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2017-03-09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中国历史有三大变局,大凡每千年就得反转一次。秦汉转变、唐宋转变和清末民初的转变,均可谓沧海桑田,高岸为谷,世道剧易。项楚灭秦,刘汉建政,贵族政治转向平民政治,君臣伦理亟待重构。李祥俊教授以为,董仲舒在坚持孔、孟、荀以来儒家“道高于君”的观念、肯定“汤武革命”合理性的基础上,确立起了与新的社会政治格局相适应的君臣差等、尊卑有别的关系范式,较好地解决了汉室政权的合法性以及如何才能够长治久安这一时代课题,显然很有见地,如能深入其范式内里、让读者窥得个中堂奥,文章的效果则更佳。《礼记·经解》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我在2013年出版过一本《董子春秋义法辞考论》,有接近1/3的篇幅专谈孔、董辞法,循段熙仲公羊学义,而钩沉董子《春秋》辞类22种。王刚教授阐述“《春秋》无达辞”而申明董子之“辞论”,由此才可切入董学研究正脉。其言大多持平、公允,唯独其辞论流于空泛议辨,皆不着事,例而无实,尽管其也十分明了“‘辞’与‘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道理。须知《春秋》辞法在孔在董,虽有林林总总,但皆有人、事、物之所指所涉,未曾玄置一词,凡辞必实,有根有据,否则就不会产生使“乱臣贼子惧”的道义力量。自孔子之后,儒家一直在追寻王道,但都停留在呼吁、呐喊的口号层面,只有到了董仲舒,借鉴于阴阳五行的学理体系,经过严密论证,才第一次真正把“天道”落实于“王道”。韩进军教授先后从王道法天道、大一统、独尊儒术、三纲五常、德主刑辅的视角陈述并描绘出董子王道政治的基本架构,貌似体大而恢宏,精致而完备,也符合董子的精神意旨,但也不免有所疏漏而难以概括无遗。关于董仲舒论证天与天道的目的,作者只看到“为了设定一个信仰的神圣对象”“对一个统一王朝中王权的正当性的论证”“强调的是天赋王权或者说是天赋王道”的一面,却无视于董子“屈君申天”、以天儆君而竭力限制王权、压抑专断独裁的仁道要求。董仲舒对“王”字的语用训解非常独特,我在《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一书中辟有《“王”之新解:“王道通三”与“王者配天”》一节予以详尽阐释。律璞教授的论文聚焦于“王道通三”,揭橥董子王道融贯天、地、人三才的要求,能够沉入到董学内部的一个细节问题之中,具有一定推进作用,只可惜对“王道通三”所依赖的阴阳五行之原理展开不够。目前的中国,儒学复兴正呈如火如荼之势。虽然说孔子、董仲舒、朱熹是儒学历史上的三大巨擘,但相比之下,董仲舒的社会影响最小,与其地位极不相称。所以,向民众推介董子、普及董学,应该是董学界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使命。李爱云、吴海涛两位教授编写的清唱剧《董仲舒》歌词,能够以董仲舒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以《史》《汉》为蓝本,引经据典,选取重要的生活片段为创作基点,运用古典诗歌平仄押韵的形式,运思情结,字斟句酌,艺术地再现了董仲舒的传奇人生和理念思想,其对董学在当代的传播无疑是功德无量的。董学界应该感谢他们,向他们致敬。
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董子学院、董子研究院、董子讲坛首席专家 余治平博士
B234.5
A
1673-2065(2017)05-0001-01
201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