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7-03-09陈苏超

绿色环保建材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项目管理实训

陈苏超

山西工商学院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陈苏超

山西工商学院

目前很多高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没有良好的结合。根据我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思路为:科学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结合沙盘模拟进行实训教学、创新教学环节、灵活考核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在目前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填鸭式教学、纯理论教学、缺乏与工程实践和案例相结合等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的授课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2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思路和建议

2.1 科学选用教材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工程项目管理》教材在市场上有多种,但内容大都重理论轻实践,不能与当前应用型高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所以在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注重实践案例的解析内容,能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选择和编写与之相适应的案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全面性。通过案例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1]。

2.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满足专业需求为根本,以“必须、够用、适度”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精讲、简化。精讲,就是为满足专业能力需求中“必须”的部分课程内容开展重点教学,讲清、讲透、讲明白。例如在质量、进度、成本等主要环节的控制过程中的程序、方法都是实际运用中的重点内容,需细致分析讲解以让学生理解掌握。简化,就是以“适度”为原则,在对一些内容进行教学时采用从总体把握,归纳总结,简而化之。从而对课程内容的合理安排,既能使课程内容要求得到满足,又能使学生工作后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

根据我校学生情况,现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整合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组织与管理,包括概论、施工项目管理组织,让学生生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和组织结构;第二部分为进度管理,包括流水施工方法、网络计划技术、施工项目进度控制,主要学习横道图、网络图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三部分为质量管理,包括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施工项目安全与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合并为一章,考虑到质量和安全联系的紧密性;第四部分为成本管理;第五部分为风险管理;第六部分为其他管理,包括施工项目收尾管理、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交叉内容需要精简,学生已经开设过招投标课程、合同管理课程,所以对这两章节进行简单介绍,节约学习时间。

在这些内容中,重点讲解“项目组织”、“三控三管一协调”。重新整合后的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的了解到课程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拓展知识,也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内容。

2.3 结合沙盘模拟进行实训教学

通过直观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来模拟施工企业对具体工程项目从中标后直至竣工的全过程施工管理。每套沙盘包括5个岗位角色、14种单据卡片,利用工程实体,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同学们了解不同岗位的作用及项目管理的流程[3]。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计划、组织生产、整合资源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施工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及风险性,从而深刻理解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施工管理规律,提升现场管理能力。建议实训课时12课时。

2.4 创新教学方式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看视频课程、多媒体课件、直播课堂、网上教学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各教学点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学助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

(2)演示教学。注重结合工程实际,组织教学参观,在虚拟仿真实训室给学生演示施工现场。这部分内容建议设置4学时的实训课时。

(3)将学生分组,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正确实施处理方案。由此培养学生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实现趣味教学。

2.5 灵活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终结性考核与形成性考核为考查学生的依据。终结性考核的内容侧重于项目管理理论方面的要求,形成性考核侧重于考察学生过程学习的掌握情况[4]。

整个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是通过记录平时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发言情况、案例讨论的表现情况、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实训成绩占20%,主要考勤学生实训实践课程,包括实训报告、实训课程出勤,实训表现;期末成绩占60%,考核理论知识。整体来看期末成绩比重适当降低,增加了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能够更公平公正的去考核学生的成绩。

3 项目实施预期成果

项目实施的预期成果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结合工作过程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能够进行相应的工作模拟,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二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动手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三是小组协作式开展教学活动,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四是强调过程考核和项目考核,考核更加细化,学生没有滥竽充数的机会,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相关能力学到相关知识。

[1]朱珊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浅析[J].科技展望,2016(8):355.

[2]侯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11~50.

[3]董国庆,杨会东.沙盘模拟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2017(2):270~271.

[4]张银霞.关于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2016(22):95.

山西工商学院校级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研究。

陈苏超(1986-),女,河北邢台人,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项目管理实训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