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2017-03-09广东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如厕小班技能

广东河源市直属机关幼儿园 李 频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提到:“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应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有研究表明:“2—4 岁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就越易成功。可见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很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培养自我服务意识,帮助幼儿树立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现在的中国孩子已经成了家庭的小皇帝,一个小孩,六个大人围着“转”。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能力近乎消失。所以小班幼儿刚入园时,大部分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装水喝水、更不会穿脱衣服、上厕所等情形,事事需要成人帮助。孩子习惯了依赖大人的帮助,遇到一点难的事就不想动,慢慢孩子丧失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培养幼儿自理能力首先要激发幼儿自我服务的兴趣,帮助幼儿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必须从思想上唤醒幼儿,自己的事情是可以自己做的。

为此,我们创设能激发幼儿自我服务意识的环境,首先是物质上的环境,在幼儿园的走廊、宣传栏、班级环境创设都渗透自我服务教育,在校园宣传栏、教室、幼儿休息室等场所张贴幼儿自我服务的图画,强化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同时教师要尽量将幼儿自我服务所需要的物品摆在显眼易取之处,激发幼儿自我服务动机。其次是精神环境,幼儿普遍存在崇师心理,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有利教育时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有收拾整理教具等物品的良好习惯。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自理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要回归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一日生活包括入园、进餐、如厕、自主活动、离园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鼓励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入园时鼓励幼儿自己背着书包走进教室,自己放好书包、晨检卡,换鞋子然后参加晨间锻炼等,我们每天会拍下一部分孩子入园的情景以课件播放进行谈话,让孩子来分析谁对谁不对,如此督促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操练。

进餐时我们营造温馨愉快的进餐环境,用形象有趣的语言介绍饭菜激发幼儿进餐欲望。鼓励幼儿自己取饭,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小勺,进餐时细嚼慢咽、不大声说话,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干净。餐后指导幼儿将餐具分类放在固定器皿里。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差,进餐技能欠缺,我们通过环境暗示、说做一体、情境模拟等策略,帮助幼儿习得进餐技能,逐渐养成进餐良好习惯并独立进餐。

如厕环节是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过程的最大难题,也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小班刚入园时,我们带领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的环境、器具,了解便具的使用方法。分男女学习如厕流程,通过运用情境模拟、儿歌“脱裤子”“我会穿裤子”“小屁股干净啦”等教幼儿学习脱、穿裤子、学习便后自己擦屁股、便后冲厕所、整理衣裤。在厕所地面、墙面便池等位置张贴图片或标记,引导幼儿学习掌握如厕的基本技能,实现如厕自理。

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运动前要喝水、如厕,冬天在老师的提醒下会脱掉厚的外套并放在固定地方;活动时不远离集体,有便意和不适时会及时告诉老师,会与同伴相互合作,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活动。活动后引导幼儿将玩具、器械、材料收放整齐,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

离园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此时,小班幼儿既快乐又焦急。根本没心情收拾整理,经常玩具散落一地,自己的物品在哪也不知道。面对幼儿离园时的情绪问题,我们通过身体互动,情景游戏,营造快乐有趣的情绪氛围,让幼儿体验与教师、同伴相处的快乐。同时,带领幼儿一起参与整理环境、整理仪表等自我服务的过程,学习管理自己的物品,并能有顺序地摆放。帮助幼儿建立归位意识,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整理技能,使幼儿感受自己是很能干的,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利用区角游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区域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组织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小班幼儿手部肌肉发展不完善,而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需要有一双灵活的小手,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提供许多有利于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活动材料。在数学区提供不同图形的瓶子娃娃、扭扭棒等,让孩子练习拧拧盖盖的技能。另外,根据小班幼儿喜欢玩娃娃家的特点,教师认真创设娃娃家,让孩子们通过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角色,在玩做饭、扫地、喂娃娃,给娃娃穿衣服等游戏中,练习系扣子、喂饭,用抹布擦地、折衣服、炒菜等自我服务的技能。

四、定期开展自理能力竞赛,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发展

为了进一步强化与引导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我们充分利用幼儿乐于表现、争强好胜等心理,定于每双周的星期五下午为小班级自理能力竞赛时间。把比赛的内容让家长通晓,鼓励幼儿轮流报名参加,让家长配合训练孩子各种自理能力和生活技能。,我们分别进行剥花生、剥鸡蛋、剥豆豆、夹豆豆、夹玻璃球等生活技能比赛,还进行穿衣服、鞋子、叠毛巾、小被子、整理玩具、彩笔等自我服务技能比赛。在《成长的足迹》红花评比栏里,对于按时入园,独立进餐,安静入睡、会管理自己物品等表现好的幼儿,及时鼓励并奖励他小红花,有10朵红花可以跟老师换一件小礼物等,如此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理能力竞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提高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练习、实践,从而更好地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如厕小班技能
论跨性别者如厕权实现的困境与方式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幼儿如厕能力的培养策略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且谈如厕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