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支撑战略实施路径
——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例
2017-03-09黄德金
黄德金
(1.河南工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支撑战略实施路径
——以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例
黄德金1,2
(1.河南工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2.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天津 300387)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主要立足于国内。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自建设以来成效明显,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其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人力资源瓶颈。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是解决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瓶颈的必要选择。其主要路径在于科学分析现状,合理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依托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农民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吸引并鼓励优秀农业人才投身于粮食产业发展;加强培训,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培养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做好保障,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社会保障水平,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粮食安全;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开发;实施路径
粮食安全是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1996年对粮食安全给出的定义,粮食安全包括“量”和“质”的双重内涵。“量”强调的是粮食的有效供给数量,用以保障人们对于粮食的基本需求,即解决人们能够吃得饱的问题;“质”则是强调粮食的品质及安全性,即解决人们能够吃得好的问题。[1]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粮食安全还应当包含保障粮食价格适度稳定,以及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包括自然灾害、战争封锁、粮食禁运、粮食结构性失衡等所引发的各类风险。[2]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更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保证。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是国家应对粮食安全需要的一个重要举措,其顺利实施必将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不被“吃饭问题”所掣肘。习近平在视察粮食生产时也曾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3]河南省持续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上述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符合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
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粮食安全的主要出路无疑在于发展国内粮食生产,因为只有立足国内才能摆脱对国外粮食进口的依赖,才能将国家安全置于自身可控的范围内。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生产水平高和粮食调出量大的核心产区”。在此基础上,河南等省份相继成为国家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自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稳步上升,但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已下降为61623.9万吨,同比减少520.1万吨,减幅0.8%,在供给侧改革、去库存的大背景下,粮食总产量仍保持在高位运行,但已止步于“十二连增”。[4]
从供需情况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内粮食市场多重矛盾交织,新老问题叠加,除总量上的矛盾之外,还表现为结构上的矛盾。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粮食自给率不足90%,2015年我国粮食总需求在64000万吨以上,粮食缺口仍接近2000万吨。[5]另一方面,国内粮食需求增加的情况依然存在,粮食进口数量持续增加,2015年我国粮食实际进口总量为12000万吨左右,[6]粮食实际进口数量远超于粮食实际缺口。从进口额上看,200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总额为124亿美元,到2015年已达到1168亿美元,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7]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区域性极端灾害天气增多,区域性安全冲突频发,国际粮食主产区产量稳定性降低,当前国际粮食进口的不确定性增强,这些无疑都将加剧我国粮食安全的风险。
作为我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的主要代表,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素有“中原粮仓”之美誉。正是基于对利用地区优势发展粮食生产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充分认识,2010年河南省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的通知》,积极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粮食总产量继2011年突破550亿千克后,2015年实现全省粮食总产量606.71亿千克,占全国当年粮食总产量(6214.35亿千克)的10%,较2014年增加29.48亿千克,增长5.1%,创造了“十二连增”的突破,也实现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第二阶段目标,即到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600亿千克。2016年受大范围自然灾害和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全省粮食总产量594.66亿千克,减产12.05亿千克,减幅2.0%。[8]总体上看,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推动下,河南省粮食产量多年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状态,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瓶颈
河南作为我国传统粮食主产区,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业历史悠久,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须与农业、农村多项改革并向而行。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传统农业区一般来说其传统农业特性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劳动组织形式以家庭生产为主,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更新缓慢且自主性强、自觉性弱,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在此背景下,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正面临一定的人力资源瓶颈。
这些瓶颈问题概括起来就是农业人力资源规划不力、培养不够、素质不高、结构不优、流通不畅、活力不强、动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农业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系统的开发机制;农业人力资源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农业生产中生态观念与环保意识淡薄;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受经济利益驱动,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兼业”现象加速,青壮年、高素质劳动力流失严重,留守农民以中老年和妇女为主,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人力资源总体上呈现“质”和“量”的双减趋势;农业人力资源外流加速,回流甚微,使得农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问题渐显;由于行业收入差别和城乡间生活环境的差异,现有农民老龄化所表现出的种粮“无力”,与青年人倾向于进城谋生所表现出的种粮“不愿”,暴露了粮食产业人力资源“后继无人”的尴尬;由于粮食产业的“增收效应”相对不明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农民对于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不高,表现为存在主动弃耕、改种经济作物或变更土地用途现象;受科技管理、人口户籍、土地流转、粮食经营等政策限制,优秀农业科技人员、经营人员、管理人员的流动活力不强;由于粮食加工、经营等相关产业发展慢、水平低,无法为粮食产业有效提升附加值,限制了粮农们的增产增收能力,造成了粮农们生产积极性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
三、人力资源支撑战略是破解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瓶颈的应然之选
面对“四化同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在粮食生产核心区有效解决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与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的矛盾、实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保证粮食增产与实现农民增收的矛盾等变得更加迫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涉及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粮食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良种繁育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等8大工程和几十项具体任务。人是发展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前述各项建设工作的首要资源。遵循这一逻辑,解决上述瓶颈和矛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首先解决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出发,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人力资源支撑战略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一,通过制定科学的农业人力资源规划,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稳定农业人力资源队伍,优化农业人力资源结构。受种粮比较效益低,机会成本高,农村与城市间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条件等差距巨大的影响,粮食生产核心区优秀人力资源“孔雀东南飞”和“城镇化”现象普遍。据统计,2015年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4441万人,比2010年增加79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85%,比2010年提高了8.0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省人口年增长率仅为0.54%。[9]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农业人力资源加速外流现象将更加突出。因此,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统计、准确预测、合理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粮食产业劳动生产率低、科技贡献度低、人力成本长期居高,已成为制约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现在粮食作物中人力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比重最低的是大豆,占32.1%,而同期美国的人力成本占农作物总成本的比重最高的棉花也只有10.8%,其他粮食作物都在3%到5%之间。现在我国大豆每吨生产成本是4877元,是美国的2.14倍,玉米每吨生产成本为2117元,是美国的2.23倍。[7]这意味着我们的粮食生产必须通过人力资源教育、培训、开发等手段,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的贡献率,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从而提高我们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竞争力。
农业人力资源量的减少已成必然,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向农业人力资源质量和活力的向度上挖潜。农业人力资源活力不够是农村长期存在的现象,这与农业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实际重视、农民的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农村生活环境差、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粮农增产增收难度大等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通过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农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活力,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以保障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
四、河南省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支撑战略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规划,提升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效率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分布在除豫西山区以外的所有地区,可谓是地域广阔、人口数量众多,但目前针对农业人力资源还缺乏具体规划。推进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人力资源支撑战略,首要任务是在科学分析全省现有农业人力资源状况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中短期、长期农业人力资源规划。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谋划,通盘考虑。首先,要对全省现有的农业人力资源数量、结构、流动状况等做一全面的调研和掌握;其次,要根据农业经济尤其是粮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用战略眼光对未来农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素质水平、文化结构、年龄结构等进行科学分析与研判;再次,从优生优育、分阶段教育、多途径培训、宣传引导、综合激励等多个方面,对系统推进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规划。规划的制定要注重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性、目的性、针对性和长期性,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积压与短缺”矛盾及“学非所用”“用非所长”问题,着眼于提升对各类农业专门人才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二)以教促农,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农业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素质能力不高,是制约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推进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个抓手。近年来,河南省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巩固率已经达到94%,[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城乡的基础教育得到了较为均衡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当下河南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仍面临优质师资紧缺、教育教学设施落后、经费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给予充分重视和政策倾斜,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的差距。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要扭转以往跟随升学、高考指挥棒的局面,注重对农村孩子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得随意删减或取消体、音、美、自然、劳动、品德等课程授课计划,全面培养农村孩子的文化和综合素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河南省近几年职业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2016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已达128.25万人,实现招生47.79万人,为社会提供各类毕业生42.37万人。[11]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是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的主阵地,但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得到的重视仍然远远不够,尤为突出的是优秀的师资、生源、教育资源等都普遍向普通教育集中,造成职业教育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下大气力进行扭转。同时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理念,与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相对接,科学设置粮食种植技术、农机技术、农产品经营管理等专业和课程,有针对性地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培养职业农民、技术能手和职业经纪人。
(三)创新机制,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资源回流到农村创业兴业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党中央基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及全球经济发展客观现实所提出的发展战略理念,明确了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要实现上述发展就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不间断的体制机制创新。首先,要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破除以往户籍管理中的地域、身份等限制,允许农业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在鼓励富余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同时,更要鼓励城镇中文化素质高并且有农业技能和经营能力的人才资源流动到农村从事粮食种植或经营,并切实为这部分人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为其创业、生活等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要建立农业人才评价机制,对有技能、有贡献、有潜力的技术或经营人才给予认可,并在精神和物质上兑现一定的待遇,创造让优秀农业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再次,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对于产粮大户、技术能手、经营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等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复次,树立典型并加强宣传,用榜样效应带动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流到农村广阔天地中创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人力资源优势。
(四)重视培训,培养粮食产业发展亟须的技术人才与经营人才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地广人多,其经济总量2015年居于全国第五位,[12]但人均GDP和人均教育培训投入在全国排名并不靠前。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一定是在不间断的“学习、成长、再学习”过程中成长和锻炼出来的,因为当下的信息、科技、知识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放电”,又不断地“充电”,才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并获得应对时代需求的应有能力。[13]因此,坚持自我教育、继续教育、终身学习,也成为农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要根据粮食产业发展的需要,在粮食主产区成立专门的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门培训。对农民进行粮食种植技术培训,对粮食经营人才进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对农机人员进行农机使用与维修培训,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对乡村基层干部进行管理素质培训,并全部辅之以农业政策、农业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其中,对农民的培训最为重要,农业科技推广的许多实践已表明,相比某些科技人员和政府官员,农民对生产内容与技术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具备很好的可持续性和低风险性,而且更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14]培训要以提升实际效果为目的,坚持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专门培训和综合培训相结合,根据各地情况和节气等因素,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以提高各类人员的能力素质。同时,在各类培训中要将环保理念和生态观念贯穿始终,不断提升各类农业人才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使大家筑牢生态思想根基,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杜绝过度开发、乱用农药化肥现象,共同推动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尤其是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做好保障,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粮食生产核心区大都是传统农业区,往往贴着经济发展速度慢、农民收入水平低、社会生活环境差、教育医疗配套落后、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标签。比如在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所涵盖的全部95个县(市)、区[15]中,截至2012年,仍有31个县属于贫困县[16]。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一定要在解除粮农后顾之忧上下功夫,想办法让农民们能种粮、想种粮、种粮收入丰、种粮有保障。首先,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立敬农爱农的社会认同,提升农民的优越感和自我认可度,以增强其信心和底气;其次,要改善粮食生产核心区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配套措施落后的局面,构筑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再次,要不断优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的就业环境,形成吸引优秀人才归农创业的机制,提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经营的热情,把粮食产业做好做火,提高务农经农者的收入水平,稳定农业人力资源队伍;复次,要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针对粮食生产建立全方位的保障机制,通过资金、技术、人才政策、户籍政策、粮价政策等多种支持,为当地农业人力资源队伍的更新和稳定提供保障。
[1]侯石安,赵和楠.中国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政策的调整[J].贵州社会科学,2016(1):143-151.
[2]周丽,匡远配.“五化”视角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6(8):164-169.
[3]习近平:手中有粮 心中不慌[EB/OL].(2013-11-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8/c_118339303.html.
[4]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粮食产量的公告[EB/OL].(2016-12-0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2/t20161208_1439012.html.
[5]陈锡文:2015年中国粮食总需求缺口约2000万吨[EB/OL].(2016-03-06).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3/06/t20160306_9307930.shtml.
[6]瞭望专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陈锡文谈“三农”短板及对策[EB/OL].(2016-02-03).http://shanghai.xinmin.cn/xmsz/2016/02/03/29454951.html.
[7]中财办副主任韩俊: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了[EB/OL]. (2016-12-20).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6-12-20/zl-ifxytqaw0018393.shtml.
[8]2016河南粮食总产量1189亿斤,略有减产仍保持高位运行[N].河南日报,2016-12-10(01).
[9]“十二五”时期河南人口发展报告[EB/OL].[2017-01-20].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ces/hntj/page_pc/tjfw/tjfx/qsfx/ztfx/article34d3ed67e0e04e99ae1d973 c5e4a6cdd.html.[10]河南省计划投入600亿元优化城镇基础教育条件[EB/OL].(2016-11-17).http://www.ha.xinhuanet.com/educationnews/20161117/3535343_c.html.
[11]2016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1-20] .http://www.ha.stats.gov.cn/sitesources/hntj/page_pc/index.html.
[12]2015年各省经济总量排名大挪移 河南居全国第五[EB/OL].(2016-02-17).http://henan.sina.com.cn/news/z/2016-02-17/detail-ifxpmpqt1358667.shtml.
[13]梁文慧.我国可持续农业人力资源开发若干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14.[14]旷宗仁,高晓巍,胥译心,左停.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力资源情况分析[J].东南学术,2011(3):24-36.
[15]河南建粮食生产核心区已获批准 选定95个县区[EB/OL].[2017-01-20]. http://www.dahe.cn/xwzx/sz/t20091202_1705880.htm.
[16]河南31个县入选国家级贫困县[EB/OL].[2017-01-20].http://news.dahe.cn/2012/03-21/101185004.html.
2017-02-10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52400410479)
黄德金(1980-),男,辽宁大连人,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政策。
F249.23
A
1674-3318(2017)02-00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