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态思考改造传统农学

2017-03-09李雪梅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农学传统生态

李雪梅

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但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在新世纪的主要任务之一。农学作为农业发展的理论和技术支撑来源,应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积极以生态思考改造传统农学,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迫切需要。

一、农学的涵义

德国科学家瓦尔德是公认的农学创始人,他在西方农业变故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农学的定义,为研究提高动植物生产最为合理有利的方法并构建农业基础的科学。

基于这一定义,我们常说的农学,其实包括了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宽泛的农学和特定的农学。所谓宽泛的农学,是立足于社会生产,特别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研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定的农学,则是立足于农产品的自然属性,研究农产品的具体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科学技术方法。

二、生态学的含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生态学认为,所有生物都不是独立生存的,不但同一种生物之间有相互依存或竞争关系,而且不同物种之间,也有相生相克关系。

三、生态学视角下对传统农学的思考

传统农学,在工业化进程加速的时代背景下,倾力于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技术,越来越多的将工业生产观念和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在带来极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产生着令人堪忧的负面效应。传统农学研究着如何发挥农业机械的优势,却忽视了现代农业生产大量消耗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也被称为“石油农业”;研究着为了提高产量,如何使用化肥,却忽视了因此造成的土地碱化、痔薄后果;研究如何防止病虫害,却忽视了农药对生物链的破坏。短期内,农业生产是得到了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安全的农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因此,改变农业发展现状,建立起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模式,是社会现实对农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农学应有的研究方向。而生态理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维和视角。

生态学的核心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这个视角下,审视传统农学,也就是要明确农业的生态本质,就是要在尊重自然生态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让农学在建立农业生产与生态和谐关系上,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生态理念,我们的农学研究中,应转变传统农学注重一味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的片面认识误区,将研究的视野,放至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社会效益三者和谐统一上来,应该将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作为主要目标,着力从农学技术上支持建立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一体生态链,进行多样性物质生产;充分利用好生物能转化作用,减少农业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共促共荣的和谐生态环境。

四、传统农学进行生态改造的途径

1、研究节能技术

节能是生态理念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农学可以重点研究的方向为:节地技术,如间、混、套作技术;节水技术,如滴灌、渗灌、管灌技术;节肥技术,如配方施肥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等。

2、研究水肥技术

要研究土壤各种肥力因素的相互关系影响,正确处理水肥关系,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3、研究生物技术

农学不但要研究如何用好土地,更要研究如何养好土地从技术上支持“地力常新、肥力常高”。实行生物养地符合生态理念要求的养地技术,应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如种植绿肥作物养地技术、种植豆科作物固氮技术、作物轮作和间混套作技术等。

4、研究防灾技术

农学研究防灾技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研究减轻洪涝灾害的方法;二是研究抗旱技术,提高旱地农业生产力;三是研究生物防治、生态减灾技术。

5、研究综合利用技术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总体不高,研究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经济效益。

6、研究农业能源技术

一是研究农业生产对太阳能的利用技术,如阳光塑料大棚、太阳畜禽舍等;二是研究利用生物资源,如秸秆还田、沼气等;三是研究利用风电资源等。

7、现代高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因此要研究信息、材料、空间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力和整个农业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农业生产的经济和生态综合效益。

8、研究结构调整技术

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农业进行结构调整,是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学需重点研究这一课题。要研究增加优质安全的农作物的品种,和增产方法;研究发展绿色低碳的农业生产模式;研究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技术;研究农业企业发展途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以生态思考改造传统农学,旨在发挥农学学科优势,对现代农业实现环境优良、结构合理、效益增收、节能低耗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1]杜相革.有机农业原理和技术[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Wagner .中国农书[M]王建新译 商务印书馆 l936

[3]王凯荣,刘鑫,周卫军等.稻田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6)

[4]李文华,刘某承,张丹.用生态价值观权衡传统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效益[J]资源科学 2009(6)

[5]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6]严立冬,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 2008

猜你喜欢

农学传统生态
中国古代农学风土论的形成、演变与价值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生态养生”娱晚年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