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问点”让语文教学插上翅膀

2017-03-09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余桃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题眼穷人敌人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 余桃红

新课标已实施多时,对语文教学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更清醒的认识到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教师在动态的语文课堂中,能找准“问点”,巧妙设疑,就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指明方向,启发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应深入钻研教材和学生,发掘问点,使课堂教学插上翅膀,翱翔学海。

一、抓住题眼设问

课文题目或揭示文章的主旨,或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明示文章的行文思路。而题眼是课文“魂”,在课题处设疑,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明确阅读目的,引起阅读欲望,按照设疑思路去品读课文。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中的《美丽的规则》《穷人》《草船借箭》几篇文章,老师都可以紧扣题眼进行设疑。尤其是《草船借箭》,抓住“借”字问:箭明明是“骗”来的,为什么偏要用“借”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借”字不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时也暗示了这些箭在以后的对曹作战中是要“还”的。抓一字而动全篇,层层设疑,环环相扣,使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而《美丽的规则》和《穷人》则抓住“美丽”和“穷”字,设疑:规则都是冷冰冰的,毫无美感而言,课文里的规则为什么是美丽的?从课题看文章讲的是穷人,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的穷呢?这样,我们把阅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疑中读,读中疑。

二、抓住矛盾处设疑

现在的文本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内容上看起来自相矛盾,教师如何能抓住矛盾促使学生以“疑”解“疑”,那么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精髓。学贵有疑,古人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如此看来,教者在教学中抓住这样的矛盾处提问,不仅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的更深更透彻,深化学生的思维。

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在让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让学生提问的环节。一位学生发话了:“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又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头一看,哎呀啊!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 ’我的问题是,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样做会不会被敌人发现呢?”

下面是学生间的对话。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野外有风,风一吹草就动。我扭转头一看就相当于风吹草动。”提问者:“风吹草动是自然的动,我扭转头是人为的还是可能被敌人发觉的。”

生:“扭转头一看,动作是很小的,敌人不会发现。”

提问者听了后摇头,表示不满这种看法。

生:“燃烧弹烧着之后有烟雾,在烟雾的掩护下我扭转一下头,敌人是看不到的。”

学生在课文看似矛盾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其他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读懂了课文。

三、抓住留白处设疑问

文学是表现的艺术,作者的思想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示,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教师如果能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就更能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达到理解全篇的作用。

如在教学《穷人》时,我没有面面俱到的展开教学,而是在仔细研读文本,充分体会到桑那一家的“穷”之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托尔斯泰笔下的《穷人》是最‘富有的穷人’,你同意吗?那么他们富在哪里?学生在感情朗读、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桑那一家的勤劳、善良、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是精神上的富有者。

又如,《船长》一课,纵观全篇课文,我们把问点——“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力”落在两句话上。一是“实际上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二是哈尔威船长屹立在剑桥上,一个手势也没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沉入了深渊。

他真的是忘记了自己吗?他能救出六十人,真的就不能够救下自己吗?这些课文都没着笔墨,却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既凸显了文体的独特之处,有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师生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带动下,创造了一个个精彩的教学片断。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紧扣文本,找准问点,巧妙提问,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春光独占,别具奇趣的效果,也才能开创出语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猜你喜欢

题眼穷人敌人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你是时间的穷人吗?
敌人派(下)
足够是够的敌人
穷人的尊严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最后一个敌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