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出发,用“爱”发声
——浅谈美育教育下的音乐课堂中声乐教学的实用策略

2017-03-09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朱成荫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歌唱美育节奏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朱成荫

一、问题的提出

(一)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存在着少用甚至不用发声练习的现象。有些教师不事先教学生进行发声练习,而是直接教学生唱歌;而教师不根据学生年龄随便使用发声练习对学生的危害更大,教师所选择的发声练习歌曲比较难,学生无论是在高音还是节奏方面都难以学会。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而不只是反复的无意识的重复听。聆听的方式是多样的,教师除了利用好多媒体,还可以用自己的范唱带动学生,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带着问题去聆听。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需要被人很好地聆听。学生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那么对学生良好音乐天赋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审美教育对歌唱的帮助

通过科学的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制定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音乐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师对学生在体验声音和情感等方面做出更多要求,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歌唱水平才能迅速提升。 例如,在对《种太阳》这首歌曲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唱《种太阳》这首歌,还要求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多注意表达和体验,让学生在歌唱中学习到更多的技能。通过授人以渔的教育方式,在歌唱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更多音乐基本功,如对五线谱的理解。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如果你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就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音乐没有更多理性说教,但她比思想理论更容易把人们带入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以至生命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 , 音乐教育的功能大于政治、胜于思想,可谓好歌影响一生。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青少年对美的兴趣和追求,从而让学生能够透过音乐发现美、感受到美,这种美育功能是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

(二)音乐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为弟子所设置的课程中,就将音乐放在了重要位置,此外他还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说法,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对于人才成长的重要性。直接将音乐教育提升到了健全人格的高度, 而事实上,音乐也确实能够对人的人格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 》中就曾说过“节奏与乐调以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

三、审美教育在歌曲课堂中的应用

(一)加强视唱练习,感受旋律曲线

所有的音乐都有自己的节奏。要让学生有节奏感,首先得激发他们感知节奏的兴趣,从简单的游戏开始。记得教一年级音乐时,有一次上课,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快慢,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听两段音乐来分辨他们的快慢、时值的长短,而是参考音基360上的内容把课件上做成了游戏,哪个同学答对了,课件中的小人就会笑起来,如果答错了,课件中的小人就会哭,学生参与这个游戏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还有在教学一年级第一首歌《你的名字叫什么》时,单让学生跟着音乐唱,有些学生兴趣就不浓厚了,但是让他们拍着手走到自己喜欢 的同学跟前唱时,他们唱得就特别起劲。 所以说,把感知节奏融入到游戏当中,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地感知节奏、掌握节奏。作为普及教育,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唱准音,有的学生通过6年的音乐学习到毕业时仍然五音不全,这不光是孩子自身条件的问题,也有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对音准没有要求,或引导方法不当使学生失去了唱歌的兴趣。对于一个没有音高概念的学生来说,音乐再美,也是对牛弹琴。因为他无法感知旋律的优美。所以,我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注意对学生的音准的培养。

(二)让学生在编创活动中体会音乐的创造美

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或创造活动,是提供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创造心理是人的心理结构中的较高层次,是心理结构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进行创造性教学,开展创造性活动有助于优化人的心理结构。所以,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鼓励和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音乐知识,自己创编歌曲或乐曲(主要是打击乐),通过表演、演奏等手段根据自己已掌握的音乐技能,对原有作品进行初步二度、三度创作的尝试,或尝试利用电脑等设备自己创作新的作品,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提高创编能力,享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高年级学生经常随便给学生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有的任意的物品或乐器,合作创编打击乐,结果收效显著,五年级的学生,有的组甚至还创编出旋律作为歌曲的二声部或加入一些引子,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时声势浩大,有时如涓涓细流,当他们表演完,脸上的愉悦之情都溢于言表。可见,学生确实能够通过创编活动体会出音乐的创造美。

四、综述

歌唱是源自于人们的情感又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的一种很直接的很惯用的达方式。歌唱可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 歌唱可愉悦人的心情,释放心理压力;歌唱可丰富人的情感世界,让人更加热爱生活; 歌唱可让人的思维活跃敏捷,促进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歌唱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密切相互间的感情;歌唱可以美容养颜,焕发人的青春活力。从人们对歌唱好处的认可中可概括出小学音乐课歌唱模块美育学生的功能,这就是: 歌唱是赋予小学生情感体验的活动,通过歌唱教学能赋予小学生以美好的情感、聪明和智慧、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思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中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的一门专业课,这门专业课中的歌唱教学十分重要,不可缺失;小学音乐教学尤其应该重视利用歌唱的形式,以小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快乐体验”来促进教学效果的良性转化,达到对小学生进行美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歌唱美育节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YOUNG·节奏
歌唱十月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