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和发展理念探讨

2017-03-09杨俊峰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驾驶员运输道路

杨俊峰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以人为本的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和发展理念探讨

杨俊峰

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及保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道路运输行业本身与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处处伴随着安全,步步有安全风险,安全生产、安全发展已成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道路运输行业稳定和进一步发展及经营者求得生存和取得效益的关键因素,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

以人为本;道路运输

1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目前,我区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安全生产管理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时,当人均GDP在3000至5000美元时,处于事故的转型期;当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时,处于事故的下降期。这一时期,往往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变动较快的阶段,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会加速发展,而居民消费类型则将发生大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更加带来了交通运输规模急剧扩大,企业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科学技术应用水平还较低,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但“转型”或“下降“并不等于安全无忧,事故总量仍然很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处在信息高速交换的时代,而且有政治和制度保证,只要我们坚持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创新管理,就能有效的控制道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道路运输安全体系中,人、车、路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车辆性能越来越优良,公路等级越来越高,道路行车的不安全因素主要集中到了驾驶员的本身素质和操作水平上。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道路交通事故来看,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超速行使、疲劳驾驶、违法占道等道路交通事故占88.5%,因车辆机械因素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占7.7%,因路面原因导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占3.8%;从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的道路交通事故“五多”现象,即假日多于平时、好路多于差路、下午多于上午、返程多于出发、私车多于公车来看,驾驶员在节假日精神懈怠,在平直路段行车时,疏忽大意,放松了警惕,在下午行车时身体及大脑开始疲劳,反应迟钝,精力分散,在返程时归心似箭,高速行使,应急能力下降;从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员的状况来看,目前我区道路运输行业有21.5万人,他们是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他们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操作行为都关系着人员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从整个从业人员的队伍素质来看,还存在一些不识字的从业人员,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到初中之间,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整体自身素质较低,在守法经营、安全生产意识、服务意识、责任心等方面自律及自我约束能力都相对较差,一些驾驶员操作技能和临武处置能力不高,在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违章操作等,这是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2 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从政府及行业管理方面存在着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具体监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的监管不到位;二是由于我区乃至全国都普遍存在着因挂靠经营而导致的驾驶员管理不到位;三是由于监管手段的落后,对特别分散且人员众多的驾驶员队伍不能做到随时动态监管,从而使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不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因此,要保证道路运输行业安全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主要隐患。

3 以人为本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以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为核心,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自律机制和市场主体自我约束机制。必须通过完善现有道路运输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明确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企业的管理责任,从法律和制度上形成政府管好企业,企业管好从业人员的运输安全管理机制,确保道路运输企业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企业实行实质性的公司化管理,实现四个“统一管理”,即资产统一管理、人员统一管理、生产统一管理、分配统一管理,彻底消除挂靠经营造成的对从业人员管理松散的弊端,使企业加强对自身经营行为尤其是加强对企业所属的从业人员的管理。

3.2 提高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水平。截止2016年底,全区营运汽车已达12.9万辆,其中营运载客汽车25512辆,与1997年我区拥有载客汽车5312辆相比,在数量上增长率达380%;但是我们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方式、手段上依然延用过去老办法,即人管车、人管人,这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不能保证对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动态监管,必须要在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加强科技投入,采用科技手段对流动分散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全过程动态监管,使道路运输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以及驾驶员的驾驶状况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这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3.3 形成政府监管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的协调机制。要按照“谁管人、谁管事、谁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原则,落实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权责对等、职责明确、工作协调、相互配合的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增强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把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与干部考核挂钩,严格事故责任追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发挥政府部门在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中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践过程中,需正确认知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科学合理地采取有效地完善策略,并且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以保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推动我国道路事业的发展。

[1]董轩,叶松,黄李原.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6,12(05):74-77.

[2]李凯.道路运输企业交通安全法律责任研究[D].云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驾驶员运输道路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