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新常态下福建高校英语口语教学构想

2017-03-09温海花

关键词:英语口语跨文化交际

温海花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伟大构想,许多国家纷纷响应,加强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合作交流。福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长远的文化交流历史,泉州、福州等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就为福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福建高校该如何顺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让人才培养符合新常态新形势的需求,是一个新的挑战。

英语作为最常用的国际通用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的建设“必须要语言铺路,语言人才先行”[1]。在“一带一路”的新常态下,福建省高校的英语教学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带领学生认清新的时代发展趋势,拓展未来发展的空间。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新要求

(一) 具备适应多元语境的语用能力

“一带一路”涉及众多国家,这些国家使用不同的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英语作为一门外语(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EFL for short)转向作为国际通用语(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ELF for short)”[2],是“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说话者共同的语言选择”[3]。在多元语言文化背景中,交际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语言策略的使用以及语用与交际者母语文化身份的适切性。“交际者多方互动协商、构建彼此认同的语言规约而顺利推进言谈。ELF交际中意义的生成和理解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各种交际策略动态协商和协同共建的。”[2]因此,“一路一带”建设要求英语口语教学建构多元语境的语用能力培养模式,以满足新形势对英语人才的新需求。

(二) 具备双向文化交流能力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40多个国家,新的时代发展趋势要求英语口语教学拓宽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视野,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精神、宗教信仰及风土人情的了解。口语教学模式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技能训练,而是结合语言、专业和文化,要求学生关注有关国家和区域的文化差异。

中国在新形势下国际地位的提升要求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注重双向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国家外语能力建设导向必须在‘引进来’的基础上,考虑向‘走出去’转型,实现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双向互动’。”[4]因此,在文化教学中应增加本土文化教学的比例,让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中国。“一带一路”为福建的发展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15年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比如海丝文化、妈祖文化、闽商文化、船政文化,以及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福建高校英语口语课应更具针对性,通过提高本土文化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双向文化交流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

(三) 凸显人文精神和沟通能力

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偏重口语作为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文知识积淀和思维能力对语言能力的影响,导致许多学生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日常语言交流,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缺乏话语探究能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学生语言能力过硬,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英语口语教学要求我们加强对有关国家人文和现当代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拓展知识面,使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二、目前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陈旧,与新形势脱节

目前,高校英语口语教材更新缓慢,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知识结构单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在2013年已成形,但紧跟时代步伐的教学参考资料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教材是教学的指挥棒,落后于时代的教学内容影响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方向,不适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二) 跨文化教学与新语境下的交际需求脱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但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偏重技能训练,在唤醒跨文化交际意识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由于英语教学长期处于单一母语环境中,文化教学视野过于狭窄,体现在教材上更多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忽略了对本土文化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教学更是极少涉猎。

(三) 教学目标偏重工具性,忽略人文目标的设置

受语言工具论的影响,目前高校英语教学过度强调语言技能训练目标,忽略人文目标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在语音、词、句、语篇等语言要素内部寻找‘语言知识点’并围绕它们制定大纲、编写教材、设定考试题目,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谈话内容。”[5]英语口语教学在纠结语音、词汇和句式表达的同时,丢失了人文内涵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语言成了没有思想内容的空壳。

三、“一带一路”新常态下英语口语教学新构建

(一) 做好“一带一路”英语口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依据,英语口语课程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需求(学习目的和期望)、社会用人单位对英语口语能力的需求。新常态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也要根据新的需求分析做出相应的调整。依据专业特色,英语口语教学突出学生的职业需求的同时,在针对“一带一路”的需求调查基础上,拓展教学素材,增加大量“一带一路”中所涉及的相关内容,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就业需求。

(二) 引进多元文化教学内容,拓宽跨文化交际视野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多国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西方文化,更需要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同时将中国本土文化更好地介绍给世界。“高校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和文化类选修课程、在语言教学中融进‘一带一路’相关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巧。”[6]因此,在教材选用上可以加入“一带一路”国家的交际案例,增设中外文化对比,以及本土文化介绍(如福建本土文化)的内容;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 突出人文目标,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音、词汇和句法是语言的形式,思想是语言的内涵。对语言形式的过度训练和强调,忽略思维的训练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使交际双方陷入“无话可谈”的局面。“一带一路”倡议将我们带入更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为毕业生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多元语境下的交际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富文化内涵,提升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充分展示各种人文因素,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其文化素养,使其实现语言知识、表达技能和人文思想的共同成长。

(四)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行“互联网+”教学模式

目前英语口语课程属于专业技能类课程,课时安排有限,而“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知识面广,其发展进程中的前沿信息更新迅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语言文化使用的需求。“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口语资源,教师应该成为“互联网+”资源的引导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建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建立“一带一路”英语学习网站,随时向学生提供相关国家的风土人情、语言风格、礼仪风俗等信息材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针对热点问题展开线上讨论和案例分析,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这就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缺乏个体互动的缺陷。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福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核心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文化和地域上的独特优势。目前高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对交际能力的需求,新常态势必对福建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英语口语教学应该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适时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多元语境下的交际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顺应新常态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1] 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26-32.

[2] 杨青,郭遂红.语用教学新范式:英语通用语交际策略管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2-116.

[3] JENKINS J.English as a Lingua Fanca: Interpretation and Attitude[J].World Englishes, 2009(2):200-207.

[4] 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9-13.

[5] 吴宗杰.外语学科知识谱系学考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64-68.

[6] 金桂桃,刘畅,程宗颖.“一带一路”战略下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7(1):83-87.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浅谈加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