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科探区环境创设的若干思考

2017-03-09上海市浦东新区广兰幼儿园陈孝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不倒翁容器创设

上海市浦东新区广兰幼儿园 陈孝华

科探区是指为幼儿创设的、可以自由进行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索的学习空间。小班的科学区活动应该更贴近幼儿生活,更具有游戏性,它的科学区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和其他活动如角色游戏等结合起来设置设计,而中大班中、大班科学区的创建则应该突出活动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游戏性,要为幼儿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孩子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下是笔者根据实践经验进行的若干思考。

一、内容的选择与创设方式

内容的选择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来自主题活动、来自幼儿喜欢操作简便的科学小玩具、集体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部分等;创设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多种方式。可以是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制作也可以是科学小玩具。另外,材料的丰富性与层次性以及多元化能够促使幼儿更持久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空间的选择与布置

一般来说科学区的探索活动需要幼儿专注、投入、动脑筋思考,所以,科学区最好与表演区等相对吵闹的区域有一定间隔。

1.材料的放置

在放置科学区活动材料时,一些细小零散操作材料可以按主题存放在筐子或者盒子里,贴上标签后再摆放到橱柜中。一般来讲,低矮的开放性橱柜方便于幼儿自己取放材料,有利于幼儿自主的探索活动,所以,科学区应多选用这一类橱柜。但是,伴随活动的开展,材料会不断增加,需要教师指导使用的材料,可以放置在高一点的封闭性橱柜中,或者根据计划,分阶段、有序调整材料的呈现。

2.墙面环境的利用

班级科学区的墙壁,可以悬挂或粘贴部分操作材料,也可以张贴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的示意图,还也可以张贴幼儿的实验记录图表,有些弯管实验、传声筒实验材料可以直接固定在墙上。

三、材料的选择与投放

材料的多少、材料的种类、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直接关系到科学区活动的开展和幼儿的探索兴趣,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多方面搜集材料,丰富科学区活动的内容。

1.材料投放的要求

材料的投放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能力和经验情况有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的材料投放必须是安全,不要用有缺角、有毛刺、不卫生的物品。其次,材料应该可操作性强,富有变化。科学区的材料不是用来摆设的,不需要投放太多的无法摆弄的成品,应该尽可能满足所有幼儿喜欢动手做的特点,提供可操作性强、富有变化的材料。再者,也可以选择一些经济、实用的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最后,为方便幼儿记录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教室应该为幼儿提供纸笔,并提供空间展示幼儿的记录,便于与幼儿交流和分享。为方便幼儿查找资料,丰富知识经验,教室还可以在科学活动附近区域提供与探索主题相关的图书或画册。另外为了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还可以在科学区提供清洁用品,摆放废物箱等。

2.材料投放的方法

班级科学区的材料越丰富越好,但对于幼儿来讲,一次呈现的材料却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把所有的材料都乱七八糟地堆放在桌上,或者堆放在筐子里交给幼儿,会让幼儿无所适从。因此,材料最好是按幼儿活动情况循序渐进地分层次呈现。

首先,要明确活动目标及探索主题,提供相适应的材料。材料与材料会构成一定的关系,引发不同方向、甚至不同性质的活动。如把不同厚薄、质地的纸张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观察比较的活动;把纸和剪刀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剪纸活动;把纸和水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吸水性实验;把纸和尺子放在一起,引发的可能是测量活动。所以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虑幼儿可能的探索活动,排除干扰因素和不必要的一些点缀,直接引导幼儿指向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材料的呈现应该整齐、有序。因为材料能物化科学探索的目标,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注意材料的呈现方式,整齐、有序地呈现材料,既能体现明确的目标指向,又能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当教师把磁铁、铁制品和一些非铁制品放在一个小筐子里,不再掺杂参杂其他它物品时,幼儿无须教老师要求就会探索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这一特性,这就是材料物化了探索活动的目标。

其次,要仔细分析该探究内容的相关因素。以科学区《不倒翁》的创设为例,分析“不倒翁”这一科学小制作涉及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容器底部的形状以及中心物的重量、材质及形状。在此基础上再选择和投放相应的材料,会使幼儿通过探究感知更加全面的相关信息。

再者,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每种材料的投放都应有其相应的作用。同样以科学区《不倒翁》的创设为例,提供半圆形的容器可便于幼儿观察、各种质量不同重心物可以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重量和质地的物品制成的不倒翁的不同效果。投放底部形状不同的容器,是因为各种形状不同的容器,制作出的不倒翁也是不同的。这样的材料投放更具开放性,幼儿的探究空间会更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最后,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首先,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能力以及在操作材料时可能发生的情况,明晰材料投放可能达成的目标。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可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能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体现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例如,还是在《不倒翁》科学区创设时,在幼儿刚开始研究,对该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现成的可以打开的不到翁研究,探究“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供彩泥、透明半圆形容器供幼儿探索并制作不倒翁,供幼儿制作并验证自己的设想。当幼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再进一步丰富探究的材料,供幼儿实验比较,使他们充分感知重心物特性(轻重、大小、形状、质地)及容器形状与不倒翁制作效果的关系。其次,在探究后期我们还可以提供记录表,鼓励幼儿记录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这样可使幼儿的整个探究过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总之,科学区角的创设应该是一个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和探究兴趣和需要不断调整的过程。学做有心人,尝试从幼儿的活动中汲取灵感,同时也可以关注幼儿的生成性活动及时调整科学区材料,边摸索边完善才是我们创设科学区角的根本!

猜你喜欢

不倒翁容器创设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笨笨熊“说”不倒翁
可爱的不倒翁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难以置信的事情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
取米
为什么不倒翁会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