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昌龄送别诗的结尾模式与独特情境探析

2017-03-09吴振华张昕怡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七绝王昌龄诗人

吴振华,张昕怡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王昌龄送别诗的结尾模式与独特情境探析

吴振华,张昕怡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王昌龄被尊称为“七绝圣手”,他所创作的送别诗大多以七绝为体,成就突出。送别诗的结尾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最能感动激发人意,好的送别诗结尾含蓄蕴藉,味之不尽。本文将王昌龄送别诗的结尾归为“含思落句”“心期落句”“绘景落句”与“援典落句”四种类型,分别论述它们对全诗情境所起到的作用,从结尾的角度关注王昌龄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王昌龄;送别诗;结尾模式

唐朝诗人王昌龄“位卑而名著”,早年他曾过着游历隐居的生活,后出任校书郎,却接连被贬,沉沦下僚,最终在安史之乱的返乡途中被人杀害,结束了悲惨的一生。他现存诗歌共计一百八十余首,历来研究王昌龄的诗歌多注重将其人生经历与诗歌内容相联系,研究他的艺术风格和体裁特色,或是专门分析他的诗歌理论。但最能体现王昌龄诗歌理论的送别诗,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拟对王昌龄送别诗的结尾模式做初步探究,关注其送别诗结尾对整首诗造境抒情的功用,把握其作品区别于一般送别诗的艺术特色。

一、王昌龄送别诗概述

在我国,送别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三百,《邶风·燕燕》中以燕子上下飞舞的欢快气氛反衬送姊远去的哀伤情绪,一句“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真挚形象地道出分离之际深厚的不舍之情,被后人尊称“万古送别诗之祖”[1]。汉魏时期,江淹创作《别赋》,将离别的情感推到“黯然销魂”的高度,被钱钟书誉为“不啻众星之拱北辰”[2]。及至唐代,送别诗达到高度繁荣,占唐诗十之三四。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3]。可见“饯别必赋诗”是唐朝时期的常态。

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认为,产生于680至710年30年的送别诗,都贯穿着一种名为“三部式”的基本结构。这种结构“由破题、描写式的展开和反应三部分组成”,具体来说,即开头句描写场面,介绍背景;中间句抒发别绪,两两相对;结尾句提炼诗旨,俟时而定。[4]王昌龄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之后至710年正是他的青少年时代,这一阶段他主要以躬耕、读书为务。从王昌龄创作的送别诗来看,“三部式”的结构模式的确对其产生影响,在他创作的诗歌理论《诗格》中,提到“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和“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5]346。所谓“势”,即“样式、体式”,指诗歌创作的方式方法,这里的三势,都强调以写景衬起,而后才正式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王昌龄的创作落入窠臼,相反,在送别诗的领域他取得了属于自己的独创性成就。据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统计,王昌龄的送别诗共四十九首,占其诗歌创作总量近三分之一,可谓相当高的比例。这些送别诗的产生与诗人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联系。在动荡不安与流落飘零中,离别是诗人常要面临的情境。《旧唐书》说王昌龄“不护细行”,因此屡遭贬谪,可以推想,多数分别都发生在诗人奋进的理想遭遇冰冷现实的背景之下。当诗人走在踏入异乡的路上,或在离家渐远的途中,心中深藏无人诉说的孤独与苦闷,于是赋诗就成为了排遣寄托的出口,饱含了他坦诚真挚的情感。

二、王昌龄送别诗的结尾

在王昌龄的四十多首送别诗中,七绝占三十首,他因尤善七绝也被当时人称“七绝圣手”,后人将其与李白相比,谓之“争胜毫厘,俱是神品”[6]383。《集异记》中曾记载“旗亭画壁”的故事,虽然未必全然符合史实,但从侧面间接验证了王昌龄七绝在当时的影响。旗亭优伶所颂唱的王昌龄的两首绝句,其中之一就是以送别为题材的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可见送别诗在唐朝是可以入律歌唱的,而以七绝为体的送别诗因为绝句自身的特点,更需格外讲究。清人刘熙载说:“七言以浩歌,五言以穆诵。”因为七绝的尾句在歌唱时需要“复沓”,即把尾句进行反复歌唱,[7]所以为收回旋婉转之效,需要格外重视结尾句的雕琢。所谓“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结尾处是全诗情感的高度凝练。王昌龄提倡“诗本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然后书之于纸也”[6]294,他所称于后世的送别诗,几乎都是精妙辞彩与深挚情感的结合。按王昌龄送别诗结尾的不同情境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含思落句 寄托遥想

站在当前的时间点思考将来的情况,在王昌龄送别诗中占很大比例。虽然是分别,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能通过描绘将来某个时间某种场面,达到抒发这一刻情感的效果。在王昌龄所作的教授写诗技巧的《诗格》中,他将这类归为“含思落句式”,认为“每至落句,常需含思,不得令语尽思穷”[5]396,即诗的结尾须含蓄旨趣,让读者咀嚼不尽。《芙蓉楼送辛渐》(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入吴,偶然旧友相逢,但对于羁旅之人来说,一时间内千言万语都难表心意。何况从诗人当时的处境来看,不了解实情的人很有可能非议其身。于是在这里,他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述为官清明,又通过对未来的遥想,慰藉了友人彼此真挚的情谊,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从诗人的设想中,读者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其中的别情,宋人评此诗“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6]150。

类似这样的手法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还有《送高三之桂林》中:“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此诗同样作于贬谪途中。每一次被贬,诗人不但要经历官职的变化,还要与熟悉的亲友告别。创作这首诗时,诗人已是二次被贬,此时正在前往岭南的途中。不复年轻的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离别,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整首诗的格调并没有变得消沉低落,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所要传达的,仍是对友人归来时的美好祝愿和对光明未来的充分自信。再如《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全诗的后两句耐人寻味,诗人作此诗时尚未与朋友分别,但诗中却写想到朋友在此行途中,唯一轮明月相伴,孤寂冷清,两三声猿啼长鸣,愁闷忧戚,关切之情袒露无遗。读者读结尾两句既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也从这份关心中体会到他对朋友深深的留恋与不舍。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称之“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王昌龄通过将视角拓展到未来的时空层面,开拓出诗歌新的意境范围,延展出常人所不及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心期落句 慰勉激励

葛立芳在《韵语阳秋》中说“观王昌龄之诗,仕进之心,可谓切矣”[6]379。王昌龄曾进士及第,后又中宏词科,他先后做过汜水尉、江宁丞和龙标尉。虽然他在仕途上并不顺利,但诗人从未磨灭一颗向上奋进的心。因为送别诗本身有酬答赠别的作用,所以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常常见到诗人以乐观昂扬的心态,勉励宽慰自己的朋友或后辈。如《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唐诗纪事》卷二十五引《明皇杂录》,称刘昚虚“有文章盛名”,却“流落不偶”,命运的相似性让“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王昌龄和刘昚虚惺惺相惜。前面诗人以“海鹤”比作刘昚虚,意在指出刘昚虚属于广袤的天空,应该像“海鹤”一样腾飞空中。后面“青桂”句用典慰刘春来自可及第,“迁飞”出自《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指飞向高处,也引申为及第之意。诗人在此诗中可谓对刘昚虚抱以厚望,句句都在鼓励他一定会中宏辞科。尤其是结尾运用反诘的语气,更是表现了对他的肯定与信心。这种在鼓励之中包含对未来期待的结句方法,在《诗格》中被称为“心期落句式”[5]410。

在王昌龄的送别诗的结尾,读者见到的不再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凉,而是“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送李五》)的清朗,不再是“留恋处、兰舟催发”的痛苦,而是“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送窦七》)的快意。再看一首《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此诗作于诗人左迁龙标之际,这一年王昌龄已年近花甲,分别对二人来说可能就是永别,但诗中却没有露出半点迟暮之感或是凄凉之气,反而结尾真可谓神来之笔。明月是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提及明月多半容易联想到凄苦冷清,如“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但在王昌龄的笔下,却让人看到不一样的明月。虽然一别之后会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头顶共同拥有的那轮明月,却能让人感到“天涯若比邻”。

3.绘景落句 含蓄不尽

从对景与情的处理来谈,送别诗作为典型的抒情诗,表达离愁别绪离不开特定情境。王昌龄深谙于此,其《诗格》中首创“境”的概念,被叶朗视为意境说诞生的标志,[8]在诗歌情与景的构造问题上,他提出过很多开创性的新观点。《诗格》把境分作三类,物境为自然景色,情境为人的感情,意境为人的思想意识,但并不是说三境各自独立。在王昌龄看来,“凡诗,物色兼意下为好”[6]303,物色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意是情意、心意。可见在王昌龄心中,好的诗一定是情入景中,景中蕴情。王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李十二即李白,王昌龄与之交好。初看全诗几乎全部都在写送别时的景物,但仔细观之那满腔的身世飘零之感,悲欢离合之情却分明可见。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意在情景交融中不言而喻。结尾两句落在写景上,绵延的高山挡住了秋天的景色,只见薄暮黄昏时的云朵,空空地倒映长着蒹葭的水中。“蒹葭”在此,既衬托出水面的空旷,也引《诗经》中“蒹葭苍苍”之意,表达了送行时留恋不舍的情感。读到这里,诗中描绘的画面好像就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置身一片清远空旷的境界,跟着诗人一同体验了送别的情感。

王昌龄于尾句写景,却不流于浮泛,这正在于他所描绘的景象意蕴深远。《送万大归长沙》:“桂阳秋水长沙县,楚竹离声为君变。青山隐隐孤舟微,白鹤双飞忽相见。”后两句一动一静,一青一白,本来静态的画面因此变得灵动活泼,“青山隐隐孤舟微”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有异曲同工之妙。眼看着友人乘坐的扁舟在峻青的山峦间越来越小,这边抬头正看到一对白鹤双飞,虽然读者未曾亲历这场送别,但在诗人的笔下,却依然感受到了浓浓的寂寥惆怅。诗人并没有将送别最后的画面描绘成一幅静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远去的孤舟,双飞的白鸟,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使这里的意境“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可以说,王昌龄送别诗有关写景的结尾,是对其意境理论的亲身实践,他的送别诗与他的诗论相互印证。

4.援典落句,意味深长

除了上述几种结句方法外,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常见的还有 “援典落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用典的看法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9],恰当地援引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可以使表达的意蕴更加丰厚,从而显得意味深长。王昌龄的《送李五》:“玉碗金罍倾送君,江西日入起黄云。扁舟乘月暂来去,谁道沧浪吴楚分。”“扁舟”二句源自《晋书·王徽之传》,在一个月色清朗的雪夜里,王徽之突然忆起自己的好友,于是乘一艘小船前去造访。经过一夜,终于到达好朋友家的门口,但他却没有继续向前,而是转身归返。旁边的人问其原因,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耶?”王昌龄在此处引用这个典故,同样是想告慰李五,此番别后,倘思相见,也可以和王徽之一样乘月而来,尽兴而返,谁道沧浪之隔,会使吴、楚二分?送别时的情感复杂而又丰富,有时竟一语不能说尽所有的感情,这时用典无疑能使表达更为委婉含蓄。

再如王昌龄的《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当取”句为勉励陶副使语,戈船即战船,取戈船万户侯,用西汉杨仆事。《史记·酷吏列传》中载:“杨仆者,宜阳人也……南越反,拜为楼船将军,有功,封将梁侯。”[10]162王昌龄创作此诗时,正值海贼倭寇在南方一带作乱,朝廷遣陶副使前去平叛,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与陶副使分别时赋诗一首,勉励其像杨仆一样功成凯旋。如果不用这一典故,慰勉之语未免难以落到实处,但以典故劝之,有史实在前,为这番激励话语增添了可信度,也让人从中感到王昌龄与陶副使的深厚情谊。类似的还有《留别司马太守》:“辰阳太守念王孙,远谪沅溪何可论。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据《搜神记》卷二十:“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岁余,蛇衔明珠以报之。”[10]166王昌龄在这里以“明珠吐著”的典故向司马太守自荐,接连被贬的人生经历让这个一心奋发的年轻人看到了现实的不易,他向太守自陈如若可以黄鹤展翅腾飞青云,将来自己一定会像“大蛇吐珠”一样报答他今日的恩情。如此表达自己心迹的方式,含而不露,虽然是为了功名,但联系王昌龄的生平经历,体察到他深藏于典故之下那颗郁郁不得志的心,这样曲折的表达反而让人叹惋怜惜。

三、结语

周啸天认为“王昌龄七绝重精心追琢,更多地体现了诗人的艺术匠心”[11],从以上送别诗的结尾来看,确实如此。或寄予期盼,或慰勉鼓励,它们“语虽不同,其惜别之意则同”(陈岩肖《庚溪诗话》)。多种多样的结句方式,使得王昌龄的送别诗具有区别于同时代其他送别诗的独特风格。在普遍以悲为美的送别诗创作大背景下,王昌龄的送别诗诗风慷慨旷达,一扫以往的伤感悲戚。虽然他的命运颠沛流离,十分不幸,但在这些结尾句中,诗人几乎都是从乐观的心态出发,“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纯真的友情,“鸿恩共待春江涨”是对皇恩的忠信,“且欲歌垂纶”是闲适的归隐之心。从他的诗中,我们没有看到他因人生的苦难而黯淡,相反他在诗中开辟了另一方天地,成就了艺术的灿烂。从他的送别诗里,我们感受到一片光明温暖,一股赤诚直率。

[1]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19.

[2] 钱钟书.管锥篇(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1411.

[3]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98.

[4] 宇文所安.初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288.

[5] 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 胡问涛,罗琴.王昌龄集编年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0.

[7] 沈绍辉.试论王昌龄七绝的艺术特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

[8]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65.

[9] 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701.

[10] 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 周啸天.唐绝句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72.

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ndingModeofWangChangling’sFarewellPoemsandtheUniqueSituations

WU Zhenhua,ZHANG Xinyi

Wang Changling is honored as “Four-line master”, who likes to express farewell by means of writing four-line poems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The ending of the poems are often the climax, and can move and inspire people’s feelings, with temperate and refined indication and endless char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dings of Wang Changling’s farewell poems into four types: ending with missing, ending with expectation, ending with scenic painting and ending with classics quotation,separately discusses their functions to the poem’s situations and concerns the artistic personality of Wang Changling’s farewell porms from the angle of their endings.

WANG Changling; farewell poems; ending mode; unique situations

2017-08-15

本文系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计划“王昌龄送别诗独特情境与结尾模式探究”(编号:201610370292)阶段性研究成果。

吴振华(1964—),男,安徽宿松人,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张昕怡(1997—),女,安徽南陵人,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I222.7

A

1671-8275(2017)06-0074-04

长 河

猜你喜欢

七绝王昌龄诗人
[唐]王昌龄诗二首(书法作品)
出塞①二首(其一)
爱国情怀永流传
钟灵毓秀(七绝)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赵学敏书法作品:二十四节气诗之《七绝?秋分》《七绝?冬至》
七绝·春燕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