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传销诈骗案多发值得思考
2017-03-09左崇年
左崇年
大学毕业生传销诈骗案多发值得思考
左崇年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一些犯罪分子抓住大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利诱他们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使得一些大学生才出校门就进牢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检察院3年办理了58件涉及158人的大学生就业类犯罪案件,这些涉案大学生均毕业未满三年。(7月26日《检察日报》)
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进牢门,这是一个可怕的信号。在全国,大学生被骗参加传销组织的事情并不少见。从公安部掌握的情况来看,大学生身陷传销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人数众多、波及范围广、呈现出高学历的趋势、毕业前后几个月是大学生传销活动猖獗的高峰期。大学生坠入传销组织的招聘陷阱,不是简单的防范意识弱的问题,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时下,就业难问题依然严峻。在就业压力大的现实下,不少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以“只要能尽快上班挣钱”为第一标准,而对就业的单位是否正规,从事的工作是否合法,有没有就业陷阱等问题思考不多。而传销组织假借招聘名义,打着“好工作”和“高收入”“高回报”等幌子将大学生骗入传销陷阱。尤其是一些传销组织,看中一些大学生存有“一夜暴富、急于成名”心理,对其进行精神“洗脑”,使之上当受骗。
传销之祸由来已久。如今,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销诈骗犯罪搭上了网络快车,并进行精心伪装,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往往难以识别。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对大学生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加上严峻的就业形势,处于思想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做出违反法律、违背人伦道德的事情,这些都是法制教育缺失的结果。
防止“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进牢门”,一方面要求大学生提高法制意识和防范意识,别被“高薪”所迷惑;要注意查询招聘单位的合法性,最好在投简历前确认招聘单位的资质。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专业设置、法律知识普及等方面应担负起更多责任。再者,有关部门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应加强对创业环境的培育和监管,指导网络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投诉处理渠道和企业黑名单机制等,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就业、创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