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建议

2017-03-09李春燕

环球市场 2017年36期
关键词:权责会计信息财务人员

李春燕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会计信息是记录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过程及结果的信息,它是指会计主体通过财务报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债务人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反应单位的各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而每年各级财政部门都以行政事业单位反应的各项会计信息为基础,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统一的分配和进行宏观调控,只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能做到准确、客观,这样才能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科学的决策。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经济发面。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导致其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远大于企业。政府各级财政部门都会以行政事业单位反应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制定各项政策。由于目前事业单位或多或少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使财政资金在进行分配时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影响了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2)社会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提供一些公共服务的部门,其会计信息反应的不仅仅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而是整个社会部门和纳税人,如果其整体信息与实际不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客观性,会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和资金流向出现偏差的现象,最终失去了社会大众的信任,给整个部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影响。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现行制度的不完善。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都是纳入到政府统一的资金管理中,属于财政性资金,其预算资金的批复都是由各部门领导执行,但是由于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部门领导批复预算的过程中存在主观判断等情形,致使预算批复随意,执行的难度相应加大,到年末决算时,有些单位无法达到收支平衡,结余结转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只有人为调整决算才能勉强达到预算执行目的,人为操作性大,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预算执行和决算的编制都流于形式。

(2)财务人员素质偏低。由于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人的财务意识观念淡薄,对财政法规知识没有充足的了解,由于其没有一定的财务业务素质,导致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会有做错账,列支科目错误等情况发生,甚至有的财务人员以权谋私,借工作之便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公款,都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3)内外防控制度不完善。要想防止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要在防控制度上下大力气,只有将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改进,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事业单位的内控机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执行中也存在漏洞,内部审计和外部审查只是停留在表面进行宏观的检查,无法通过表面进行实质性的查验,无法对会计核算和决算报表进行制约,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

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措施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随着财务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新的会计准则的诞生,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更加高了,财务人员要在不断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同时,全面提升会计专业技术水平,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同时要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使其牢固掌握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谨小慎微,养成监督意识,既要接受监督,也要学会监督。

(2)在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随着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和财税改革等加快的步伐,引入权责发生制已经势在必行,同时为了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要摒弃一味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情况,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才能更好客观的反应会计核算分录和相应报表内容,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收支情况和对外投资情况等全面展现开,弥补使用收付实现制无法客观反应客观信息的弊端。

(3)公开财务信息,强化监督职能。除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外,各部门事业单位应该向全社会定期公开财务预算和决算等相关财务会计信息,使全体纳税人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将事业单位预算和核算等会计信息质量大大的提高。

(4)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加强内部会计监督。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会计人员发现存在违反相关会计规定的事项时,有权拒绝办理相关业务,同时,会计人员还有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责任。各单位要建立内部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赋予财务人员一定的权利,确保其能够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行为准则,在工作中,严格把关,确保相应会计信息真实、完整。2、建立外部审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定期对财务核算和财务报表进行监督和检查,通过引进外部审计机构,发现并纠正事业单位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做到防微杜渐。

综上,会计信息失真是各行政事业单位普遍遇到的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秩序,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充分重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并且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内外部监督职能,才能够有效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再度发生。

[1]刘晗.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10).

[2]刘莉: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9,(09)

[3]严秀芳:行政事业单位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J].统计与咨询,2009,(01)

猜你喜欢

权责会计信息财务人员
健全体系 明确权责——江苏省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探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权责匹配分析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加强往来款清理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