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2017-03-09牛影影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林木造林林业

牛影影

徐州市铜山区赵疃林场

引言

林业造林属于工程周期较长、涉及范围广、任务艰巨工程,其每项施工环节均会对林木生长造成直接影响。就当前实际情况,我国建设林业造林工程时,普遍存在一系列质量问题,若是没有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则会直接影响林业造林工程的稳定发展。基于此,我国需要采取相关改进措施,使其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提升林木整体成活率、成材率,以实现林业造林质量的全面提高。

1、我国林业造林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造林、护林、爱林意识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我国的林业造林质量控制体系形成较晚,发展时间不长。因此,虽然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在林业造林质量控制体系法律法规方面欠缺仍然比较明显。如我国在植树造林整体上缺乏整体规划,林业建设有时是以地方政府牵头,有时甚至是私人牵头,这些林业建设往往与经济利润的获取紧密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无法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1.2、种植栽培技术不够成熟

如果想要获得造林林业的高质量,就需要完善种植栽培技术和种植栽培品种之间的制衡机制,简单盲目地追求利润,而忽略对于技术的发展,是目前我国植树造林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我国很多地区的造林人,对于种苗培育方面的优化技术掌握还不够成熟,意识也比较淡漠,苗圃培育没有形成规模化,导致我国目前林业造林的种植栽培技术不够成熟,无法实现林业造林质量的高水平发展。

1.3、林木栽植的质量问题

在造林密度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调控,如大密度初植林木,会导致林木快速郁闭成林,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造林工程的林业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造林密度不合理,也会导致林木在生长过程中养分不足和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况下,遭受更多的病虫害,甚至引起火灾。整地环节不够合理,比如对季节等客观因素不够重视,整地效果不理想,或者没有从当地实际气象和地理地质等条件出发,使得整地环节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影响了林木质量。在实际栽植方面,部分栽植人员没有正确选择最佳的栽植时间和栽植地点,或者在树苗运输与栽植环节没有做好相关保护措施,使得林木质量得不到保障。

2、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具体方法

2.1、科学设计林业规划

我国目前有专门的林业造林部门,这些部门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全局意识角度出发,本着科学的依据,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林业造林规划。林木百年成材,植树造林是惠及后代的大事,也是对于荒山和荒地进行再利用的有力举措。植树造林并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一时的政绩工程,而是应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对于适合种植的荒山和荒地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提升林业造林质量。

2.2、做好林木栽培控制工作

要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建立在科学栽植与管理工作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科学控制林木种植时的栽培密度,可站在造林工程多方面利益(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角度,结合不同的自然环境及树种等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计算,得出最佳的林木初植密度。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应该采取到位的林木质量保护措施,结合工程设计和质量标准对栽植工具及技术进行优化,并从林木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实施机械营林模式,做好林木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病虫害或火灾事故,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林业造林工程的质量。

2.3、造林技术的不断更新

实际建设林业造林工程时,造林技术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会对造林效果造成直接影响。

播种造林技术。该方法主要是采取直接播种的方式进行,通常适用在大面积造林工程中。播种造林技术的成本较低,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但在进行具体应用时,播种区域内土壤则需保持相应的养分,以达到最佳造林效果。

植苗造林技术。即将幼苗转移至造林区内,以便于完成相关移植工作,此方法在自然环境方面的要求较低,只需保证移植方法的科学性,即可促进林木的稳定生长。

分殖造林技术。将林木部分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以及分殖造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植苗成活率,还能节省培育树种、树苗等时间。因其在自然环境方面要求过高,若是操作不当,则会发生较大风险,要求工作人员予以重视,避免造成林木死亡。

2.4、积极引进新式的技术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一些新技术应运而生,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对提升工作效率及效果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在现代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同样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进而对以往的发展方式及理念等进行改变,从而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从如下几点进行:对现代林业中的重要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代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涵盖的领域较多,例如:森林经营及保护,资源培育及使用,林业生物产业以及林业装备等,为了加快现代林业发展速度,工作人员需要对以上领域中的重要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及分析,提升技术使用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为实际发展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对林业标准化及质量监督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及创新,为现代林业发展过程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林业发展同时代要求相一致,进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条件。

结束语

林业建设必须要创新改革,科学规划,从基础开始,再到规划建设乃至人的本身,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做好林造业质量管理工作。林造业领域的相关单位要不断地探索创新方法,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林造业健康发展,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王宏宇.提高林业造林质量方法探析[J].现代园艺,2017(24):218.

[2]杨欧.浅析林业造林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和完善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64-165.

猜你喜欢

林木造林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