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隐性管理策略

2017-03-09云南省怒江州直幼儿园张江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管理策略

云南省怒江州直幼儿园 张江萍

一、课堂隐性管理的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

课堂隐性管理。

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显性管理和课堂隐性管理。课堂隐性管理是相对显性管理而言的,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显性管理以直接的、明显的管理形式对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管理、做出对策。课堂隐性管理则是通过隐性、暗示的管理方法管理学生,是一种间接的管理方式,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情感、观念、信仰、价值体系等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师管理。

(二)课堂隐性管理的特点

1.潜意识性

在课堂管理上,显性管理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直接指向的学生行为, 直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做什么等等。然而,课堂隐性管理则主要指向学生的意识,并且主要靠学生潜意识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管理,它对学生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这一特征就是课堂隐性管理的潜意识性[1]。

2.高效性

课堂隐性管理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同时,教师充分利用各种隐性管理策略,渗透入教学活动中的课堂管理。臂如通过教师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声调的变化等都可以是管理学生的一种策略。这种管理可以针对每个具体学生,不面向全体学生,不影响正常教学过程,不打断教师的教学思路。避免了显性管理中“一人害病,全班吃药[2]”的管理。并且不浪费其他学生的学习时间与有效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3.艺术性

课堂不局限于教室,管理也不同于控制。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王友的案例就是课堂隐性管理的艺术性体现,故事中,陶行知先生从侧面、间接地使王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激发他自觉地改过积极性[3]。他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恰当的使用管理策略,把管理策略隐藏在给学生糖果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感到惊异,同时也让我们感到惊异。做到尊重学生自尊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和谐统一。

二、课堂隐性管理的实施策略

(一)无声语言的情感交流

无声语言的情感交流是典型的课堂隐性管理策略,它主要以教师的表情、动作、眼神等非言语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具体为以下几种。

1.表情暗示

表情是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建立联系的桥梁。在课堂中,教师的表情对学生的行为具有较强的暗示和调控作用。教师常常通过表情的变化把一些复杂的情感、思想表露出来,学生则通过对教师表情的关注获得有关的信息,并确定自己应作出的反映。

2.眼神交流

每位教师都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教师的眼神与表情一样都是极为丰富的,有时表示欢喜、有时表示憎恶、有时表示悲伤等。通过教师眼神的变化,学生可以窥见教师的心理,从而产生相关的心理效应。

3.动作的妙用

教师的一招一势, 一举一动, 都具有鲜明的直观性[4]。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行为动作看的很清楚,对教师的动作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映。在课堂管理中,当部分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动作的妙用对学生进行间接的管理。

(二)加强课堂隐性管理的趣味性,提高课堂管理效能

课堂管理效能的提高,需要教师加强课堂管理中的乐趣性。尤其是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管理,与死板硬套班规、条例、法则管理相比,他们更喜欢充满乐趣的管理。充满乐趣的课堂隐性管理,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喜欢这种管理而且会让他们感到身心愉悦。

(三)教师期望的合理运用

教师期望的是教师对自己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成绩的推演,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现状的了解基础上的[5]。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期望效应。这种期望效应或是引导学生的行为的变化,或是抑制学生行为的变化。在课堂管理中,教师恰如其分的期望是学生改变课堂问题行为的的强大动力,它间接的对课堂行为问题进行管理,是一种课堂隐性管理策略。正如古语: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6]。教师期望的课堂隐性管理策略学生喜欢,乐于接受。同时为学生营造出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但是,要提高管理的效果,还需要教师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教师应获得每位学生的全面信息,避免不合实际的期望;第二,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通过沟通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情况,保证期望的合理运用。

三、小结

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成分。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对管理行为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管理行为不仅只是控制学生的行为,而是要更倾向于在管理中完善学生的情感的发展,激发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课堂隐性管理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还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了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加强课堂隐性管理理论的学习,并有机的把课堂隐性管理与显性管理的结合起来,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袁德成. 隐性管理散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7):80-82.

[2]杜德栎.试论课堂隐性管理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2,(8):10.

[3] 王显才.教育的自“醒”[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5.(75).

[4]杜东平.加强课堂教学的隐性管理.中学生物教学[J].1997,(1):14.

[5]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8.

[6] 何世育.妙用隐性管理 创建和谐课堂[J].新教育.2009,(5):16.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管理策略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策略的应用探索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社会权显性入宪之思考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