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7-03-09张春全
□ 张春全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 张春全
(福建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在教学过程里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的方式,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面,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强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构建热情,并且通过通识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
当代的大学生实际上所面对的挑战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当前的中国已经进入到国际的舞台上,所以很多中国的大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一些竞争对手,更是和世界上各个不同国家的毕业生进行竞争。要让当前的本科院校提高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人文知识,特别是提高人际适应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不过,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于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仍然是处在空白阶段,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路径,推动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概述
通识教育也被称之为普通教育,实际上和专业知识的教育是有所区分的。在进入19世纪之前,通识教育模式实际上很多都是停留在中小学教育的阶段。而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更多的欧美专家认为当前的大学教育应该是要包括通识教育,特别是将通识教育结合到大学院校的一般课程当中。因为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具备普遍的知识面,才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同时,教育实际上已经在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受到更多的重视,很多院校已经在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构建了一般通识教育的知识。一般的通识教育除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之外,还包括了一些形势与政策等公共政治课程,这一些课程实际上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从学生的基本世界观与人生观的角度塑造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过,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而言,要如何使得通识教育真正地渗透到学生的教学过程当中,特别是让通识教育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大学的通识教育,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人文素养,这些实际上都是当前地方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当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并不愿意给通识教育更多的教学课时。这是因为当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面对的竞争压力相对比较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名气上以及各种综合师资上都会比其他的名校相对逊色,而他们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就业率以及一些相关的指标上,所以很多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并不愿意在通识教育上面投入太多的时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排课较多的课程,相对是比较专业性和具备实践价值的,比如各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适应市场的要求,从而提高这些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过这样就牺牲了很多能够提供给通识教育的时间。由于通识教育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就业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作用,所以很多的学生并不重视通识教育,而很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也由此走过场。所以,当前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上就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尤其是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通识教育,这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推动通识教育的发展就形成了非常大的阻力。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问题
从1999年中国的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后,高等教育实际上在中国实现了比较大的发展,特别是从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教育。在这种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一批地方的本科院校也随之产生。新成立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际上是一个特定的高等院校群体概念,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从上述的分析也可以看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并且着手构建通识教育的体系,但是对于当前通识教育所能够产生的价值认知还是并不够到位的,特别是整个院校当中的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通识教育实际上对其就业以及对其实践技能没有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很多地方的本科院校也没有提供足够多的时间给通识教育,所以影响了通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在构建的过程当中所出现主要问题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很多地方的本科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价值,特别是在学校当中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认知是不到位的。很多地方的本科院校在早期是忙于从专科转变成为本科,所以他们并不重视对于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很多重点的本科院校已经开始对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模式进行探索时,很多地方的本科院校仍然是停留在一个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当中,忙于提升自己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所以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无论是院校的管理层还是教师,都不重视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即便是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已经认识到通识教育的价值,但是由于学校并不能够提供足够多的课时给通识教育,尤其是他们已经忙于应付教学水平评估等考验,所以他们已经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去探索或者实践通识教育,也就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在构建方面一直处在于真空状态。
第二方面,很多地方的本科院校受到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才实施一些通识教育的体系构建工作。一些地方的本科院校虽然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成功转型,但是在软件还有硬件等方面都无法跟老牌的名牌本科院校相抗衡,所以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际上承受了比较大的压力,特别是当前的大学毕业生数量相对比较多,所以在很多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强调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注重技能培养的过程当中,通识教育也成为了技能培养的附属品。所以很多应用型的人才实际上都是忽略了同时教育才培养出来的,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是无法满足当前的竞争要求。随着整个中国进入到国际化的视野当中,更多的人才在竞争的过程里面需要面对很多挑战,他们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识,所以很多当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当中忽略了通识教育,导致其所培养的人才实际上在知识结构上面还是出现缺陷的。
第三方面,当前国内的通识教育环境还是相对比较不理想的。虽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忽视通识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院校的常态,但是从整个中国的高等教育范畴上看,很多名牌的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样也是不足的。加上很多学生之所以参与到高等院校的学习当中,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一技之长,很多学生还是认为需要掌握专门的应用型技能才能够在市场上面有立足之地,所以很多学生实际上并不愿意参与到通识教育的学习当中。所以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与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忽视,同样造成了整个国内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没有形成浓烈的教学氛围。所以,即便是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但是通识教育仍然是没有得到很多院校的支持,这也导致了通识教育虽然是一个成熟的概念,却无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具体化和实践化。
三、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当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通识教育上面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应该针对其具体的实践状况调整相关的策略,探索出一种适合当前市场发展要求和未来人才培养格局的通识教育体系。因为对于当前的人才培养而言,是否能够投入到市场当中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实际上也是当前本科院校在教学的过程里面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通识教育实际上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就业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实际上,高等院校的学生接受非专业性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也有着重要的价值。所以,本科院校实际上在探索通识教育体系的科学化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应用型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共同提升,才能够培养出更为合格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因此,结合当前地方院校的教学实际,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探索通识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打造出一种特色性的学科理念。特别是通识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停留在对一般人文知识的介绍,而是要探索与专业之间的结合,打造出具备专业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过去通识教育之所以没有得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学生的支持,原因是在于这些通识课程往往是强调一些一般的人文知识,这些实际上是不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所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探索新的通识教育机制的过程里面,要重视这种学科特色的构建,尤其是对于不同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要强化区分度,从内容上和教学模式上要适应这些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需求。
第二方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探索通识教育的过程里面,也应该注重主题性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传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当中,往往是采用一些概述性的教学内容,然后配合一些具体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教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驾驭能力相对比较差的教师来说,就很容易造成一种蜻蜓点水的问题,从而缺乏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因此,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要真正的形成通识教育的吸引力,就需要结合地区的特点反映出不同知识领域当中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从思维方式和内容精髓等方面,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如建筑赏析课程就可以根据时间为线索,并且结合地区的一些经典的建筑物,从而分析优秀建筑物的个案,这样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第三方面,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当中,要综合实践通识教育的知识内容,突出通识教育本身是一种实践型的课程。通识教育,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当中不仅仅要作为一种一般性的理论课程,更需要联系通识教育课程实际,强化通识教育本身的实践功能。比如在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的过程当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对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凸显,而且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到地方探索,从了解地方的历史入手,结合理论与实践,从而提高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吸引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这地方知识上的优势,这些实际上都可以在日常课程的教学当中加以体现。强化通识教育本身的吸引力,能够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的教学体系,并且从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范羽佳.北京市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5Z).
[2]金霞.拓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维度 体现立体化语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中),2016(10):87-87.
[3]宿爱云,胡小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满意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6):136-142.
G640
A
1008-4614-(2017)05-0062-03
2017-9-7
张春全(1976— ),男,福建泉州人,在读硕士,福建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