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2017-03-0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培教小学吴少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0期
关键词:品德生活化创设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培教小学 吴少芳

《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生活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堂,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局限于书本,回避纷杂的现实生活,只是没有生活的空谈,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思想跟行为截然不同,口是心非,德育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唯有如此,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品德与生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教材为起点,使品德课堂贴近生活

教学的作用就是从不同方面促进人实现美好生活。要依据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一)选取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老师非常的信任,非常敬佩。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中秋节”这一课时,我先样学生谈谈他们对中秋节的认识以及自己和家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然后我为学生讲“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的故事,还利用课余时间找了一些古人思乡的诗句,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在这过程中我让学生大胆地说并留给他们尽情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让学生动手实践:学生们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什么事都想去亲身尝试,在教学“小苗快快长”这一课之前我让同学们回家种一些种子,并要求学生填写书本上种子发芽情况记录表。几个星期后在课堂上我以交流会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说说在种种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同学们大胆的尝试获得了很多惊人的发现,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种的是黄豆,我发现它发芽时豆豆变成了绿色。”有的说:“老师,我种了黄豆和绿豆,发现种绿豆时种子要泡久一些。”还有的说……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初步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在汇报过程中孩子们高涨的情绪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令我感到无比的惊讶和兴奋。

贴近生活的话题:在教学《我们长大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课前我让学生采访父母,搜集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品,成长册,以及婴儿时的小件物品,并在课上开展了“小小展示台”的活动,学生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进行自我介绍。大家在惊诧和欢笑中了解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看到自己身体上变化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提高,从而懂得了长大了要更加懂事了,要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为父母分担家务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教学“新朋友 新伙伴”一课时,我和学生一起玩“找朋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等传统的游戏。通过游戏我让学生认识新朋友,让他们体会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友好相处。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与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二)利用生活现象充实教学内容

在教学“我自己会整理”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一项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锻炼他们的生活技能。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学校参加午睡的,我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比赛,比赛的项目有:叠被、穿衣、穿鞋、戴红领巾。在比赛前我先选出几位小助手负责登记班上前十名的同学。比赛对学生很有吸引力,通过比赛使学生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精神。他们很快就从比赛中获得快乐,体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生活技巧,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使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引导每一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展开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一)通过身边的例子创设情景

我们班教室的外面有一个小水池,每次下课就有许多同学去那里洗手或洗东西。经过观察,我发现存在很多浪费用水的现象。后来我又请家长配合我做了一个调查,拍了一些照片,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在家也存在浪费水的情况。在教学:“节约用水”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在家在校浪费水的照片展现给他们看,看完照片我会请一些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同时我会利用一些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知道人类所拥有的淡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愈益紧缺。所以我们必须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在教学“我为家庭添欢乐”之前,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我请了几个家长帮我把学生在家做的好事、让家人快乐的事拍摄下来。经过我的加工处理,上课时一个个小片段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一边看片段一边笑,看完了我问学生为什么笑?他们说:“因为片段里的谁谁谁很搞笑。”是啊,我们的小朋友在家里的确给家庭添加不少的快乐,你又为你的家庭添加了那些快乐呢?小小的一个片段就能使学生的切身生活作为教学内容搬进课堂,增加教育的真实感、亲切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模拟生活创设情景

在教学:“自觉遵守交通法则”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这样的情景:十字路口红灯亮时,有一个人骑着一辆自行车依然前行,接着一声紧急刹车,此人倒在路中……这种情景,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谈化了知识的灌输,教师不需多言,学生却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正如广告所说的:“红灯如虎口,千万别乱闯。”

总之,品德课堂“生活化”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品德与生活》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与时俱进的教师观,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最感兴趣、最容易接受。在以后的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品德课堂生活化。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