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力同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17-03-09余跃进
□ 余跃进
戮力同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余跃进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0116)
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要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完善标本兼治举措,把反腐倡廉引向深入;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抓好“关键少数”。
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
近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国家、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有力地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一、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变与不变
短时段对应的是事件,中时段对应的是局势,只有长时段现象才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的世情国情党情,是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我们既要牢牢把握不变的一面,坚持自己的基本判断,又要敏锐底捕捉变的一面,以变应变,以变促变,顺势而为,始终保持工作的主动权。
(一)世情的变与不变
横向看世情。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变革的世界,是一个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的世界,是一个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大调整的世界,是一个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的世界(伊恩·莫里斯,2010),也是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保罗·吉尔伯特,2003)。
当代中国的国际环境呈现出“五个变”与“五个不会改变”。一是要充分估计国际格局发展演变的复杂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极化向前推进的态势不会改变;二是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调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三是要充分估计国际矛盾和斗争的尖锐性,更要看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改变;四是要充分估计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更要看到国际体系变革方向不会改变;五是要充分估计我国周边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更要看到亚太地区总体繁荣稳定的态势不会改变。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同时也要重视各种风险和挑战,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①
(二)国情的变与不变
纵向看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②“三个没有变”要求我们有战略定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以保持党的大政方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看到,虽然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阶段性特征的内涵非常丰富。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阶段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所发生的新变化新要求新实际,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治国理政方略。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基于当前阶段性变化作出的一个重要判断。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矛盾的双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一种动态中的差异和不平衡,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内涵、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矛盾关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1956年党的八大作出的判断。几十年过去了,无论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是社会生产力,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群众分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获得了人民的高度认可。在高速增长背景下获得人民认可的党能否在经济新常态(或经济形势不佳)条件下依然获得人民的认可,这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要求我们注重社会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完善生产的组织方式,不断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增长,必然带来地缘政治格局和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这就要求我们把改革与开放、改革与发展、开放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推动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三)党情的变与不变
内向看党情。世情在变、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来几经转型,不停地应对各种问题和危机的挑战,这既塑造了它特殊的韧性和斗志,同时也使它从历史经验和与基层社会的紧密联系中汲取力量,履行随着中国发展而层层加码的历史使命(沈大伟,2007)。
第一,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③深刻理解党的领导的丰富内涵,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当代中国最高政治原则,才能明白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重大意义。
第二,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求不能变。中国共产党是从革命胜利中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强调改造和建设社会的同时,也需要改造自己和加强自身修养(王长江,2004)。
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严格纪律等最终表现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商品交换原则会向党内生活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否则,一些党员和党的组织就有可能变质,甚至危及党的执政安全(赵鼎新,2008)。
第三,党的群众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党的根本宗旨没有变。当前,无论是党的自身,还是群众自身,还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都具有许多新特征。从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角度看,一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已经从情感认同逐渐向法理认同、利益认同转变;二是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诉求发生了变化,不但有着物质方面的诉求,而且有着更多的社会诉求;三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评判要求更高,群众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比以前大有增强。
我们党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党的一切工作要以群众高兴、满意、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创造性地构建基层群众的日常参政途径,处理好全局利益、长期利益与人民群众关注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彼得·罗歇尔,2006),依靠人民共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再造“人民至上”(鄢一龙等,2015)。
二、新形势下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有效遏制了腐败蔓延;党内法规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全面从严治党越来也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激浊扬清的廉政之风在全社会弥漫,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积聚了强大正能量。在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情况下,为什么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是推进伟大事业,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客观要求
政党来自社会,是从事政治活动的社会组织。不同的政党传递和表达社会中不同的人群的利益要求和价值追求。在西方,政党是一个寻求赢得选举、掌管政府和决定公共政策的集团,它们的执政前途通常取决于不踩破社会期待的下限(施密特等,2004)。中国共产党不是西方意义上的选举型政党,而是通过实现其使命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而奋斗的党(“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2017)。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除了要满足民众的当下要求,还在于其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换言之,中国共产党不是几年才活跃一次的选举动员力量,而是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命运渗透到中国社会最基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体系形成高度融合的领导力量。所以,我们党总是把“使命”置于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位置。从党章总纲的宏大叙事中可以窥见其对“使命”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时代我们党是有使命的,邓小平时代党也是有使命的。如今“中国梦”“民族复兴”“四个全面”等等,都是党在新的时代赋予自己的新使命。
政党的理念、路线、政策,能涵盖的社会利益面有多大,政党就能获得社会多少民众的支持(罗伯特·E.戈定,2016)。执政党要获得民众的拥护和信任,不仅要有理想和奋斗目标,还必须把执政理念、施政纲领,变为具体的路线、政策,化作推动社会进步的具体作为,去设法解决民众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党的领导权要成为被领导的民众的共识,就要形成信奉、追随和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民众的服从,服从则源自民众对执政党提出的奋斗目标的认同;二是对总体目标分阶段实施效果的肯定;三是执政党协调部分利益和当下利益与整体和长远利益间冲突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反复锻造而成的(任志刚,2013)。首先,是中国革命的过程漫长而残酷,我们党在动员并领导人民推翻旧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了它与中国最广大民众的紧密联系;其次,是从新中国成立直到今天,中国的国家使命每一项都很艰巨,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团结和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这使得我们党的庞大和高效的社会动员能力一直是国家复兴的现实需求。
世界上从来就不存在可以脱离人民、脱离社会需求而生存的党组织。说到底,是人民选择政党,而不是政党选择人民。中国的历史与国情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才能提供强大的国家能力。“政党轮替”(吕毅克,2005)在中国大陆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西方的政党轮替只是权力轮替,而中国一旦发生“轮替”,触动的决不仅仅是权力,而是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重新洗牌和大动荡。因此,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
与党所肩负的使命相比,党组织的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决胜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才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是进行伟大斗争,解决党内深层次问题的迫切需要
政党的组织程度相对于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而言,是最高的。我们党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更核心的却是列宁主义。列宁建党思想的核心有三:(1)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工人阶级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有组织的部队;(2)党有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纪律,有从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统一体系,每一个党员都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3)党是无产阶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周淑真,2011)。
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批评与自我批评,即党内开展合理的斗争。在日常政治中,这类“斗争”往往表现为对一些政策和问题的争论和协商,在争论和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类“斗争”的目的是为了“团结”。同样重要的还有伤筋动骨的“斗争”。如清除党内蛀虫的反腐败斗争。“使命感”就是我们党的最大“共识”,党内其他的利益必须服从于这个“使命”。如果哪一利益或者观点不符合这一“使命”,就会被边缘化;如果哪一利益或观点与这一“使命”背道而驰,就必须被淘汰掉。
一党长期执政也给党的建设带来诸多问题。比如权力缺少制约以及官员腐败等一些党内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不正之风和腐败只是“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才是“里”,“根”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责任担当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眼看着它们存在,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迄今还没有体制性的答案。这就需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使党在前行中更有能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三)是建设伟大工程,使党永葆青春的必然要求
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是党的光荣传统。党要保持先锋队的特质永不变色,确保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就要同一切影响先进性、弱化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从1985年首次提出“从严治党”到党的十三大以后把“从严治党”写进党章,标志着我们党正式将其作为管党治党的总遵循和根本原则。“四个全面”更是将“从严治党”提升到了“全面从严治党”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从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纪律上坚持党内的全面严格治理,确保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余跃进,2016)。
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和举措搞得更好
管党是治党的前提,要把管党治党的思路和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
不同的政党党性各不相同(严崇涛,2012)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自觉把坚定的政治信仰与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统一起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民族精神和强烈责任感。当今共产党人的党性,首先表现为“两个忠诚”,即对党组织忠诚、对人民忠诚。
理想信念问题具有长期性,即使一时解决了,也不等于永远彻底解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摆在重要位置。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促使全体党员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执着追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二)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人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两种力量:一是内心自我约束,通过道德教化、宗教熏陶等手段加以强化;二是外在约束,如制度、规矩、习俗、传统、法律等。严明的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内在品质,是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一段时间里,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严明的纪律规矩,没有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守纪律讲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重要抓手。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中央权威(胡鞍钢,2013)。
(三)进一步完善标本兼治举措,把反腐倡廉引向深入
党的建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凝聚民心。反腐倡廉,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作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民心民意,占据了道义高点。
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细化、完善党规党纪,让党内法规彼此更衔接、更兼容、更科学、更有效。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整合反腐败力量,制定国家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任务。
当然,制度健全很难马上做到,也不可能完全靠“顶层设计”来做到。制度只能在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监督、批评、纠正的过程当中一步一步健全起来。
(四)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心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管党治党最终还要靠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潘维,2017)。党中央通过压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两个责任”,将从全面严治党的整体责任,转化为各级党组织的具体责任,把中央的担当精神,转化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担当行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从严治党延伸到基层,其目标是防止政令在“最后一公里”断路。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工作力度,聚焦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高基层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度、一体化水平,以党的建设引领和带动基层的各项工作(王军,2017)。④
(五)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抓好“关键少数”
党内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是我们党自我约束与自我完善,充分体现了党高度的政治清醒与政治自觉。
党要管党,首先要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一方面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促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另一方面,还要建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机制,破解干部“不作为”的难题。干部不作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官员不是不想干,是不知道怎么干,他们希望有个具体明确的权力行为制度规范,让他们知道可以怎么干,怎样按制度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走,即便出了问题,也只是能力和水平问题,至少有个安全保障的底线(祝灵君,2016)。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 /1130/c64094 -26119225.htm.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 - 11/17/c_113711665.htm.
③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 -07 /27 /content_5213859.htm.
④王军.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国纪检监察报[EB/OL]http://csr.mos.gov.cn/content/2017 - 08/30/content_53474.htm.
[1](美)伊恩·莫里斯 (2010).西方将主宰多久[M].钱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387.
[2](英)保罗·吉尔伯特 (2003).新恐怖与新战争[M].王易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3.
[3](美)沈大伟(2007).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M].吕增奎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47.
[4]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32—233.
[5]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29—130.
[6](德)彼得·罗歇尔(2006).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协调者?政党和政治国家[A].周敬青主编.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研究[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131.
[7]鄢一龙等.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37.
[8](美)施密特等 (2004).美国政府与政治[M].梅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9.
[9]“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216.
[10](美)罗伯特·E.戈定主编.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M].唐士其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50—252.
[11]任志刚.为什么是毛泽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12](台湾)吕毅克.民主与宪政[M].台北:高立图书有限公司,2005:20—21.
[13]周淑真.政党政治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2—43.
[14]余跃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49 -52.
[15](新加坡)严崇涛.新加坡成功的奥秘[M].张志斌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2—233.
[16]胡鞍钢.中国集体领导体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71.
[17]潘维.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81.
[18]祝灵君.党建研究:定位、框架与趋势[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2)5—11.
D261.1
A
1008-4614-(2017)05-0035-05
2017-9-21
余跃进(1958— ),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