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

2017-03-09天津市东丽区钢花幼儿园郭丰娣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儿歌小班常规

天津市东丽区钢花幼儿园 郭丰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孩子有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促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新的环境,所以我们在幼儿学习、生活、游戏等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有的放失地帮助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一、教师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幼儿遵守规则

(一)教师以身作则,给幼儿正确的示范

孔子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而教师的言行示范比口头教育更加有效。小班幼儿是模仿学习的重要阶段,作为老师我们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要求幼儿活动区活动时不能乱扔垃圾,要把垃圾分类放到指定的地方,这时老师也要按照要求把垃圾分类放好。要求幼儿把自己的物品收放整齐,这时老师也要把教学用品收放整齐,每次用过之后按标志收回,不能随处乱放影响整洁。正是老师言出必行的示范作用,才会更有说服力。

(二)适时的鼓励表扬,引导幼儿遵守常规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有些能力还不够完善,尤其在思维和自控能力等方面比较明显。因此,我们要耐心的说服和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意识。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和进步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并循序渐进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刚入园不久的孩子掌握不好小勺的使用方法,在吃饭时会掉饭粒,作为教师要耐心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进餐常规。其次利用儿歌的方式加以提醒,如“吃饭吃得真干净;桌上地上没饭粒;细嚼慢咽吃得香,干干净净身体好”。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动作,都会使幼儿产生要更加好好表现的欲望,实现从某一“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从而产生 “良性循环”的效应。

(三)巧用照片,帮助幼儿良好习惯

幼儿入园后,还是对自己来园有着陌生感。对自己的座位、床位、水杯、毛巾、物品柜记不清,为此我们把孩子固定物品的位置都贴上照片,让孩子通过照片直观的认识并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的物品,从而养成取放物品的良好习惯。

(四)妙用儿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喜欢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儿歌,我们就抓住这一特点,运用这些儿歌来帮助幼儿记住要求,规范行为。如当孩子们洗手时我就念洗手儿歌:冲冲小手,搓上肥皂,关上水龙头。搓手心,搓手背,再打开水龙头,肥皂沫冲干净,甩甩小手擦干净。孩子们会听着儿歌做出洗手步骤,渐渐过渡到幼儿边念儿歌边重复洗手步骤。在幼儿叠衣服的环节,小小的儿歌:左抱抱、右抱抱、点点头、弯弯腰。让幼儿很快顺利的完成这一环节。

二、让孩子充分的实践,强化幼儿常规意识

良好常规的形成,会建立在幼儿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不愿意让孩子自己做事情,也会因为怕耽误时间不让孩子自己做。长久以往孩子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在幼儿园各环节的活动中,教师不可能像家长一样“一对一服务”,教师会引导幼儿自己动手,让幼儿有意识的自己去学去练习。如果采用枯燥的反复练习的方法,孩子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为此我们采用游戏的方法培养幼儿常规的形成。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们通过多种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不仅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并且可以体验建立起行为准则,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如在娃娃家帮助娃娃穿脱衣服的练习活动,让能力稍差的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实践。当发现孩子有无序、不保持卫生的习惯后,我们在小餐厅提出服务员保持餐厅整洁的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了自理能力的同时养成收拾整理的良好习惯等。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常规。

三、持之以恒的正面教育,帮助幼儿内化常规

常规培养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好的常规要在不断强化的正面教育中养成和提高。小班幼儿还不能正确明辨是非、对误,我们就采用主题教育的形式促使幼儿不仅明白应该怎么做,更加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让幼儿在行动中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衡量。另外对于孩子的常规教育班内教师要制定统一的目标。不可以一个老师要求这样,另一个老师要求那样,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不知所措。另外班内教师应紧密配合,天天坚持,常抓不懈。不能做半途而废的事情,即使看到一定的成效还需要持久的坚持。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教师应加大平时的观察,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师反复指导与督促中,巩固幼儿已经习得的好习惯,促进好的行为逐步内化,进而转化成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常规。

四、做到家园配合,家长帮助幼儿巩固生活常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成员都是形成幼儿好习惯的榜样。良好常规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之一。幼儿有了良好的常规,他们的独立性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家长应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多与教师沟通,在教育方面应和幼儿园保持一致,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为此,我们通过以下形式,与家长沟通:重视家访;孩子在来园一段时间后,通过让家长来观摩,了解幼儿园的常规,并与自己的孩子已形成的常规习惯进行对比,看到不足;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幼儿的能力。

常规习惯的培养对于孩子适应陌生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要小班幼儿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应积极与老师配合,一起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习惯。在家少一些包办代替,多一些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如果我们从入园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良好常规习惯那么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形成这些习惯。因此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要注重小班幼儿良好常规的培养,让良好的常规习惯融化到幼儿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入到每个幼儿的内心,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儿歌小班常规
常规之外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睡觉儿歌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儿歌绝唱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