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布局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运用
2017-03-09邬锦川
邬锦川
国营海东造船厂
生产布局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下的运用
邬锦川
国营海东造船厂
生产布局技术是现代造船模式的三个要素:生产流程、生产组织和运行机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现代造船模式的逐步推广,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优化船舶建造过程中的生产布局,是提高船舶建造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介绍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阐述了国内造船行业的现状,结合笔者在国有造船企业多年来的管理经验,对生产布局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下实际运用进行探讨。
生产布局;生产流程;现代造船模式
前言: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的造船企业形势普遍面临接订单难、融资难的二难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中小型造船企业通过苦练内功,在造船技术上加快从传统模式向现代造船模式转换,是造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立于不败之地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而生产布局技术是其中的关键。目前,国内造船业与日本、韩国等造船发达国家仍然差距较大,按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建立优化的生产布局和生产流程,可以用相对较小的代价去推进现代造船管理模式,在硬件和生产技术上缩小与造船发达国家的差距。
一、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
现代造船模式实质上是产品导向型造船模式,即从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一体化角度,按区域对产品作业任务进行分解和组合,并按区域划分各类作业任务,形成船体以分段、舾装以托盘(或单元)作为组织生产的基本作业单元,进行船舶建造的一种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模式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船体和上层建筑)、舾(装)、涂(装)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现代造船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1、中间产品。是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舾装单元和舾装模块是典型的中间产品。舾装单元是对特定区域内(如机舱)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单独地高效率地制作;舾装模块是将组成一定功能的相关设备、支架、仪表、管路和电缆等进行组装;在适当时机整体吊入船体进行安装。
2、船体分道建造。以分类成组的中间产品为导向,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平行作业的生产单元,按工期要求,保持一定的生产节拍作业。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区域舾装技术、区域涂装技术、高效焊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精度造船技术等都离不开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3、壳舾涂一体化作业。确立了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涂装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从设计、采购、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围绕中间产品进行协调与配合。
二、国内造船行业的现状
目前国内中小型造船企业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传统造船模式实质上是系统导向型造船模式,即按照功能、系统对生产作业进行分解和组合,并依循船体、机装、电装专业划分的工艺阶段,再细分为各个工艺项目作为船舶建造过程中的一个工艺环节,以工艺过程形式组织生产的一种造船模式。究其原因,除了与专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专业水平不足外,资金投入不足和生产布局不合理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三、生产布局技术在现代造船模式中的运用
生产生产布局是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有密切的联系。一个经过优化、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是现代造船模式的基础。由于生产作业场地布置情况主要受船厂的地形、地貌、水域和岸线等条件影响,这就需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以实施开展生产布局工作。
1、优化生产流程。生产布局的首要任务是优化生产流程。在布局生产现场时,要根据船厂现有船台(船坞)、舾装场地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船舶分道建造的要求,这也是优化流程布局的关键。为适应现代造船模式需要,有二种较为典型的生产流程:一是连续流水线型,按船舶建造阶段设置流水线;二是独立分离型,按船舶建造阶段设置建造场地,各个场地相对独立分离,用传输设备或运输车转运分段等。以上两种布局形式各有特点。如果企业以批量生产为主,流水线形式布局较有优势;如果产品各种多,以单船生产为主,则独立分离型布局较有优势。
2、建立船体分道生产线。船体分道建造技术是指以分类成组的中间产品为导向,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平行作业的生产单元。船体分道建造既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技术,又是一种先进的装备配置技术,是确立现代造船模式的重要技术支撑。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区域舾装技术、区域涂装技术、高效焊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精度造船技术等都离不开船体分道建造技术。为了保证分道建造的顺利进行,还要利用计算机软件,抓好产品分道设计、作业计划管理、作业计划编制,建立与分道建造相适应的工程计划管理制度。
3、建立固定的舾装场地和管件场地。生产布局中要有固定按区域划分的舾装作业场地和管件加工场地,其思路是遵循中间产品的理论展开。如舾装单元和舾装模块是典型的中间产品,舾装单元是对特定区域内(如机舱)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单独高效率地制作;舾装模块是将组成一定功能的相关设备、支架、仪表、管路和电缆等进行组装,在适当时机整体吊入船体进行安装。舾装作业分区还按“结构特征”划分舾装区,固定其基本作业单元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和生产任务。
4、生产布局还要考虑到物流的合理性。船舶建造过程中有大量的钢材等物资和设备进出厂区及各个场地,因此在生产布局时既要考虑到生产流程的便利性,又要考虑到物流的合理性。在钢材堆场、钢板预处理、数控切割、舾装、船体装配等各个生产阶段实现直线的、最短距离的运输,将装卸量减到最小,这样一方面避免交叉运输浪费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束语:
综观国内已建成的各个船厂,生产布局各式各样、不一而同。但根据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生产布局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这就是要以生产布局要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有相对完整的分道建造生产线,有固定按区域划分的舾装作业场地和管件加工场地,船台附近有分段堆放和总段组装场地。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布局和生产流程,可以促进造船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张俊毅. 面向工程管理的现代造船生产过程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09.
[2] 王承文. 现代造船模式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05)
[3] 刁淑华. 我国现代造船模式的探讨[J]. 齐鲁渔业, 2008, 25.
邬锦川,单位:国营海东造船厂,职务/职称:常务副厂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