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边缘化问题研究
2017-03-09马宁
马宁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边缘化问题研究
马宁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阜新 123000)
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高职院校却出现了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的现象,严重影响和阻碍了辅导员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程。本文试从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的表现和不良影响入手,深刻分析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切合实际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动辅导员队伍的整体优化。
辅导员;高职院校;研究;边缘化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职业化教育,各类高职院校发展势头良好,但一些教学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特别是辅导员角色的 “边缘化”问题凸显。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处于边缘化而非职业化,缺乏必要的政治待遇、福利待遇和政策支持,忽视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更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辅导员角色边缘化的消极影响。
1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现象的表现
1.1 辅导员角色的定位
教育部2005年出台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 (包括高职院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干部与教师的双重身份[1]。辅导员是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普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施者、指导者和组织者。高职院校的辅导员角色可以定位于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导者、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学生日常管理的引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和学生职业发展的推动者,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具备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成长为现代企业所需要、现代社会所接受的应用型人才。
1.2 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的内涵
在企业管理中,角色 “边缘化”主要是指企业员工逐步从中心地位流向边缘的一个过程;在社会学中,角色 “边缘化”更倾向于表达人们被潜移默化的从组织中的主体活动中排除,间接失去了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职业工作内容上看,辅导员角色多样化,工作强度高;二是从职业主观状态上看,辅导员心理较大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三是从职业发展上看,辅导员教学科研缺乏竞争力,晋升的职位有限;四是从职业环境条件上看,辅导员职业地位较低,福利待遇较差[2]。
1.3 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表现
(1)与真正教师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随着普通高校生源逐年下降,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招生形势,使得此类院校必须走差异化发展战略,投入较大资金来支持和发展优势专业,引进学历高且实践经验丰富的 “双师型”教师,资金紧张的高职院校必然压缩其它投入。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及教学科研能力较之于专业教师,存在着较大差距。受学校行政管理的中层干部职数限制,极少的优秀辅导员能够获得提拔,辅导员的职业发展道路存在一定程度的瓶颈。
(2)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更为复杂繁重。
教育部要求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比应该在1∶200之内,很多高职院校根本无法达到这一标准。较之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往往负责更多的 “非本职”工作, 如招生、就业、 组织教学、校园维稳、宿舍事务、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等,似乎各个职能部门都可以 “领导”辅导员,给辅导员分派各种任务,扮演各类角色。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极为繁重的工作任务,角色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3)从队伍建设的稳定性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流动过于频繁。
许多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未能从内心将辅导员工作当成一种事业来发展,而是看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跳板和阶段,如有的院校新进教师必须从事1~2年辅导员工作,期满后自动转为专业教师、教学辅助或行政管理人员。有的院校3年左右就流动出去一批辅导员,缺少了老辅导员传帮带的过程,未能形成稳定的梯队结构。
2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现象的影响
高职院校辅导员 “边缘化”现象日益凸显,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不符合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偏离了辅导员正常的发展轨道,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和学生个人都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2.1 不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其他教师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辅导员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的。一些高职院校原本就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恰恰辅导员是这项工作的主要力量,辅导员角色的 “边缘化”也会带来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边缘化。
2.2 不利于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甚至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国家有关部门一直提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也就是把辅导员这一岗位视为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来看待,长期的从事辅导员管理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这也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然而放眼众多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岗位只是 “加油站”、 “试验田”,从事辅导员年限越长,人员转岗或流失的情况越严重,终身从事辅导员事业者寥寥无几。
2.3 不利于辅导员自身的长远发展
保障政策和激励制度的缺乏,造成了辅导员往往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心里不是时刻牢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如何为高职学生服务,却考虑着怎样尽早转岗,尽快的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为自身谋划新的出路。长此以往,不能专心和专注于某一事业,缺乏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不懈的坚持,也就很难在这一领域有突出的成就。
2.4 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选择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院系的辅导员引导,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辅导员是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导师、职业生涯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就业创业咨询师,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处于“边缘化”状态的辅导员可能带有 “负情绪”,这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现象的成因
3.1 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清晰,角色冲突严重
虽然国家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有了初步的规定,但具体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之中,重 “学生事务管理”而轻 “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3]。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辅导员角色多元化与融合化日益明显,他们的角色冲突不断加剧,如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员、学校有关政策规定的执行者,又是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更兼有教学任务和所在院系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多元化的角色转换,使得辅导员内心产生矛盾和困惑,出现无奈、无助及无处宣泄的心理状态。
3.2 高职院校不重辅导员工作,准入门槛较低
许多高职院校主要围绕 “招生—教学—就业”这一主线开展工作,认为只要管好 “入口”和 “出口”就足够了,反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足够重视,更引发了学校对辅导员这样思政工作者的不重视。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在引进专业教师方面,着重考虑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学校不遗余力的给待遇给政策。在选拔辅导员的时候,则把条件放宽、把标准降低,如部分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任教师在辅导员岗位上历练一定时间,部分教学科研能力不足的教师调整到辅导员岗位,部分教师出于评职晋级的目的担任兼职辅导员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辅导员的地位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3.3 高职学生群体出现新问题,辅导员工作内容和要求产生新变化
学生管理工作的形势和要求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有了新特点,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如今的高职学生大多为 “95后”学生,他们思想活跃,适应新事物能力强,但自身鉴别能力不强,思想波动受外界影响较大。二是学生在生活学习上的多重需要。这群独生子女的生活上渴望更多的关心,学习上需要一定程度的指导,在人际关系、情感交往等方面出现障碍和困难的时候,更需要关怀和帮助。三是辅导员工作方法理念滞后于学生的新变化。当今 “95后”内心抵制辅导员的管理,从事辅导员工作有新的挑战和新的困难,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再适用[4]。
3.4 制度机制不健全,政策落实不到位,职业认同度不高
在各高职院校,辅导员没有向专业教师队伍那样受重视,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缺乏系统化、正规化和长远化的措施办法,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学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工作内容未能量化,工作效果缺少评价,没有建立令人信服的激励机制。高职学校将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福利待遇等照顾政策落实不到位。高职辅导员投入工作的时间精力、承担的责任与福利收入、社会回报和发展空间不成正比,辅导员对个人发展的前景并不持乐观态度,使其职业认同感降低。
4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 “边缘化”现象的解决路径
4.1 进一步营造普遍认同高职辅导员职业的环境氛围
消除高职辅导员 “边缘化”现象,要着力解决辅导员职业认同的问题,争取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提高辅导员在校园内外的社会地位。首先,要解决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上的认同。高职院校领导应切实重视辅导员工作,深刻认识到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成果直接影响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下决心改变辅导员 “边缘化”的现象。其次,辅导员自身心理上的认同。辅导员要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和发展目标,在内心深处明白辅导员是一个可以长期从事并大有作为的职业,能够发挥工作能力并实现自身价值。最后,校园文化氛围的的职业认同。要大力弘扬辅导员的奉献精神,
让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真正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懂得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是需要专业知识、综合能力、丰富经验的,其工作难度可以和专业教师相比。
4.2 进一步明确高职辅导员工作职责,改革高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由于历史沿革和学生自身的诸多因素,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半封闭的军事化管理,要求出早操、上晚自习,生怕学生出问题。恰恰这种“保姆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导致了辅导员难以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脱离出来。高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研究,强化班级和学生组织的自律功能,规范事务性工作时间和内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明确辅导员系列实行的是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学校负责辅导员队伍的统一建设,将辅导员摆在与教学、科研和行政队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院系直接负责本部门辅导员的管理,做好日常培养、考核和管理。此外,要规范其他职能部门的工作程序,减少其对辅导员工作的干预,最大程度的减少事务性工作。
4.3 进一步建立健全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运行管理体制
(1)建立辅导员准入机制[5]。一是高职院校要切实提高辅导员选拔质量,坚持把政治信念坚定、具有一定学历、有学生干部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二是规范招聘选拔过程,坚持 “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比照公务员或教师招聘要求,组织好笔试、面试、政审等环节,择优录用。三是注意把握年龄条件,着重选拔较为年轻的高校毕业生,缩小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年龄差距,便于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2)建立辅导员培训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把辅导员队伍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之中,构建完整的学校辅导员培训教育体系,将上岗培训和在职培训、专题培训和日常培训、学历提高和非学历教育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创新培训形式,科学的设计有关培训内容,全面覆盖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治、心理学知识、管理实践、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等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指导帮助新任辅导员的 “导师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使辅导员尽快进入角色。
(3)建立考核激励制度。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个部分,具体包括带学生满意度、学生人数、日常管理情况、学生思政教育、授课及科研等,将日常考核与学期考核结合、系部领导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真正建立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的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将考核结果与评先选优、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挂钩。高职院校应出台具体的辅导员激励政策办法,在福利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如岗位津贴、通讯补助、加班津贴等,确保辅导员待遇不低于同职级的教师或行政人员[6]。
(4)建立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高职院校应创造条件拓展辅导员发展渠道,建立完善辅导员选拔使用制度。一是发掘一批有志于辅导员事业发展且工作成绩较为突出的辅导员,支持其脱产或半脱产攻读学历学位或在业务研修班深造,鼓励其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二是将辅导员作为学校和地方党政后备干部的储备资源,根据工作年限、综合表现和党校学习情况,向学校党政管理岗位和地方组织部门输送。三是支持部分在专业教学或科研方面有较高造诣的辅导员,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或科研课题,为他们转岗创造条件。
(5)建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最早探索实行了这一模式,以教育部《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八项工作职责为框架,创造性建构了辅导员工作的课程体系,把辅导员从事的具体工作统一整合为基础指导课和专项指导课两个模块,每一模块设若干个单元,每一单元再设置若干子课程,每一子课程中都规定了具体的教学要求、授课内容和教学学时[7]。院系负责对辅导员履行课程化职责的情况进行管理及考核。每学期末,依据考核结果向辅导员发放教学工作酬金,并与辅导员评职、晋级挂钩。
5 总结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 “边缘化”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入手,科学合理的界定辅导员工作职责,在辅导员选聘、激励、考核、发展等环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01).
[2]侯新华,孙颍.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边缘化问题调查分析 [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95-97.
[3]赵飞.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研究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朱媛.高职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成果与瓶颈分析 [J].科技视界,2014 (34):8,47.
[5]郭晓薇.河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状况调查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2):38-40.
[6]朱力.社会学原理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肖文学,叶玉清.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现途经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报,2010(3):334-336.
Research o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Role of the Counsel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 Ning
Counselo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However,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Marginalization”of the role of the counselors,which seriously influences and hinders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counselor.The article ries to start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role of the counsel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deep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and puts forward a pract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counselor team.
counselor,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research,marginalization
G711
A
1008-3812(2017)02-045-04
2017-01-09
马宁 (1983— ),女,辽宁阜新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