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名师课堂探寻小语教学精髓

2017-09-03彭嘉宇

湖南教育 2017年30期
关键词:手指头园子大象

文︳彭嘉宇

从名师课堂探寻小语教学精髓

文︳彭嘉宇

情到深处始无华——未泯的童真

许嫣娜老师执教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她用柔柔的充满童稚的声音牵出了每个人对童年的记忆。她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一根手指头呀,变成毛毛虫;两根手指头呀,小兔蹦蹦跳……五根手指头呀,一头大狮子——狮子发令了:召开森林大会,不许迟到,我们赶紧去森林开会吧!”

满头银发的于永正老师教授孩子们学写对话时,出示了一段“小猴子”和“猴妈妈”的对话——“一天吃三个桃子够不够?”“不够,不够!”“那三天吃九个桃子够不够?”“够了,够了,谢谢妈妈!”他和学生一起表演,抓耳挠腮,上蹿下跳,“小猴子”的顽皮天真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师的课堂启示我们:我是一个小学生,我是一个孩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管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充满童真、童趣,让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石激起三层浪——巧妙的设计

课堂设计新颖、巧妙,是名师课堂的共性。虞大明老师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时,启发学生道:如果把课题变成一个问题,你会提个什么问题?学生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学生陆续说:这是一个应有尽有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五颜六色的园子、自由快乐的园子。接下来把问题还原——为什么说这是个应有尽有、生机勃勃、五颜六色、自由快乐的园子?再读课文,画出句段,找到答案。

在课堂总结时,虞老师再问“为什么题目不叫自由的园子而叫祖父的园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作者要借写园子来表达对祖父的怀念,这就是借景抒情。将书读薄,再将书读厚,最后深刻领悟,这是教给孩子们的阅读方法。

课堂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它因学生而定,因课型而变;因年段而定,因契机而变。巧妙的设计教学,会让我们的课堂“一石激起三层浪”。

意味无穷令人醉——精彩的语言

“你的话俨然具有哲学家的味道!”“别紧张,孩子,我听出了你的自信!”这样的话语,无论谁听到了,都会热血沸腾。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语言的重要。

大师们的课堂语言不仅温暖人心,还耐人寻味。王崧舟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与象共舞》中象的动作描写时这样说:“舞蹈的大象随什么跳舞?音乐的节奏。把节奏两个字圈出来,读这两个字,快读,慢读,重读,响亮地读,迅速地读,轻声读,低下声读……有节奏就有变化,大象有哪两个动作正体现了这样的节奏?摇头晃脑、颤动身子。让你自己成为一头大象,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翩翩起舞吧!”精彩美妙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们的语言是海量地听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孩子能经常听到这样优美的语言,他们的语言一定不再匮乏、平淡、无华。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

猜你喜欢

手指头园子大象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借你一根手指头
我和祖母的园子
拉钩
拉钩
大象无形
认真的大象
大象
园子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