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

2017-03-09彭志坚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通讯配电配电网

彭志坚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仙游县供电公司

前言: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与工作的需求,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先进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提升电力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保障电力运输工作中,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以此为基础,降低了原来电力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电力损耗,降低电力运行成本。此外,在配电自动化中加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其它辅助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了提升电力质量和优质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

1 电力配电自动化概述

在电力发展过程中,配电自动化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常见的电力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分成了四个主要部分。即:控制技术系统、电力数据传输系统、现代化管理系统以及计算机造作系统,也正是这四点主要的系统,实现了人们对电力配电工作的有效管理,实现了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节约,提升供电质量和效益,这一点也是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换句话说,就是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管理工作中,主要包含了连个主要成分:第一点,电力配电自动化。这项电力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对计算机工作而实现的,具体做法是将全国各个用电地区的电网系统,在现阶段工作中进行整合,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各个电网之间可以打成数据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电力数据的实时传输,从而降低电力运输过程中出现的认为因素影响;第二点,电力系统的组成。电力系统在整体结构上,主要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以及用电五个部分,而电力在使用的同时,这项系统中的SCADA主站,在类别上又归结为配电系统,主要由电力系统中的前置计算几和主机这两个部分共同组成。因此,当电力系统的主机在对整个系统的任意机器下达指令时,前置计算机就会成为电力系统当前阶段的主机,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一台主机停止工作时整个电网都会受到影响的现象[1]。此外,除了SCADA这项系统之外,对于配电网的建设环境以及工作管理都会对整个配电网产生重要影响。

2 电力配电自动化的负荷控制与管理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想要实现配电自动化,首先就要能够保证当前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因此,对于负荷的管理工作而言,就成为了当前配电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现阶段电力系统正在不断发展与优化,对与传统的负荷控制工作而言,已经不能与现阶段的用电形式,也就出现了电力系统的不平衡性,为了能够保证电网运行中的电力稳定,需要针对电力传输中的承受电流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对于传统的电力负荷的控制而言,要能够在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中,朝着负荷管理的方向发展,并且能够在现阶段成为配电和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从而保证电力配电自动化能够与现阶段电力发展和用户需求相连接,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自动化通讯方式选择

3.1 有线通讯方式

配电自动化子在通讯方式的选择上,有两种备选方案,一种是采用电话线、一种是网络专线。电话线的通讯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电力企业在设备上的投资成本,线路的设置和整体架构便捷,但对于可靠性以及实用性上,性能相对较低,因此被广泛运用在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的配电终端上。对于专线的选择而言,虽然具备良好的可靠性以及实用性,能够使用在对实时性要求相对较高的配电终端上使用,但是对于专线的架构和配置相对复杂,需要为专线传输工作,架设专业的通讯线路。

3.2 无线通讯方式

无线传输方式,又是由普通点电台和高能智能数据化电台两种。对于普通电台而言,由于其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负荷的控制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却不能有效的加强这项设备的负荷工作的可靠性,这就成为了这项工作的首要缺点;而对于高速智智能数据化传输电台而言,在频点可以实现重复使用,并在使用过时,还支持X.25协议,同时还能做好路由自主选择和数据上报等功能,在设备价格上就会显得相对较高,因此也就不能在配电自动化中普遍使用。

3.3 光纤通讯方式

这种通讯方式主要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光端机;第二种则是光接口板,由于光纤本身具有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价格上会显得相对较贵。其中,光端机的使用,适合配电容量相对较大的站点使用,同时成本也会相对较高;而光接口板在实际工作中,则是通多向配电终端内部安置光电转换器的方式实现,同时还可以采用编码复用的方式,使一对光线可以带动多个配电光纤[2]。此外,如果在配电自动化使用过程中,多模光缆也能够与现阶段的发展相对应,满足供电需求,这项设备的价格也能够被广大用户所接受。由此可见,配电自动化与管理过程中,光纤的使用可以说有着广泛前景。

4 开关设备

对于配电自动化而言,正在逐渐实现自动化闭合,这样一来,就能直接实现电力配电系统在短时间内完成电网配电工作,同时降低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风险性问题。配电自动化的开关设置,与传统开关设置有所不同,并且在自身随着配电网的发展,已经走向智能化,还能在电力运行过程中,明确定位线路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对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自动化分析,从而自动断开电路,从而节约了人工操作的时间,提升维修效率。此外,还可以使用配电网中重合去的整定方式,从而实现馈线的自动化,这项工作的优点能够直接省略通讯过程中所出现的专用型,并且还能承受住电网系统中较大的电流冲击,但是在设置时,却有着严重的缺点,那就是整体的设置工作要求太过严格,同时在接地环节出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识别。

5 总结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系统是目前为止最为科学有效的配电管理模式,在提高配电的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能保障,而且改变了原有的耗电方式,在节能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行的成本。智能配网功能:故障准确定位,快速隔离,减少故障停电范围,缩短修复时长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1]田志春.浅谈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56-256.

[2]孙金良.浅谈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212-212.

猜你喜欢

通讯配电配电网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通讯简史
主动配电网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