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2017-03-09文翠红

环球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业绩考核体制经营

文翠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试论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

文翠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也越来也大,在这种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管理是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的环境,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体制的创新十分必要。本文就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作了相关分析。

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体制创新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迫使中小企业必须做出战略调整。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模式及体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当革新管理模式及体制,结合自身发展,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转型与升级。

1.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中小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就我国中小企业来看,其管理权和经营权比较集中,制度化、家族化管理现象比较严重,此类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仅体现在初期,伴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制度化管理、家族化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加上中小企业经营方式比较保守,缺乏市场分析和研究,以助于中小企业永远慢于市场,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有效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管理的目的是效益,核心是人,而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引导中小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及管理体制,只有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各改进管理模式和体制,才能更好地约束和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

2.当前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2.1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

所谓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是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企业经营权、管理权大部分掌握在企业主的手中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一家独大,企业主拥有企业人事任免权、决策权等权利的。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企业的经营者也是管理者,企业重要的职位都是由企业主的亲戚或者较信赖的人任职。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流失。由于中小企业所有重要职位都是家族成员,不论其他员工表现的多优异,就没有晋升的机会,从而造成优秀人才跳槽。

2.2 合伙企业管理模式

合伙企业管理模式是当前中小企业比较常见的一种管理模式。许多中小企业在成立公司前,由于缺乏资金,会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集资,从而建立公司。在合伙企业管理模式下,由于参与管理的人较多,很容易造成多管、漏管等问题。如,在一个由3个人合伙开班的公司,如果这三个人之间的职责、权利没有明确,一旦管理中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从而造成彼此间的间隙存在,影响到合作。另外,在合伙企业管理模式下,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再唯一,在企业发展初期,出于经济效益,合伙人都会主动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来,但是,随着企业逐渐走线正轨后,利益矛盾也会显现出来,管理者考虑最多的都是各自的利益,对企业以及社会效益的关注会越来越少,进而束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3 制度企业管理模式

制度企业管理模式指的企业的一切事物均按照企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任何人违反了制度都将受到惩罚。制度企业管理模式规定了每一个企业员工已经遵守的规章制度,而企业员工则有责任和义务去服从企业所指定的规章制度。以制度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责任来约束企业员工,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在制度化管理模式下,如果制度不合理、不规范,就会给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如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一味的索取,不重视维护员工的利益,就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从而造成人才流失。

3.中小企业管理体制的不足

3.1 业绩考核机制不完善

业绩考核的目的就出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然而,很多中小企业的业绩考核机制还不够完善,没有认识到业绩考核的重要性,考核标准不明确,在考核指标内容、项目设定以及权重设置方面表现出无相关性、随意性,长官意志比较突出,再加上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不懂得怎么去考核,片面的将员工的迟到早退作为考核的依据,从而业绩考核的不公平性,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2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

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重要的资源,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就目前来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人文关怀,企业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利来聘用亲朋好友来担任重要职责,人才应聘、招聘等机制还没有形成,从而造成中小企业人才人均比较低,专业的人才难以真正走进企业,及时有人才进来,由于缺少晋升机会,很快就会跳槽。

4.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的创新

4.1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

社会经济体制下,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使得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而中小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下去,应当认识到人才的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才得不到高效的利用,因此,在创新管理模式中,中小企业应当建设合理的人才机制,要主动打破传统人事任免格局,完善人事资源管理机制,加大人才招聘,为企业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要完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目标,完善考核流程,强化业绩考核的内控管理,从而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进而稳定人才。另外,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不断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推动中小企业的更好发展[1]。

4.2 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时代的道理,知识管理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知识是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对企业的管理、运营、营销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中小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知识管理。首先,中小企业要树立全心的管理理念,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提高企业高层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其次,要建立知识管理部分,结合自身发展,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以及知识管理体系,以知识来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再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让员工有一种求知的渴望,从而更好地激励员工。另外,中小企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2]。

4.3 坚持人本文化思想促进企业管理

企业人本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企业行为活动都是以人为承载体而形成的文化理念。人本思想是我国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在体现,是当代社会最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根本出发点以员工的长期发展,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在企业人本文化思想的关爱下,企业管理中体现人本思想,才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管理更加有序、高效和人性化,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4.4 管理体制的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加快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走的更好[3]。首先,明确岗位职权职责,落实责任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其次,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内控,制定符合企业财务消费的标准方案,应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管理财务,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再者,要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监督机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确保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获得良好的效益。

5.结语

综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及其体制的创新是中小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只有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和体制,中小企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模式及体制创新过程中,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大知识管理,从而让企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稳定的发展下去。

[1]刘志坚.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7):167.

[2]宋晓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3):73.

[3]吴适.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体制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6,(03):277.

文翠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业绩考核体制经营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浅析
中央企业EVA考核的缺陷及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