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
2017-03-09罗建国黄红霞李倩倩
罗建国,黄红霞,李倩倩
(武昌理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00)
高校“全息育人模式”探索
——以武昌理工学院为例
罗建国,黄红霞,李倩倩
(武昌理工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00)
为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实现德育目的,本文提出并探索了全息育人模式。该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通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运行机制,构建了立体化的育人格局,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全息育人模式;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一、全息育人模式的内涵
“全息”一词原意指一种可以全面、多角度地再现物体的原貌、反映物体所承载的各种信息和状态的光学成像技术。“育人”是一个在教育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其内容和方式很多,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教育都可视为育人。“全息育人”指的是培养对象在成长过程中所涉及时空的全部信息都能成为育人的信息源,发挥育人作用。党和国家多次强调学校教育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1],“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秉承这一理念,我们提出的全息育人模式,是特指高校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对全体大学生进行的一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德育模式。
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是“生产关系的总和”[3]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人际间或人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的。任何人的成长,都要受到其成长时空中各种信息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而,人才成长受其成长过程时空的全息影响是人才成长的重要规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根据这一规律,高校德育需要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充分发掘和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将校内所有可以承载信息的人、物、时空、活动等统统视为育人的媒介,并通过对它们的合理配置和干预,使其形成合力发挥育人功能,对大学生加以“全息”的正面熏陶和同化,使他们全方位、全过程地接受正能量的潜移默化,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所说,对高校来讲,校园内育人的“全息”好比泡菜汤,处于“全息”氛围中的学生好比泡菜原料,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成长,就好比将泡菜原料投入泡菜汤料之中,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发酵,达到教育者所希望的培养效果。
全息育人模式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德育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任务,把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突出的时代性课题。然而,在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下,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尽管在校期间德育方面的考试、考查得高分,但思想品德素质并没有真正提高,有的甚至在多元化、功利化思潮影响下,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背道而驰。“全息育人模式”就是要弥补高校传统培养模式的缺陷,在专业教师主责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教书育人基础上,调动一切育人资源,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形成合力来打造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合的“育人场”,使学生一入学就进入到这种“育人场”中,受到持久的、不间断的、无处不在的正能量影响,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和熏陶,从而确保德育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素质扎实,志向远大、信念坚定、品德优良、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充满自信的高素质人才,将党中央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全息育人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价值观是一个人观念素质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和决定其对人对事的态度及其言行表现,对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心理等产生深层次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高度凝集,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品德素质。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全面树立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要求,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时代特征。高校德育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素质,就谈不上对其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德育素质的培养。全息育人模式既然以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就必须也必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它不仅仅是向大学生传达并使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体系和精神实质,而且重点是通过对校内各种育人信息源的改造、调整、配置,比如全体教职工以身作则的言传身教、各种正能量环境的潜移默化等等,促使大学生内化,形成自己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思想品德素质。
全息育人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直接目标是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特征是改革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模式,重在让学生在“全息”的正能量熏陶和感染中潜移默化,使思想品德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二、全息育人模式的提出
(一)全息育人模式的提出是实现德育目的的客观要求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一定是主体人经过内化而形成的素质,“践行”是思想品德素质形成的根本特征和基本标志。[4]例如,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不是看他对思想品德的认识如何,更不是看他掌握了多少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而是要看他的实际行为是不是符合道德规范、是不是高尚的,诸如是否光明磊落、是否诚信友善、是否克己奉公、是否舍己为人等等。思想品德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绝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思想品德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道德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这也就是说,德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要求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德育的上述特征表明,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德育目的的。德育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学习动机的激励、学习效果的反馈,而且要特别关注学生品德修养,通过教育环境的熏陶和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全息育人正是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相互配合,打造立体式的、系统化的育人环境和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综合发挥课堂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环境影响的交互作用,真正促成学生将良好的思想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当学生在“全息”的育人氛围中,真正实现了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并外化为稳定一致的行为习惯时,高校德育才算达到了目的。
(二)“全息育人”模式的提出是改变我国高校德育现状的迫切要求 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历来被党和政府重视,德育工作者也致力于进行德育理论研究和创新,然而实践中德育的实效并不尽人意。当前,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存在诸多思想道德上的缺陷,如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失、道德品质滑坡、人际关系紧张、心理脆弱甚至扭曲等,其思想及道德状况令人堪忧。
导致我国高校德育实效不尽人意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有三:一是有些教职工缺乏育人意识,未能将育人上升为自身的自觉行动。有的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甚至随意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对学生产生误导。相当部分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埋头于事务之中而育人意识淡薄;二是不够重视校园软、硬环境建设,未能发挥出环境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网络环境不清洁,负面信息广泛存在,甚至黄赌毒视频泛滥;三是高校的德育工作做得不够细也不连续,未能贯穿学生大学生活的全程,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高校德育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并形成长效机制,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加以改进,即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为此,我们提出并探索“全息育人模式”,旨在强化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质的培育,尤其侧重学生的知行合一,以期切实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彻底改变当前高校德育堪忧的现状。
三、全息育人模式的运行机制
武昌理工学院在探索全息育人模式的实践中,将党和国家关于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充分吸收兄弟院校的相关经验,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形成育人合力的运行机制。
(一) 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是就育人的主体而言,指高校全体教职工都担负着育人的职责,全体学生都有相互育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义务。其核心要求是每个教职工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是否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刻意在细微之处以自己的言行感动和感染学生,传递正能量。
如何落实全员育人,该校首先引导和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一切工作为了立德树人”的观念,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育人工作,让育人成为每一位教职工乃至学生的自觉行动,将“育人教育”上升为一种大学精神;同时该校制定了《武昌理工学院全员育人制度》并建立了问责机制,明确每一教职工的育人要求。如教师怎么结合教学内容教书育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如何结合实际做到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包括宿管员、保安、门卫、清洁工等都要有相应规定,并通过检查考核、学生问卷调查等问责机制确保制度的落实;此外该校还通过强有力的党团组织和学生工作系统引导学生实现相互育人,要求全体学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失范言行随时得到批评、制止和纠正,指导和促使他们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思想品德素质。通过这些措施,使教职工全员育人,学生相互育人成为一种校风和校园文化。
在全员育人中,该校在改革传统的辅导员-班主任制度基础上创立了素质导师制,素质导师通过“六导一管”,即人生引导、品德教导、心理疏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和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不断自觉克服“失败因子”,提升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生工作由“管理”到“育人”的根本转变。该校还注重发挥学生家长的育人作用,要求家长成为大学生的家庭德育导师,让素质导师和全体学生定期向家长“双向”汇报学生在校表现,使家长配合学校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是就育人的空间而言,主要指高校创设和优化德育环境,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使大学生不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到德育的正能量信息,得到潜移默化,实现思想品德素质的提升。
为实现全方位育人,该校首先加强德育的软、硬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他们通过长期坚持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和培育,注重形成一种包容、关爱、互助、进取的人文生态环境,使全体师生言行举止文雅高尚,真、善、美之风扑面而来,让学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使心灵得到净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以养成,思想品德素质得以提升。其中他们特别注重优良的教室环境和寝室环境的建设和管理,既发挥素质导师的引导督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提升素质;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该校大到校园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人文景观的布局设置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小到一桥一路、一花一石、标语标示等等,都着眼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点,使学生只要置身其中就能受到熏陶和感染。
为实现全方位育人,该校还通过制度建设,要求和督促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后勤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等等,都要发挥育人的功能,使学生无论接触到哪个部门,都可以得到德育所需的有效信息。各方面工作的目标任务及计划安排都明确育人要求,使育人工作有章可循。对各方面工作的检查考核也有育人要求,对忽视育人,学生反映不好的单位及个人予以批评、训诫乃至处分,以促进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针对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特点,为实现全方位育人,该校特别注重加强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加强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文明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自觉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理性选择和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克服对网络信息接受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过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坚决阻击网络的负面诱导,开拓各种校园网络平台,及时展示师生德育的新常态,让数字化校园充满育人的正能量。
(三)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是就育人的时间而言,指高校的德育要贯穿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要求高校从学生进校之日到离校之日,每个学年度从开学到结束,包括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每一天从起床到晚熄灯,让全体学生都能受到德育感化,收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实现全过程育人,该校首先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在学校全息育人的总体方案要求下,制定全过程育人的规划和计划,根据学生实际选择确定得力措施,将德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如分年级制定和实施不同重点的育人计划:开学阶段抓好军训、入学教育,大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大四重点进行毕业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等等;系列开展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分析等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实际就学生在校期间的双休日、节假日及寒暑假作出系统的德育规划,引导和督促学生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生活服务、社会实践及其它健康志趣活动中形成和提升思想品德素质。
实现全过程育人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该校一方面结合实际制定了覆盖学生全天候学习、生活言行特别是网络行为的“学生文明守则”,使全体学生自觉培育文明习惯、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中有章可依;一方面,在全体大学生中推行定期开展“修身内省”活动,要求全体学生每天或每周抽出专门时间结合自己接受的信息和自己的行为表现对自己进行内省提高,自觉克服自身消极因素,将各种正能力的育人信息内化为自身素质。
为落实全程育人,该校还创设了各种平台和载体,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思品”素质展示节、校园网、学生报刊、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等,尽量使全体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和立德树人方面的成果,使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既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快乐,又充满立德树人的正能量引导,以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内化和提升。
全息育人模式的价值追求就是在高校创设一种无间隙时空的立体式育人格局,形成一种德育的磁场效应、泡菜效应、熔炉效应,不留育人死角。其中,全员育人是关键,只有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调动、组织和协调好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实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1]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人民日报,2007-10-25(1).
[2]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 人民日报,2012-11-9(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赵作斌. 大学素质学分制理论与实践[M]. 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17-19.
责任编辑 付友华
2016-04-16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1.02
罗建国(1955-),男,湖北武汉人,武昌理工学院研究员;黄红霞(1981-),女,湖北京山人,武昌理工学院讲师;李倩倩(1982-),女,山东济宁人,武昌理工学院高教所助理研究员。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5GA062。
G641
A
1003-8078(2017)01-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