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研究

2017-03-09黄国灿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精细化培育价值观

黄国灿,何 燕

(1.国立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2.国立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研究

黄国灿1,何 燕2

(1.国立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泉州362021;2.国立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 福建厦门3610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强国之基、兴国之魂,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以在高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中的本源意蕴分析为出发点,对培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行剖析,以期从多维度、多视角探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路径。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细化; 培育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相承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主领,是一种具有高度的思想意识形态,是新形势下国家强国之基、兴国之魂。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肩负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历史高度使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协同性强的综合体系,高校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高度的思想意识形态化为精细化培育,引领当代大学生践行它,成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本源意蕴探讨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高度的思想意识形态存在,是一种顶层设计层面理论思想价值观,只有把理论精细化培育联系实际,把理想化的理论化为实践并进行精细化践行,从生活中寻找思想理论价值,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扎根于生活起点,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人所闻晓,所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与大学生实然生活相契合。回顾文献与观察高校实际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分析,存在完美理想化目标与现实实践困境两种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高度的思想意识形态存在,是一种顶层设计层面理论思想价值观,然而落实到大学生实践生活中,存在理想化的差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真正融入到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之中。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应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制度层面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与人们实然的生活难以形成契合互动的关系,是一种不可逆的输入式和介入式的关系,其实质是应然与实然之间相契合的问题[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单单只是形式化的理论说教,举办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座论坛等,而是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现实学习生活切入,密切关注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多元化需求和现实实际体验相结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困惑和现实问题,以期当代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举止,从而培育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思想价值观。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过程中,应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然导向,应与当代大学生的实然生活相契合,实现以服务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为归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 理想化的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个性化追求难以相融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充当着传授知识,理论教育的平台。首先,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中,按部就班的践行理想化理论教育,倾向于课堂式的传授解惑,理论化说教,生搬硬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尚未根据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实践发展,脱离新形势下的现实情境,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化实际追求。其次,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中,侧重与理论化层面进行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本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引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社会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在这样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实用性的追求。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只是单单从理想化理论层面教育,没有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追求,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中的知识化教育会造成脱离实际。因此,高校如何创新的把理想化的价值理论与当代大学生现实的个性化追求紧密联系,成为高校精细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困境。

(二) 多元化的价值观冲击主流核心价值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不断深化发展,所带来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我国一直是西方国家意识渗透的重点对象,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互联网等为载体进行传播其自由、民主、人权等所谓价值,这无形中对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造成巨大冲击,瓦解主流价值观。同时,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历经全面转型,所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的交织和并存,如集体主义价值观、市场经济价值观、儒家思想价值观,还有民间的不同信念和信仰等价值观的交汇与互动。面对复杂的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如何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保持一致,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引领作用,成为了高校一项急需解决的工作任务。

(三) 精细化培育多元主体尚未融合协作

在多元化价值观的背景下以及在社会历经转型的形势下,单一的、固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发展。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多元主体尚未融合协作。首先,社会层面,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尚未建立广泛的社会实践平台。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必须融入社会实际当中,社会为大学生的实践创造空间和条件不足,缺乏足够支持;其次,学校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单一,存在滞后性,创新力度不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停留在“讲大道理”,尚未把握住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和个性化追求;再次,家庭层面,家庭作为大学生的第一教育基地,由于父母文化知识的不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甚至不晓得,并且家庭环境缺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最后,在学生个体层面,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个性化需求多元化,思想奔放,容易受外界非主流价值观的诱导,如果不及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随着思想逐渐成熟、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强化后就难以改变。因此,当前缺乏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本身的精细化培育多元主体融合协作模式,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陷入了困境。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优化途径

(一) 理想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及时响应大学生实用性需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因此,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融入到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从大学生的实际理性需求作为出发点,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有效根据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例如,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话语盛行于高校,当代大学生话语表达方式呈现出与时俱进,紧跟潮流现象。在此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时,要更加把握潮流理论表达的话语转向,寻找理论话语与大学生潮流话语对接,使得大学生能够体验到理论教育的创新性和潮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 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

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尤其是西方所谓的文化价值观不断冲击。高校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应担负起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的历史责任。增强引导大学生面对是非时,应理性运用辩证法去客观评价多元价值观,充分认识多元价值观的得失利弊,既要尊重多元化价值观的差异,又要包容价值选择的多样性,在开放宽容的环境下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甄选过滤,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在多元中确立主导,以主导引领多元,由此增强学生识辨中国主流价值观的能力,突出主导价值观的地位[5]。同时,高校应提供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平台,以学分为导向,敦促大学生及时修完本课程,并且引领大学生融入当地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三) 构建精细化培育多元主体融合协作模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细化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多元主体之间的综合考量体系。社会、学校、家庭是重要的精细化培育主体,应通过三个主体之间的互相协作,整合精细化培育主体间的“碎片化”,以充分发挥理想化价值观理论的有效培育。因此,需加快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化的精细化培育模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更加具体化、标准化和科学化。首先,社会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广泛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其次,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的主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细化培育在高校校园内随处可见,从而使大学生接受系统、科学的价值观教育;再次,发挥家庭的价值观教育功能作用。家长要积极顺应主流思想,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知识,转变非主流的价值理念,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最后,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后备人才,应加强自我教育,自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先进的理论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更好地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风采。

[1]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EB/OL].(2012-10-20)[2016-12-08]http://news.china.com.cn/politics/2012-10/20content.

[2]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曾令辉.论构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切入点与维度[J].思想政治研究.2015(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 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2).

Research on the Refine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HUANG Guochan1,HE Yan2

(1.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PublicAdministration,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Fujian362021;2.InstitutionofOverseasChineseandEthnicChinese,HuaqiaoUniversity,XiamenFujian361021)

In the new era,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not only the foundation and soul of China, but also the spiritual support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inely is one of the primary missions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ina's president Xi Jinping once emphasized that if a value wants to play its role in the society, it has to integrate into the social life and be felt and comprehended through human practice. Therefore, this paper starts by analyzing the original connotation of refined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realistic plight in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is also discuss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multiple dimensions and perspective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fined; cultivation

2016-12-08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1511312913)

黄国灿(1991-),男,福建龙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电话:15509628074。

G641

A

1671-4733(2017)01-0038-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7.01.012

猜你喜欢

精细化培育价值观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的价值观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