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爱与教育同行

2017-03-09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刘国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爱心习惯

新疆哈密市伊州区第九中学 刘国艳

在我们日常的班级管理中都会面临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或因父母离异,或因父母一方病故而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单亲家庭学生。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有责任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投入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精力来了解他们,关心他们。

这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通常都会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表现为不遵守纪律,经常与老师、同学作对,把不满发泄在教师、同学身上。有的心理脆弱,胆子小,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就哭鼻子;有的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很差,自由散漫;有的整天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很差。

作家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就各有不同。

我时常在想,怎样来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走出心理误区,引导他们投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路走来,我有很多感慨。

下面是我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做法。

一、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单亲家庭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深入了解,了解他们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及个性特点,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从而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在我曾经教过的小学毕业的学生里,有这样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去外地打工,把他托管到家教老师那里。因为疏于管教,孩子在学校里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爱打架,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大打出手。课堂上,思想总爱走神。放学了,也不着急回家。进了家门,也不愿意好好写作业。爸爸常在电话里劝说,让他能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不打架惹事,争取进步。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总是好景不长,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无奈之余,孩子的爸爸给我写来了求助信,希望我能帮他管教管教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经常找孩子聊天。

“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怎么样?”

“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

“你想做老师同学心目中的好孩子吗?”。

“你想让自己有所改变吗?”

……

“想。”

“那好,我帮助你一起改变。”我真诚地跟他签订了一份老师与学生的君子协议。

后来,我在纪律上约束他,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我发现这个协议对他起了效力,他开始努力地去做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他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我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看来,“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你才能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健康成长。

二、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始终相信爱能创造教育,鼓励和支持远比批评和惩罚更加有效。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容易受伤的就是他们的心灵,他们更渴望无私的爱。我们要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理解尊重的集体里,感到生活充满了阳光,感觉到在这个班级过得快乐。

记得班里有一个孩子,在他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妈妈就跟别人跑了,从小没有享受过几天母爱。爸爸一人靠打工养活儿子。因为忙,顾不上给他做饭,时常空着肚子来上课,也时常见到穿得脏兮兮的他。

就这样一个缺爱的孩子,很自卑,课堂上使劲发出声音,故意做一些奇怪的动作,引起老师的注意。

对于这个单纯的、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调皮,但老师没有一点讨厌他。而是在他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找他聊天,帮他辅导,嘘寒问暖。当孩子犯了错,也从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让班里的同学陪他一道玩耍,游戏。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投入爱心,小心地呵护他那颗敏感、脆弱的心灵;一直用真心去帮助他,关心他,教育他。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课下,孩子也时常来老师的办公室找他敬爱的老师。拉着老师的手,亲呀,亲亲老师的手背。老师的心里酸酸的,赶紧俯下身子,抚摸着孩子的头。孩子沉浸在幸福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在老师生病住院的日子里,他还每天把头探进老师办公室,怯生生地问:“我的老师来了吗?”

……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这就是爱的力量!

三、关注成功,给予表扬

教师要处处关心学生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尽量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有时,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诚恳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在学生的心里激起不小的浪花,更何况是一个缺少鼓励与表扬的单亲家庭的孩子。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爱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学生有疑惑,他们需要一个机会诉说他们的心声。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努力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提高自我。

四、培养习惯,促进发展

对于小学生,并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习惯的培养。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那些单亲家庭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培养学习习惯上,要根据单亲家庭孩子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具体的教学情况,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比如,培养勤于读书的习惯,有善于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的习惯,惜时如金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细心检查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等。

五、获取家庭配合与支持

单亲家庭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多向家长讲孩子的进步与长处。对存在的问题,交换意见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让家长多为孩子着想,减少单亲带来的负面影响。

让我们融入这些孩子们的世界,主动去亲近和关爱他们!

让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

让我们用最真诚的心换取他们最诚挚的信任,陪伴他们一起走向成功!

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耐心、爱心、诚心和科学的态度,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让单亲家庭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爱心习惯
单亲家庭儿童相对剥夺感与心理适应的循环作用关系:一项追踪研究*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上课好习惯
爱心树(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家庭归属感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