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探索
——以潍坊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例

2017-03-09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团志愿互联网+

于 敏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基于“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探索
——以潍坊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例

于 敏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志愿服务是中国社会主义大有希望的事业,是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实践。潍坊学院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自2015年以来探索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趋势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形成了以“定点服务,定向服务,定期培训”为核心,以“互联网+”为保障的团队运行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志愿服务模式中散、乱、慢的缺陷,丰富了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理论体系。

互联网+;志愿服务;大学生社团;专业化

当今时代是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下的大数据时代。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代大学生奉献社会实践锻炼的重要活动形式,随着时代发展尤其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发展,志愿服务队伍必须要以“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进行建设和发展,在发扬传统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时效性更高、灵活性更强的新模式。笔者在大学生实践活动尤其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建设中探索积累丰富经验,试运行“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团运营新模式。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现状

1.现状及形势

近20年来,我国的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在志愿者数量上、参与群体、还是服务领域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困境。

(1)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渠道简单,形式单一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综合素养,我国各高校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团队共同的特点是团委大力支持、学校社团自行组织、自行联系服务对象。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社会资源短缺,在活动对象的选择方面有限,一般以小学为主进行助教服务,而笔者所研究对象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服务对象以盲童学校、自闭症学校、脑瘫学校为主,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又由于多数大学生无明显服务动机,多数盲目参加自愿活动、以评奖评优为参与目的,背离志愿服务实质,因此显露出志愿服务渠道简单,形式单一的弊端。

(2)缺乏舆论宣传和必要指导,信息交流平台搭建不足

当今时代,大数据下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事。在网络日益迅速发展的情形下,各种新闻资讯我们都能及时接收到。但是我们不难察觉到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娱乐新闻,甚至人们对娱乐的关注度高过国家大事。对于报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之事,出现宣传力度小、范围狭窄的现象,以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例,活动的宣传仅限于某一区域,例如校内区域,服务对象的区域,或是某一活动服务地点的区域,普遍问题是范围大大受到局限;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指导,也很少有稳定的指导老师或者专业人士进行服务指导。缺乏舆论宣传和必要指导使大学生服务在过程中,服务态度懈怠,服务激情不高,服务效果不显著。除此之外,虽然目前我国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交流平台比较多,但几乎没有建立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平台。

2.革新模式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蓬勃发展的情境下,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联系到了一起,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融入到社会领域中。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全社会的生产力、创新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新形态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也与时俱进,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实现资源的整合,使志愿服务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健全项目运行机制;扩大舆论宣传层面和力度,更好的发扬志愿者服务水平与效率。

二、“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模式建设

1.“互联网+”的解读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战略的提出者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活动便是在此背景下,积极响应号召,尝试通过互联网云技术弥补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的不足,实现志愿服务的资源整合、舆论宣传、交流平台的构建和管理机制的完善。为打造更具有中国品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全国各高校正积极探索,将互联网云技术与大学生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云技术的重要作用。

2.模式建设的理念和内容

(1)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做好舆论宣传

我国《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手机网民占比提升至95.1%,移动互联网与线下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广泛性影响,依托手机QQ、微信、微博等各种社交平台,为志愿者们创造共同交流、分享心得、一起进步的环境;为了更好的促进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使志愿者更系统、全面的了解服务对象,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也应该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同时,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发布志愿服务活动,引起社会的重视,获取更多的服务资源,为更高层次的志愿服务提供可能;除此之外,呼吁具有社会影响的、大学生普遍关注的明星、企业家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起志愿服务话题讨论,引起大学生普遍重视并参与进来。

(2)健全团队管理制度,提高志愿者服务效能

国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起步早、规模大,已形成具有本国国家特色的比较系统的、有组织性的完整的运行机制。与之相比,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在追求速度和数量的过程中,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弊端日渐显现。以微爱志愿服务团队为例,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是一支拥有两百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在社团刚刚建立时由于社团带头人缺乏管理经验,社团未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在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方面呈现出乱、散、难的局面,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的共同的特点都是“三分钟热度”,导致后期参与热情不高;加之缺少专业指导和外界沟通,导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内容单一、老套。社团负责人深知在互联网技术的覆盖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也应该实行与互联网的密切结合,积极探寻促进社团发展的方法。

三、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

1.基于“钉钉”APP下的志愿服务统筹

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与“互联网+”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基于“钉钉”(阿里巴巴开发的一款软件)这一APP下的志愿服务统筹。“钉钉”功能以组织架构为核心,兼顾个体与集体,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开发使用公告、日志、钉盘、视频和电话会议、审批及个人功能,使整个志愿服务过程更加生态化和集约化,对社团的发展和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公告:公告即通知功能。可面向全体发布,也可选择推送对象,在推送至个体的同时有一个确认收到按钮,因此管理员可依据推送回复的结果了解通知浏览率等情况,为下一步活动(集体活动或会议)安排节约人工。公告不仅有召集会议的功能,还可以在外出活动召集时进行报名和筛选,极大的方便了社团组织的管理,促进高效集约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

审批:对活动预算、活动用品进行审批,并可存钉盘。

日志:活动总结和会议记录,由个体发布并可存钉盘。

钉盘:存储功能。对以往活动策划案、活动前培训、实施情况、活动总结、场地及用品等内容钉盘保存,以备以后使用时查阅和进行活动间比较分析。

视频和电话会议:基于钉钉的免费电话和视频电话。可以发起群组电话或视频,功能与QQ、微信等类似。摆脱自然环境的限制而选择线上和线下会议或培训的方式,并自动形成报表。

个人功能:可进行活动实时考勤和活动打卡等,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在打卡时自动附加时间和地点的水印,极大的保障了活动的出勤率。可根据活动不同选择不同的功能。

总体来说,钉钉在组织管理和活动开展方面具有多个软件的优势,并因兼顾多个软件优势又有其他软件无可比拟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2.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互联网的运用

(1)利用新媒体软件拓展社团活动的新领域

首先,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用新媒体的社交软件(QQ、微信、微博)开展活动,每个社团成员可以利用平台优势来展现自我,与周围的成员进行更好的人际交往,同时可以利用社交软件开展社团之间的学习,开展一些全新的社团活动。其次,利用新媒体软件,在社团内开展各种培训,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支持在线的学习交流,并且将这些学习的课程用于实践,以增强团队之间的凝聚力,提升时效性。再次,在新媒体的交流之下,可以和志愿服务的家长们进行交流,可以随时随地关注志愿服务对象的现状,为下一次定时的志愿服务做好提前规划,可以说新媒体联络方式为志愿带来了不可缺少的助力。可以说,运用新媒体软件拓展了社团活动的前期准备和后期调整领域。

(2)营造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社团文化氛围

社团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社团文化的推动,微爱社团的活动很好地利用了网络来营造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互联网技术可以全覆盖线上以及线下社团活动开展,有助于志愿服务社团“以小爱汇大爱,以微爱汇未来”文化的营造。与此同时,社团文化与校园文化又是相互推进的动力,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和QQ空间活动日志的宣传扩散,努力建成健康向上的社团文化,一方面能够保证社团活动更好的开展、调动大学生参与社团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更有利于社团的发展。

(3)宣传

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在结束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以后,及时编写活动通稿,包含活动过程、活动效果、活动意义等,将文字及影像资料投稿至微信公众平台及门户网站,通过新媒体的运用,扩大社团影响力,吸引更多大学生加入社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4)社团事务

会员注册:微爱社团成员可以在随时添加、修改和查询社团成员和已毕业成员的班级信息、联系方式、特长、工时记录。

对外合作:新一届社团成员往往要重新开始建立对外合作关系。社团在建立了新关系时将信息导入信息库,让社团与媒介、政府、学校、专家的合作关系保持下去。

活动记录:每完成一次活动将会把这次活动的活动策划、实施经验、活动效果、活动总结添加到社团资料库中,让社团后来者可以借鉴,以促进社团活动效果的不断改善。

计划总结:在社团交流平台上及时公布自己的年度计划和上年度总结,提高社团信息的透明度,让更多的社团成员及时了解社团的动态,激励社团成员的参与和创新。

网络硬盘:将社团的各类资料、图片上传到社团网络硬盘里,这样可以方便地随时取用,而且决不丢失。

发布信息:向社团成员及时发布最新的社团消息,防止社员错过信息,如:某时间在某地办某活动!某同学荣获优秀志愿者!

三、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1.对志愿服务本身而言

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含性都为志愿服务本身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天地。让志愿服务的受众更加广泛,使志愿服务不再局限于从前的走进社区、学校的线下服务,可以由此转为线上,以互联网为载体,用多种形式展现志愿服务,吸引更多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让更多人更加了解志愿服务,提高志愿服务的影响力,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互联网+”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志愿资源配置中的集成和优化作用,盘活潜在志愿资源,有效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信息共享交换和资源整合利用,实现全国各地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互通互联、信息共享,各地域、各人群、各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都可以在一个大的信息环境下参与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吸取经验,共同发掘志愿服务的共性,一起追寻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资源的使用效能,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多元化发展。

2.对社团运作而言

对社团运作而言大学生社团是联系同学、丰富同学们课外生活、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更是同学们联系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通过互联网的宣传、信息的传播,充分利用各大网站自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对社团活动进行宣传、总结,加大社团影响力。在网络上发布相关社团信息,让社团成员及其他社会组织更好的了解社团动态。通过“钉钉”的运作,使社团内部下发的通知更及时准确,并且在对通知的执行上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弥补了传统方式下通知传达有误的缺陷,设计志愿者打卡器等软件更合理记录每一名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以及服务项目。可以利用网络联系社会上的公益组织以学校社团的形式参加社会上的志愿活动,扩大社团的知名度,从而让更多在校大学生加入。在“互联网+”这个大时代背景的支持下社团的运作会更加简洁易行,同时信息传播的迅速也能让社团更加良性的发展。

3.对社会公益而言

对社会公益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益事业愈加重视,社会上的公益组织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来临,接收的各类公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不过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的存在,有了“互联网+”的推行人们才逐步意识到社会公益的重要。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大数据,我们可以十分便捷的找到自己满意的社会公益平台,在微博、百度等各大媒体都可以找到社会公益组织的身影,无论是各项公益活动还是捐款项目都因为“联网+”的到来更加大众化、透明化。如我们的手机支付宝等常用软件也联合公益组织推出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2014年开启的轻松筹也是利用了线上捐款的模式,让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了解到受捐助人的情况。在微爱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个自闭症孩子,本身没有任何生理缺陷,但是却不敢与他人交流,不敢看别人的演讲,声音特别小,长时间后惧怕人群,甚至慢慢驼背。我们的志愿者通过微信等新媒体软件与这位孩子和孩子的家长在网上进行线上的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打开心扉,找到孩子的兴趣和闪光点,加以鼓励,现在这名自闭症患者喜欢上了摄影,经常会以独特的视角拍摄照片传到微信朋友圈,也会与他人正常交谈,为了帮助解决孩子自卑造成的声音小的问题,鼓励孩子学会朗诵,现在这个可爱的孩子也爱上了演讲和朗诵,渐渐的外向开朗,这中间最大的助力就是新媒体的作用,先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让孩子打开心扉,之后通过一系列的鼓励措施让孩子在面对面时成功找回自信,最终帮助孩子一点点康复。“互联网+”的发展对公益事业而言,既避免了传统公益形式捐款等方法的繁琐冗杂,又增加了公益的能动性,甚至让你足不出户也可以为公益献出一份力量。

[1]范忠烽,吴又衔,吴长虹,李哲.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

[2]全泽民,林强,全丽.墓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4,(09).

[3]马晓萍,王晓蕾.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理论:上,2014,(12).

[4]高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现状探究[J].北方文学,2016,(11).

[5]丽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9,(175).

[6]陈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手段和形式创新研究[J].北方文学,2016,(09).

责任编辑:孙延波

G641

A

1671-4288(2017)05-0106-04

2017-06-12

于 敏(1978-),女,山东潍坊人,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共青团工作。

猜你喜欢

社团志愿互联网+
缤纷社团
我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