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以镇江古运河水利风景区为例

2017-03-09王於磊姚丽萍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古运河镇江市风景区

1.王於磊 2.姚丽萍

1.镇江市城市水利管理处 2.镇江市规划局京口分局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加之千百年来不断的治水实践,形成了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水景观,也沉淀了丰富的水文化。依托这些水资源,建设管理好水利风景区,不但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还可有机传承丰富的历史文化,更可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本文以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为例,浅析水利风景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1 .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简介

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市区,起于平政桥,终于谏壁三汊河口,贯穿了整个镇江主城区,连接着长江和京杭大运河,总长17.43km,流域面积80.81km2,规划总面积约3.88km2。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2015年通过验收被评为江苏省省级水利风景区,风景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整治至今,已形成了完善的城市防洪体系,改善了城市水环境,也同步建设了一批沿河的景点和广场等,构成了“三段、五区、两带、五轴、多点”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景区内历史文化深厚,现已成为镇江市区内重要的风景区和市民及游客游览、休憩、娱乐、锻炼的好去处,更是镇江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2 .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景观设计和景区功能的欠缺

“水利风景区”这一概念提出时间较晚,2001年才正式提出并发展,而最初水利建设的主要目的仅仅是防洪抗旱,保障市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对于景观和景区功能的设计较为薄弱和滞后,在建设中也较为简单,如河道驳岸简单生硬、植物品种单一、水生态效果较差、无旅游配套设施、标示标牌欠缺等。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最早整治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制于当时的财力等因素,上述问题也都有诸多体现。

2.2 管理制度体系不科学,管理水平不足

水利风景区虽然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建设的,但其建设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比如:休闲场所、运动空间、交通路况、自然环境以及相应的安全设施等,这就需要一支由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来对水利风景区进行建设、管理,而包括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单位都为水利部门,且多为行政或事业单位,受制于体制问题,其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都比较呆板、落后,虽拥有较强的水利相关专业技术力量,但其他专业人员则较少,后期旅游宣传、运营的能力则更是薄弱。这就为水利风景区在建设和管理上带来严重的阻碍,在发展上带来了很多条件上的制约,制约了很多水利风景区的良性发展。

2.3 本土地域水文化表达较少,景区特色不明显

在进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时,很多地方仍然是以表面的环境整治出新为主,很少会根据景区自身的特点以及地区的本土历史文化进行规划设计,这使得各水利风景区的环境建设大同小异,缺乏新意,无法诠释当地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中国运河史上,镇江古运河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是江南运河的起点、京杭大运河的枢纽、中国古运河济水工程技术的范例,这条母亲河也使得镇江城市风貌极具个性,但因为战乱等因素,造成古运河历史文化遗存较少,使得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只能在书本和介绍中感受其中的深厚历史文化。

2.4 社会认知度较低

国家在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不过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水利风景区还仅仅是一个编外话题,且社会的宣传力度并不明显,这就致使人们对其熟知度不高。在进行旅游项目的选择上,很少有人知道水利风景区属于哪种类型。随着全国各地水利风景区如火如荼的建设,也因其没有良好的宣传效果,其庞大的数量、优美的景观和较低的社会认知度形成了较大反差。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处于镇江市区内,本地市民几乎人人都知道古运河,但以古运河为依托的古运河水利风景区知道的市民却很少。

3 .问题解决措施初探

3.1 科学完善景区规划,推进景区可持续发展

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科学的规划为引领,随着国内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市民群众生活方式逐步的多元化,包括镇江市古运河水利风景区在内的大部分水利风景区的景区规划、旅游规划等都已不能完全适应旅游业市场化、科学化发展的需求,必须及时或定期进行完善修订规划,科学编制,坚持高起点、高档次、超前性的原则完善修订规划,并积极引入新科技、新理念、新方法。

3.2 理顺景区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制

发展好水利风景区,首先要确定专一的景区管理机构和统一的建设管理体制,避免出现因体制不顺造成的多个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的现象。并需做好景区的资源整合工作,将与风景区旅游产业相关的餐饮、交通、宾馆、旅行社、现等进行整合,形成产业结构。符合条件的风景区可创新思路,积极采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等方式提高工作热情,拓展融资的渠道,还可以采用国家控股、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吸引有实力的伙伴一同进行景区的开发建设。

3.3 打造高水平专业管理队伍,提高景区管理水平

因水利风景区的工作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水利、环境、旅游、园林、营销等多个领域,在进行整体管理时,应充分考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强团队的建设工作,确保景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加强对相关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员招聘,并结合水利风景区特点和功能,一展所长,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建立人员管理和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实践能力,建立更具专业性的管理团队。

3.4 确保水质良好,提升景区水生态效果

水利风景区是依托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而建设的,良好的水质是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基本要素和最大亮点,景区在保证水质良好的基础上,还需营造良好的空气质量、水体中各类动植物的生态效应、景区内水陆综合生态效果等,使游客不但可舒适地观赏水体、放心地亲近水体,还可以在不同的水利风景区欣赏到湿地、候鸟、潮汐等各类与水相关的自然景观。让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成为水利风景区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更可为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引领示范作用。

3.5 传承水文化,突出地域特色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为依托建设的景区,是水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迎合人们逐渐追求高层次、有内涵的旅游心理,挖掘景区内涵、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景区显得十分重要。水利风景区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地域特色及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水利博物馆、运河文化博览馆、水利遗产公园、水库森林、湿地公园等重点体现,同时根据文化特点推出文物古迹游、休闲度假游、名人故居游和古城古镇游等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深刻感受到各水利风景区独特而又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让当地的历史文化在水利风景区中得以传承。

3.6 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旅游市场

水利风景区必须重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水利风景区的认知,提高水利风景区的知名度。在以新闻媒体宣传为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游客进行宣传,宣传水利旅游和水利建设的辉煌成就,扩大景区知名度;还可创新思路采用多种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打响景区品牌,积极开拓全国市场;并重点培育推介一两条历史文化深厚、知名度较大的旅游项目(线路),以吸引游客前来,将景区从过去的旅游过境地转变成旅游目的地,从过去的旅游中转站变身为旅游中心站。

4 .结语

本文对水利风景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浅析,希望以此促进水利风景区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古运河镇江市风景区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东林古运河人那些幸福味儿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小学
夜游清名桥古运河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