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以安康市为例

2017-03-09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安康市安康供给

孙 冬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00)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以安康市为例

孙 冬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00)

安康市作为陕西的后花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但是,安康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现象。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指出供给侧改革是促进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进而揭示安康市生态环境及其生态文明建设现状,通过培育生态人才、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形成龙头产业、建立制度供给来实现安康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

供给侧改革;贫困地区;生态文明;生态农业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于生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用楼兰古国的消亡来印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发展规律,进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事关人民福祉,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供给侧改革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供给侧改革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能够降低资源消耗,进而完成供给侧改革,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4年,李克强总理到安康市视察工作,总理真切地称安康为“秦巴明珠”。但是,这里经济发展落后,而且生态保护难度大,外在的“天然氧吧”与内在的“穷山僻壤”矛盾突出,是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耦合发展的典型,同时该地区也是国家连片扶贫攻坚地区之一。因此,将供给侧改革与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契合起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是促进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6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政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刻地阐释了当今我国经济整体状况,强调我国必须要进行供给侧改革,这是应对我国经济速度放缓、结构矛盾突出最好的方法。毫无疑问,进行供给侧改革,给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方面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深刻阐释了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庄严承诺。因此,本文以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为例,以期对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示范效应。

(一)安康市具有独特的环境地位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长江中上游,地理位置较为独特,处于重庆、西安、武汉这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中心,同时也是入川、陕、鄂、豫的必经之地。“安康”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至西晋时期,当时为安置巴山流民,故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即现在的“安康”。

1.安康是南水北调核心区域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越整个安康境内,在安康境内总长34公里,流域面积广,年平均径流量大,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也是引汉(汉江)济渭(渭河)基础性工程。因此,汉江水源对于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保护好汉江,能有力地推动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

2.安康是国家主体功能区

国家主体功能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推动各地区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城市化、农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规划,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2014年,国家环保部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相关文件,同意将安康市列入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之一。安康所处的秦巴山脉是我国南北地区的分界线,是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许多珍贵动物的栖息地,有着“天然基因库”的赞誉。足以证明,安康的生态环境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维持物种多样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维护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二)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分析

2011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决定将秦巴地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西藏、4省藏区、新疆南疆3地州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2]2016年,安康市GDP总量达到852亿元,在陕西省中排名第8,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同时所辖10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4年年底,共有城市低保对象2.2万户 4.4 万人,农村低保对象 10.2 万户22.6万人,农村五保对象 4.2万人。全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011元和 7468 元,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形成赤字,工业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条件差。在这样的条件下,安康市大力发展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人们只想要经济利益,忽视了生存环境,致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恶化,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同时,安康市地形较为独特,多山地和丘陵,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比如说柿子、核桃等,但是人们认为核桃和柿子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财富,不加以重视,没有将这一资源转化为财富。反而将其砍伐,这样做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同时也加重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环境。所以说,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

(三)供给侧改革与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供给侧改革与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供给侧改革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顶层设计,不仅为生态环境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而且给予生态文明建设相应的路径。

1.供给侧改革为安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加速器”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3]其根本目的在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进而实现早日脱贫。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绿色发展,通过供给侧改革可以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摈弃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另外,供给侧改革推动了生态保护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制度,能保障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进而促进生态系统的多元化。

2.供给侧改革与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作用

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安康市绿色发展,进一步提高安康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这也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向,推进了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比如说,安康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升级等能够提升安康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人民生活的水平。同时,供给侧改革能够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能够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态福利。

二、安康市生态环境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生态环境现状

1.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安康市素有“两山夹一川”的特殊轮廓,其中山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2.58%,丘陵和川道平坝地相对较少,分别为5.35%、2.07%。从当前来看,安康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流失。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全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8.516万公顷,占安康市国土总面积(23529km2)的36.1%。(2)地质灾害严重。由于安康市独特的气候,地形和地质较为复杂,加上人类采矿、修路、农业等不合理活动,导致在这片土地上频繁发生滑坡、洪灾、崩塌等地质灾害。据相关部门统计,安康市地质灾害点共有3848处,直接威胁到23319户、74680间房屋和11428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安康市发生地质灾害为11次,同时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727万元。由此可见,安康市地质灾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威胁安康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3)环境污染严重。安康市大型企业较少,主要为集体和民营企业,其起点低、规模小、效益差,技术含金量不高,往往只顾眼前利益,对环境不够重视,因此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据2016年安康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安康市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23381万元,其中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治理废气)为26万元。(注:数据来源于2016年安康统计年鉴。)

2.产出差值较大

由于诸多原因,安康生态环境容量已经达到极限,并且差值呈逐年增大趋势。例如:2010年安康市GDP总量为327.06亿元,人均GDP为1232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为3.09万元)大概相差18579元;2016年安康市GDP总量为852亿元,人均GDP为32109元,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为53817元)相差21708元。安康市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与发达地区的差值则更大。由此可见,安康市贫穷也是导致安康市生态恶化的原因之一。(注:数据来源于2011年、2017年政府年度工作报告。)

(二)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安康市作为地方,承担着中央赋予的具体发展实践任务。因此,考察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012年8月25日,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安康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建设生态安康的重大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确定了建设生态安康的主要任务、目标要求,出台了建设生态安康的一系列保障措施。”[4]十八大以来,安康市委、市政府紧随中央的号召,立足于安康市情、战略地位以及发展新要求,进一步提出安康市必须坚定不移走民生为本的循环之路,明确了要把安康建设成为富裕、和谐、美丽的“后花园”的目标。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安康市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如下:

1.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安康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安康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展了以“植树造林、坡地治理、退耕还林、移民搬迁”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据统计,安康市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森林面积逐渐扩大、资源持续增长。从“十五”末开始,林地总面积增加至2114万亩,实现了同比增长;同时森林覆盖率也由“十五末”的55.4%增加到59.9%;当然,更可喜的是,森林蓄积量也由5554万立方米增加到6026万立方米,净增加472万立方米。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好政策,安康市也搭乘了国家的“快车”。安康市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主要表现为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通过这一措施,解决安康20万人搬离地质灾害严重区域,帮助他们解决影响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同时,安康市委、市政府也重视搬迁地区的建设,帮助他们兴建公共娱乐场所、学校等,其目的是维护好人民的切身利益。

2.深入开展汉江水质保护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汉江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以后,安康市坚持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将工作重心放在汉江水质保护上。首先,安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汉江水质工作,认真落实《汉江水质保护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辖区环境质量行政首长负责制、推行“河长制”,将环境保护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标准。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认真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一旦发现有破坏汉江的行径,依法处置,毫不姑息。同时,安康市政府先后关闭了存在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效益不高等问题的120多家企业,投入资金4800万元,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汉江。另外,对新上的项目,安康市严格把关,积极实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制度,将新污染源扼杀在摇篮里,有效地防止了新污染的产生,进而保障了汉江作为“一江春水送北京”的战略意义。

3.稳步开展以“双创”为抓手的环境治理工作

环境作为一个城市的明信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从2011年6月开始,安康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新”一轮双创工作,提出到2014年要将安康市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同时,强势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涌现了一大批省市级文明县城和卫生单位等园林式单位。在市容整治方面,市委、市政府抓住重大节假日等重要活动,组织人员深入开展各项整治活动,包括环境卫生、城乡结合部、乱摆乱占、建筑工地等,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良好的环境。“双创”活动上至政府,下至城乡,人们都有目共睹,群众幸福指数逐步提升,园林城市、生态宜居的大城市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双创”,安康的公民素质有了大大的提升,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政府、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呈上升的趋势,城乡脏、乱、差等问题也得到极大改善。

三、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供给侧路径分析

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绿色发展,而绿色发展的本质是降低能耗,提高产出。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看,二者有着共通之处,也就是通过供给侧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供给侧改革进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形成绿色的文化、生产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

(一)加强生态人才培养,树立生态自觉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思想上的“雾霾”不清除,环境中的雾霾就更加难除。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生态人才培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同时,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科技运用、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等都需要人才支持。因此,从根源上要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引进生态方面人才,提高人才供给质量,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另外,安康市有着特殊的市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问题,必须从基础教育上加强生态文化传输,从长远来看,这样做能够将“生态”变为物质财富。所以,加强生态人才培养,能够在思想上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在生活中树立“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自觉。

(二)提供生态产品,扩大有效供给

安康市有着“灵蓄南国一派秀,势承秦巴二脉雄”的美誉,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水资源、林业资源、生物资源等,应该积极探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首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基于安康丰富的林业资源,同时林下湿度大,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培育食用菌;在林下充足空间,可以生产无公害禽类产品;在海拔较高的林地,可以培育中药材。其次,重视涉水经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安康的水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促进生态循环,既保护了水资源,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最后,加快发展核桃产业。安康市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果实品质优良。所以,应该充分利用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快推进核桃基地建设,形成核桃产业示范园、核桃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核桃产业发展。

(三)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

供给侧改革,并不仅仅只是去除产能,还要补短板。想要扭转安康市供给不足能力的现状,必须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发展山地生态农业。我国著名学者叶谦吉教授对生态农业进行过系统研究,简单地说,生态农业就是将现代管理手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以获取经济收益的发展模式。安康市主要以山地为主,发展生态经济具有较大的优势,比如说魔芋、土豆、野生蜂蜜等,这些农产品具有产出高、绿色性和稀缺性,既为环境减负,还能为生态增值。第二,发展生态旅游。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农村,在农村,可以享受到城市里呼吸不到的清新空气、优美的环境。因此,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安康市应该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推进村镇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农家乐、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生态旅游体系,进而带动旅游与经济发展。第三,积极推进“互联网+”。安康市有着众多的富硒产品和生物资源,比如说富硒茶叶、木耳等高价值土特产,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外界名气并不大,品质再好也无人问津,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当今时代行不通,我们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在这里,最有效的方式即深入推进互联网+生态,让产品走出陕西甚至全国,进而实现安康GDP的稳步增长。

(四)形成龙头产业,生产优质产品

安康市有着丰富的富硒资源,如富硒生态水、魔芋、豆腐乳(豆腐干)、茶叶、大米等,但是这些产品只是简单地粗加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要想打造安康富硒资源的知名度,必须将低附加值的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龙头企业。安康市农户因地理位置、生产规模、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将产品推销出去。因此,我们必须依托龙头企业,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这样做,不仅仅可以延长产业链,实现产品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变这些原始产品的形态,调节淡旺季需求,有更多的精力打造丰厚的资源与优质的产品。同时,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能够形成较大规模,提升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建立制度供给,严守生态防线

“从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性任务出发,把原来不利于提高效率、不利于增加有效供给、不利于环境污染控制的制度取消、优化或者调整。”[5]因此,安康市要使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就必须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建立干部考核制度

传统意义上唯GDP增长的干部考核制度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原因,这一不科学的政绩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干部的升迁和工作方向,有地方干部为追求短期的政绩而不顾后果、不计代价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因此,我们必须要改革当前不合理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起科学的、反映生态文明要求的政绩考核制度,进而为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屏障。同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官员政绩考核标准,包括生产耗费、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等,通过这种方式,把各级官员的政绩追求迁移到生态上来。另外一旦触碰生态红线,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政绩将会被清零。

2.加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

习近平同志将法治和改革比喻为: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从这可知,法律在维护国家政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想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法律来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缺乏可实施道德法律细则、必要的执法手段、执法力度等。要想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必须进行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第一,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地方政府根据安康市实际情况,制定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和行政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保证各项法律法规在安康得到有效实施。第二,加强生态文明司法供给。政府应该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加大对非法狩猎、盗伐林木、淘金挖沙等严重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要加大生态环境法律援助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司法手段解决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纠纷,切身维护公众的利益。

总之,从供给侧推动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调整结构、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供给,能进一步改变安康贫困、落后的状态,在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同时在收获金山银山时注重保护绿水青山,实现“生态安康”与“富裕安康”的和谐统一。

[1]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62

[2]陈亚静,回良玉.坚决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战[N].湖南日报,2011-11-16

[3]李锦.“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的同一性与互补性——对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改革”论述的理解[N].企业家日报,2015-11-29

[4]中共安康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安康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2-08-25

[5]马红珍.供给侧改革下秀山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1):55

[责任编校:张勇]

X321.013

A

1009-5462(2017)02-0043-05

2017-06-15

孙冬,女,陕西安康人,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安康市安康供给
唠叨
安康幸福 有你的身影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端午安康
THE PRECLOUS THING珍贵之物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繁华五月 祈愿安康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