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美,寓美于心灵之中。

三、通过音乐教学树立起起榜样的作用

榜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歌手韩红,不仅用歌声打动我们,还资助收养了不少孤儿,她演唱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的主题曲《感动中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在今年的雪灾和地震这些残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明星如刘欢、成龙、刘德华等踊跃捐款,并深情演绎了《爱的奉献》《生死不离》《承诺》等歌曲,用行动表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作为明星的号召力。周杰伦的歌曲《蜗牛》《听妈妈的话》编入了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本,很多学生都喜爱这两首歌。这两首歌里体现出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这些明星是很多学生的偶像和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老师,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现在这个物欲与权欲充斥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榜样,尤其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们。通过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努力实现幸福的人生。当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教师自身言行举止要得体,严于律己、爱校爱生,具有爱心、责任心,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熏陶。

总之,“学艺先学做人。”这句话让我多年仍记忆犹新,作为音乐教师,应把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更要把情感融入教学中,用真情实意打动学生。

猜你喜欢

榜样心灵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